03.01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戰國”一次,最早在七國統一之前就已經開始使用,指當時的強國,如如《尉繚子·兵教下篇》說:“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是沒有發生變化。如在《史記·匈奴列傳》:“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把戰國作為一個時代的名稱,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以後,才開始使用。但是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歷來爭議頗多。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戰國地圖

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將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或者前475)作為戰國時代的開端。實際當司馬遷因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遂採納秦史書《秦記》所載,定戰國開始於周元王元年。當然這種劃分方法還十分欠妥。首先,公元前476年,正是勾踐稱霸的關鍵時期,在之前的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參加黃池之會,被越王勾踐偷襲,勢力大大受損。之後的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國,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遷都琅琊,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既然現在越國還在稱霸,就還應該處於春秋時期,要是認為公元前476就開始了戰國,那勾踐的歷史就放入戰國,就不合情理了。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越王勾踐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司馬光提出的戰國起於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從戰國曆史開始寫,而且就是從周威烈王承認三國為諸侯為開始。這裡就不得不批評司馬光的迂腐了,他以儒家的“正名”觀念來看歷史了。但是韓趙魏三國早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他們早已把晉國瓜分完畢。早期魏國有個有名的霸主為魏文侯,他從公元前445年就開始繼位,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元前403年,按照司馬光的說法,那魏文侯豈不是應該和前面的春秋五霸加起來算作“春秋六霸”?所有司馬光的觀點更是不可取。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資治通鑑

北宋理學家呂祖謙看問題更加實在,他將戰國開始定為公元前481年。這一年,齊國發生了政變,士大夫田恆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徹底控制了齊國的政治,基本上開始了田氏代齊。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如此,開啟了士大夫奪權的先例,而且田齊的出現改變的當時的政治格局,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呂祖謙

不過,呂祖謙的觀點還有問題。因為公元前481年比公元前476年更早,幾乎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都劃入了戰國曆史,而且那時候晉國還是作為一個大國存在於政治舞臺,因此這一年作為戰國開始也是不恰當的。另外,林春溥《戰國編年》和黃式三《周季遍略》都始戰國於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這一年是《春秋左傳》記載事情的最後一年,因此也沒有多少實際上的意義了。

直到近代一年,楊寬縮寫的《戰國史》將戰國開始時間定位了公園前453年,這才是一個十分合乎情理的觀點。在春秋末期,晉國出現六卿爭權的局面,這六卿分別是智氏、範氏、中行氏、韓氏、趙氏、魏氏。這種士大夫爭權的局面在春秋諸侯國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後來六卿平衡的局面被打破,智氏崛起,他先後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實現了一家獨大。公元前455前,智氏聯合韓氏和魏氏進攻趙氏,趙氏頑強抵抗了三年。到公元前453年,由於韓魏兩家擔心智氏滅了趙氏會反過來滅自己,因此轉而聯合趙氏滅了智氏,這次事件在歷史上叫做“三家滅智”。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六卿割據地圖

三家滅智氏三家分晉的開端,從此晉國完全被三家控制,歷史上稱三家為“三晉”。“三晉”在公元前453年開始出現,到公元前403年被正式分封。實際上在這幾十年,恰恰是“三晉”最輝煌的時代。公元前445年,魏文侯繼位,師事儒門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等為將,擊敗當時的齊國、楚國、秦國等強國,吞併了中山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而趙國也吞併了代國,壯大了實力,後來遷都邯鄲。韓國則吞併了鄭國,不久遷都新鄭。至此戰國七雄全部出現於歷史舞臺。

戰國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算起?以三家滅智氏算起最合適

三家分晉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