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控制風險,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慾望是無止境的,股市裡面風險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夠控制住風險的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交易者。”那麼您能夠做得到嗎?】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風險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原則

一停:停止盲目的、無計劃的買賣操作,有獲利的籌碼要及時兌現利潤,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種情況,仔細研判行情的未來發展趨勢,研判個股的運行規律,認真地選好股票,等待趨勢的徹底轉強。

三通過:當市場整體趨勢重新轉暖,個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後,當投資者對市場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觀運行態勢時,可以根據當時情況,適當加重倉位。

尋找中國股市最好的護城河

我們看重護城河是為了能在漫漫歲月與紛繁變化中尋得一個不變的堅實基礎。護城河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礎之一。但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即使在我們短暫的投資生涯中也是如此。無論多麼牢靠的護城河都可能慢慢變淺或者慢慢乾涸,甚至很快。因為現在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了。企業和人是一樣的,很多時候無法預判未來的變化,連應對有時候也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那種能最大限度地應對變化的護城河。它可以不太需要人們一直去挖深或者加寬,在歲月與時代變遷中有自己的一套。我認為它比較接近我心目中的最好的護城河。

那麼,所以什麼才是最好的護城河?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之一。

物質條件

具體的、物質的東西只是門檻,不太算護城河,或者只是極淺的護城河。例如龐大的資金,只要利益足夠,資金不是問題。規模或者渠道其實都是如此。渠道對應的是巴菲特說的網絡經濟,這方面我們身邊都有足夠的例子。互聯網的興起重塑了渠道,有多少在傳統渠道獲得優勢的企業一下子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機,甚至一蹶不振。那麼技術呢?技術在某些行業算,但依然不是太好的護城河,因為科技變遷的速度在加快。甚至在很多行業,即使掌握更先進的技術也一再失敗的案例時有發生。例如之前文章談過的上世紀90年代的硬盤行業。

無形資產

無形的一些東西,例如品牌、轉換成本、自然稟賦呢?這些相對物質條件是不錯的護城河。但依然不夠好,建立一個良好的品牌的成本在降低。信息的極大豐富和渠道的多樣化,導致人群關注點碎片化,同時多樣化細分的需求也使得更針對性的品牌建設成為可能。因此,近年來很多品牌的影響力在降低。特別是二線品牌。

轉換成本也是一樣,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注度自然會發散。轉換成本也可能會下降。例如家電品牌,以前可能會直接看牌子買。現在搞不好會上網查查參數對比之後在幾個牌子間選擇。如果從佔領心智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佔領心智的時間可能沒以前那麼長了。

自然稟賦可能是不錯的護城河。例如茅臺,涪陵榨菜,自然稟賦很難發生改變。能釀茅臺酒的地方只有茅臺鎮。能生產合適的大頭菜的地方也不多。但後者更危險一些,技術的變化可能使得自然稟賦護城河變淺。至於茅臺,情況肯定更加複雜,他的護城河並不僅僅是自然稟賦。但依然存在著一種可能——有一天人們的偏好發生了比較根本的改變。這種概率雖然可能很小,但並不是沒有。對自然稟賦挑戰最大的還是科技的進步。所以,它依舊不是最好的護城河。

背後的東西

單一的物質基礎或者無形資產比較難構成穩固的護城河,自然稟賦除外。但結合條件看則有所不同。例如低成本不是太好的護城河,但低成本+穩定盈利+極大的規模,可能就是不錯的護城河。這個具體例子代表的企業就是申洲國際。在紡織行業樹立了自己牢固的護城河。

單一的技術也不一定是好的護城河,但技術實力+迭代速度+強大渠道銷售可能就是不錯的護城河。代表企業例如華為。還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舉。為什麼這些企業能做到結合?

