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在有引漢濟渭工程,那麼怎樣引渭解決渭北缺水問題?

李新平869


渭北旱塬地區,我們一般是指陝西關中平原以北,陝北丘陵溝壑區以南這樣一個狹長地帶。屬於黃土高原中地勢較平坦的部分,佔全省總土地面積1/5。地跨5個市,包括渭南市的蒲城、澄城、白水、韓城、合陽、富平,咸陽市的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寶雞市的鳳翔、隴縣、千陽、麟遊、銅川市的耀縣、宜君,延安市的富縣、洛川、宜川、黃陵等。

渭北旱塬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曾是陝西小麥重要產區,陝西糧、油、果、畜半數以上都產自這一區域內。上世紀80、90年代起,渭北旱塬開始大面積改種蘋果,已成為全國優質蘋果基地和瓜果基地等。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增加,傳統的取水和用水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嚴重製約著該區工農業的發展。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該區年降雨量約為400至700之間,且蒸發量大,雨水不均,發生旱災是經常的事情,是陝西缺水地區之一。應該說,渭北旱塬地區的農業灌溉,原來主要靠打井。但隨著水位不斷下降,水井深度也由幾十米到現在的幾百米,水量也是先保證生活用水,然後才是灌溉,越來越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為了緩解並徹底解決旱塬地區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用水問題,從上世紀開始陝西就先後規劃了一批水利工程項目。除早期建成的東雷抽黃灌溉工程外,陝西近年來又先後建成了交口抽渭工程、寶雞峽引渭工程等一大批水利項目,正在規劃實施的有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沿黃三市榆林、延安、渭南各自開建引黃工程等。特別是位於禮泉、淳化兩縣涇河峽谷段的東莊水庫,總庫容約30億立方米。工程建成後,將成為陝西庫容最大、壩高最高的水庫。

當然,引漢濟渭工程最終目的,還是要通過引漢增加渭河的水量,關中地區當然也包括渭北旱塬將成為主要的受益地區。


老楊老張1


解決這個問題前,首先得明確“渭北”的概念。從字面來理解,渭北,就是渭河以北。一般指西起寶雞,東至黃河這一區域。

“引漢濟渭”被稱作陝西省的“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以補充西安、寶雞、咸陽、楊凌、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的給水量,主要解決城市生活、工業生產用水問題。工程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其中從漢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調水5億立方米,從漢江干流黃金峽水庫提117米引水10億立方米。

現在我們回到問題,怎麼解決渭北缺水問題?如上圖,按照規劃,設計有兩條線,一條為渭北東干線,以解決幾個新城和三原、富平、閻良等水短缺;另一條為渭北西幹線,則包括楊凌、武功等。也就是說,漢江水送到渭河後,會通過幾條幹線,也就是渠道,輸送到各個地方。


老楊狼


這個工程真的不小!引好了,可以解決一部分關中地區缺水問題。我對這個工程看法不好!我經常到漢江。漢江水現在並不大,雖然經多方論證可行。但實際情況就是水源地水量不大。疑問是:現在水量可以,以後會怎麼樣!漢江下游會不會因此缺水。過秦嶺技術可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