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文 | 狐狸勳

近幾年,隨著不少中國院線公司參與創建全球影院聯盟,中國企業介入海外票務平臺,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市場的高速發展也不斷吸引著全球電影人的目光。

近日,“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UCFTI EXPO)在上海電影節舉辦,作為唯一溝通中美兩國影視全產業鏈的大型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迄今已經舉辦了五年,來自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UCFTI)合作方的中美兩國產業大佬齊聚,就中美兩國影視產業的合作動態進行分享,也展望了未來合作的發展趨勢。

國家政策支持,院網合拍片未來前景可期

今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電影被劃入中宣部管理範圍,發佈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指出,“將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並表示中宣部在電影管理方面的職責是“承擔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交流合作等”。

簡而言之,未來電影發展不僅要具備對內思想深度,更得具備對外價值高度,通過電影打造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實現文化走出去的戰略。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但真正具備“走出去”條件、適合海外發行的電影並不好做,在一年的數百部電影中,僅佔10部左右,如何彌補落差使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出去呢?合拍不失為一種“曲線突圍”的方式。

合拍片由國內與國外製片公司聯合制作,不僅有利於中國向國外學習先進的製片理念和技術,提升影片質量,促進中國電影“走出去”,而且在實現共同投資、共同攝製、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擔風險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國產片待遇,在排片、分賬方面獲得更多支持,大大減少資金成本、降低投資風險。

諸多利好因素促使中外合拍片在內地電影市場的比重逐年增加,立項數、過審數、票房佔比數均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據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統計,2016年,獲准立項的合拍片達96部,創歷年合拍片立項數量新高。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2017年,中印合拍的《功夫瑜伽》及中美合拍的《金剛:骷髏島》票房均突破了10億大關。進入2018年,根據目前內地的票房數據顯示,合拍片佔據了中國票房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票房最好的前三名,《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都是合拍電影。

與此同時,國家政策方面也在積極推動中外電影的合作。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經與美國、韓國、印度、新加坡、比利時、法國等20個政府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今年5月,中日兩國政府也簽署了關於合作攝製電影的協議,預計這一數量未來還將會進一步上漲。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不僅院線電影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網生內容未來也將迎來合拍片的春天。今年的“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上首次加入了“新媒體視頻展映”區,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總裁Mike Ellis提到,“針對中國新媒體視頻領域近年來高速增長這一事實,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今年也將最新亮點聚焦於新媒體視頻展映。”

近兩年,國內網生內容高速增長,《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殺無赦》等作品相繼走向國外市場,相信未來隨著網生內容愈發精品化,走向主流市場,中外合拍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多國電影合作加速,合拍片需要勢均力敵

2017年,中國共拍攝了60多部合拍片,合作方包括臺灣和香港在內的19個國家和地區,但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佔比情況來看,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仍是主力,約達46部。

2017年合拍片票房前10的電影中,就有8部都為香港合拍片,諸如《妖貓傳》《鋒味江湖之決戰食神》《悟空傳》《春嬌救志明》等,包括今年上半年票房top3的電影中,《紅海行動》《捉妖記2》兩部也都是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但如果與美國或其他境外國家合作,票房表現就不是很理想了。就中美合拍片來看,有數據披露,2016年十大虧損影片排行榜中,中美合拍片佔了3部。《搖滾藏獒》以預估淨虧損4億排行榜首,《勇士之門》虧損達3億多,值得一提的是,就連躋身2016年內地票房TOP20的合拍片《長城》也處於虧損狀態。

相比港澳臺來說,與其他境外國家合作存在巨大的跨國文化的差異,劇本、拍攝方式、溝通都是橫亙在兩個團隊之間的巨大障礙,在這種差異之下,很容易導致合拍片照搬他國觀影習慣和審美範式,再加入幾個中國元素,出現不倫不類的情況。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其主要原因在於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由於歷史性的原因,很難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鳴,語言的隔閡是中國電影進軍國際的主要挑戰之一,因此在傳譯上功夫片和武俠片相對討喜,《紅海行動》能夠贏得一些西方影評人的認可,也是因為其動作場面居多。

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應該僅侷限在“打打打”中,這一點可以參考近期火爆的幾部印度片,將中國文化用普適價值觀的方式傳遞出來,而這就需要從選題和創意開始就保持深度合作,彼此瞭解對方的文化,市場和觀眾,而不是單純地一方拿著一個劇本找另一方投資。

比如最早的《臥虎藏龍》就是從劇本創作起就與國外影視人溝通,劇本被中西方編劇來回溝通了幾十次。

《功夫瑜伽》《十二生肖》的導演/監製唐季禮也稱,自己的每一個劇本在寫完之後都會先發給一位美國的編劇,讓他幫忙指出情節、邏輯是否合理,國外的觀眾是否會接受。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因此,在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具體實踐過程中,不僅要儘可能減少海外傳播中的“文化折扣”,更要進行一場尋找自我與市場間共性的艱難旅程,好的合拍片必須是文化上的勢均力敵。

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合拍協議!合拍片將迎來黃金獲利期?

影投人制片工場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