我覺得很大的原因要歸功於一個良好的管理能力,而良好的管理能力背後更本質的是企業文化。


主力是怎麼讓散戶虧損的

4種經典的主力洗盤K線形態。

一、慣壓洗盤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經歷長期下跌後股價稍稍有所回升,隨後主力卻主動拋出籌碼砸盤來逼迫股價下跌,低位買入投資者擔心利潤越來越少而選擇落袋為安,乖乖交出籌碼。但是,股價 下跌幅度卻只有之前上升幅度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且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慣壓洗盤方式能夠用較快的時間來清洗持籌不堅定投資者。

二、途中洗盤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由於主力機構手上籌碼不足但資金非常雄厚,所以不願意在洗盤環節上浪費時間,所以選擇邊拉昇邊打壓的方式。主力每天採取盤中大幅振盪的方式嚇出膽小投資者,陰陽相間的K線組合形態,高效洗盤的同時還能持續推高股價。

三、形態洗盤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這是一種以時間換空間的洗盤方法,時間較漫長。主力志在長遠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籌碼,也擔心快速打壓股價可能帶來籌碼的丟失,所以主力用超長的時間來磨掉散戶的耐心,從而籌碼逐步轉移到主力手中。形態很多比如:箱體、三角形、菱形等。

四、空頭陷阱洗盤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當主力機構和散戶同時都看好該股中線走勢,可是主力機構不願意散戶坐轎。所以,在拉昇前就採取極端技術破位手段以此來恐嚇散戶交出籌碼。比如,打壓股價破 位60日均線造成散戶恐慌,主力卻順勢將散戶恐慌籌碼悉數吸納。股價停留在60日均線下方並不會太長時間,通常以一根中大陽線或者連續陽線把股價推回至 60日均線上方。

最後,洗盤之後日K線出現成交量大幅萎縮,說明短線獲利盤或者套牢盤大都被驅趕出局,留下的都是對該股的死多頭,那麼股價上漲便一觸即發。不過最終能否確認洗盤結束還需要個股、板塊概念題材和大盤走勢的配合。


莊家讓散戶虧錢的手段

莊家常用手法1,利用漲跌板進行誘多或誘空。有些股票由於盤子小,莊家很容易將股價拉到漲停板,或跌停板,特別是在高度控股的情況之下。在強者恆強的觀念下,在這種情況之下,放量漲停,特別是在高位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莊家常用手法2,尾市拉高,真出貨假拉高。在分時圖上,經常會看到在收市的前幾分鐘,某個股票放量拉昇。其實,這樣的拉昇往往是由於莊家資金面不夠多,尾市拉昇對資金需求不高,因此,這類股票要注意。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莊家常用手法3,在高位放量突破。股價上漲在高位,任何的放量突破,都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其大概率都是出貨的情況。當股價上漲高位的時候,利用巨量吸引接盤者,這樣的票上漲的力度不大,時間不會太久。


股市為何股災頻發?

股災其實國內外都有,美國股市在健全之前,也發生過各種類型的股災。從當年荷蘭的鬱金香事件開始,這種人為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換了個形式罷了。

從發展歷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外股票市場至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也都經歷過股災。

A股30年的發展歷程則更像是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縮影,因此,看起來股災發生的頻率要高一些。

從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發展,部分機構和個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鉅額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大起大落。

從市場監管角度看,監管機構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有時候這種進步滯後於市場投機者的行為,這也就給予了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使得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從投資者角度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居多,而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即不成熟的投資者居多,而這些投資者又極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或未經驗證的消息影響,追漲殺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中國股市掉入“萬丈深淵”,主力機構全部撤場,A股沒救了?

從投資機構行為看,有時候機構投資者基於某種目的,需要進行調倉或其他行為,短期內大幅買入或賣出,也會引起市場大幅波動。

一定要記住: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開心、後悔、抱怨和慌亂對你的投資毫無幫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生活,繼續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股市如賭場:十賭九輸、久賭必輸是賭徒的寫照。除少數人輸掉身家性命外,大多數人只是小賭怡情。但大多數散戶卻是拿出多年積蓄來到股市,甚至借錢貸款進入股市,風險可想而知。從這個角度看,大多數散戶還是不合格的賭徒。

股市如做生意:生意人都知道,做生意必須懂生意經。從貨物選擇到貨物銷售一環扣一環,只有低買高賣才能賺錢。隔行如隔山,必須通過長時間的實踐才能熟悉做生意的門道。但大多數散戶往往都是對股市一竅不通,只是聽到別人賺錢了就衝進去了,亂買亂賣、高買低賣、打死不賣股票,這些行為一點都不在像做生意。

