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青海油田攻克勘探難題 年產量有望達到千萬噸

4月15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在敦煌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柴達木盆地油氣地質勘探與山地地震攻關理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而這也夯實了青海油田在“十三五”期間建成千萬噸規模高原油氣田的資源根基,提升了高原油田在中國石油西部重要能源戰略接替區的地位。

青海油田是青藏地區唯一的油氣規模生產基地,油氣重大發現和產量快速增長對滿足和保障甘青藏地區的能源需求,經濟發展、邊疆建設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但是與此同時,青海油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儲存條件也最特殊的高原油田,油氣勘探堪稱世界級難題。

據瞭解,2007年,立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國石油設立柴達木盆地關鍵技術重大專項,針對鹹化湖低丰度烴源巖能否規模成烴、盆地腹部是否發育規模儲層、強烈改造區能否規模成藏、複雜山地如何獲取地震精確成像等世界級難題和瓶頸技術進行艱苦攻關。

此後,千餘名科技工作者歷時10年,突破地質認識禁區,使得油氣地質理論和勘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油氣勘探獲得重大發現,實現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從冷點變熱點、難點變亮點和重點的巨大轉變,創造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的歷史性突破。

據介紹,青藏高原鹹化湖盆油氣地質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重大突破取得了4個方面的創新成果:創新鹹化湖盆“多成因類型多峰式”生烴模式,突破低丰度有機質難於規模生烴的傳統認識,豐富和完善了陸相生烴理論,油氣資源量從46.5億噸增加到70.3億噸;創新鹹化湖盆細粒巖和碳酸鹽巖成儲機制,拓展了有效勘探面積1.2萬平方千米,勘探領域從局部拓展到整個盆地;創新高原鹹化湖盆四大不同類型的油氣成藏模式,指導了五個億噸級整裝大油氣田的突破,創造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的再次輝煌,成為複雜構造區高效勘探的成功典範;創新高原複雜山地高密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實現了精確地震成像,為“地震勘探禁區”油氣獲得重大突破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引領了複雜三地地震技術的發展。

上述理論成果也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已指導青海油田連續發現5個億噸級油氣田,新增探明油氣儲量4.6億噸。油氣產量從419萬噸上升至738萬噸。

青海油田攻克勘探難題 年產量有望達到千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