炒股如投資:做投資起碼應該懂得分析回報率和投資風險,不然,資金就可能打水漂了。大多數散戶買股票根本不知道這個企業是幹什麼的,賺錢不賺錢,買股票只是為了一買一賣賺點差價。說自己是投資純粹是粉飾門面、自欺欺人。而且,股市裡絕大多數股票都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因為股票價格比起那些多如牛毛的大小非們的成本實在是太貴了。

炒股如投機:投機就是投資“機會”,就是看到有機會來了才去投入資金,取得合理回報。 這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機會,因為股市裡每天看上去都是機會,可是一買進去就變成陷阱。好的機會應該是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得出來的交易信號,在理念上有 盈利邏輯,在價格上有概率優勢,在實戰中有良好效果。如果散戶只是在這樣的“機會”上才參與交易,沒有這樣的“機會”就無動於衷,才能稱得上是投機。

股市波動:波 動是因為所有交易者多空立場隨著走勢在不斷變化而形成的,同時也是市場引誘交易者犯錯的手段。每漲一段就有人落袋為安,每跌一段就有人逢低買進。每天都是 上躥下跳,上午還是漲5%,下午就跌了5%,看著賬戶裡一會資金多了,一會資金又少了,情緒也會波動,心動了就手動,拿不住了。波動幅度越大,對於股民的 心理衝擊就越大。如果小的波動引誘犯錯的人還不夠多,就來個大幅波動。如果你始終不犯錯,市場也就奈何不了你了,但你承受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大多數人都會 因為受不了“踏空”或者“套牢”的壓力而犯錯。


交易贏錢的奧秘就是隻做十拿九穩的事情確定性法則

有 一個令無數交易者魂牽夢繞的字眼,叫“成功”;有一個令萬千追夢人日思夜想的目標,叫“致富”;有一個令芸芸眾生汲汲以求而往往終生不可得的境界,叫“自 由”。何謂“成功”?不同行業、不同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對於金融交易者來說,成功就等同於“致富”加“自由”大約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在交 易者看來,致富可以導致財務自由,而財務自由意味著可以免除體力勞苦的自由與免除腦力勞苦的自由。雖然財務自由並不完全等同於也不必然推導出終極意義上的 精神自由,但至少可以解決我們一生之中99%的煩惱。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獲致成功?掌握交易技術、提高交易水平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還不 夠;成功地從事交易還必須恪守交易法則、執行正確的交易策略,且需深層次的交易哲學和心理學的支持與配合。實踐證明,我們應該設法提高勝率、擴大戰果、保 住盈利,通過兢兢業業地穩步積累從而在交易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不是妄想通過孤注一擲達到快速致富的目的。欲速則不達,這是萬古不易的真理;而持續穩定盈 利,則是金融交易的最高境界。

鑑於此,我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總結出兩條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交易法則確定性法則與穩健性法則,作為護佑交易者達致持續穩定盈利境界的兩大法寶。

確定性法則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關於“確定性法則”,我把它概括為一句易懂易記的通俗的話,叫做“永遠只做十拿九穩的事情”,或“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絕 對把握”究竟是多大把握因人而異,這是個容易引起誤解的字眼在交易市場上固然沒有百分百保證贏利那回事,我所說的“絕對把握”只是個人的一種感覺,這顯然 需要過硬的交易技術和長期實戰經驗的積累。不同的交易者其“絕對把握”價值不同,差異之大有如天壤之別。市場才是唯一的客觀事實,作為一名交易者對行情的 判斷必須儘量貼近這一客觀事實;兩者的吻合程度越高,交易者得到的報償就越大。顯而易見,所謂的“高手”首先是指那些判斷行情正確率較高的人。當然,判斷 正確是一回事,執行正確是另一回事,這裡我們先討論前者。

不管哪一個交易者,只要他掌握了正確的交易技術,且具備豐富的交易經驗,肯定會對 行情有一種“感覺”,有時候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就形成了前面所謂的“絕對把握”,而有時候這種感覺又是模糊不清的。無論是誰,只要行情的性質是無趨勢的, 他都不可能有太大作為;而一旦出現趨勢行情,高手和低手的分野立判。高手都是靠趨勢吃飯的,他對行情的感覺和判斷本質上就是對多空力量強弱對比的感覺和判 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