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由中国报业协会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和宁夏报业协会承办的“砥砺奋进六十年——全国主流媒体宁夏行”活动6月13日在银川启动。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齐聚宁夏,深入各市县进行采访,见证“塞上江南”的奋斗历程。

6月13日至15日,本报记者随第三采访分团,来到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三角地带、中央确定重点扶贫的“三西”地区之一固原市,深入其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触摸发展脉搏,记录华美蝶变。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绿色的万亩冷凉蔬菜基地、绿色的旅游产业、绿色的梯田新貌……一个“绿”意盎然的固原市,打破了黄土高坡的固有形象,在采访中渐渐立体与清晰。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高原上建成“菜篮子”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上海青、芥蓝、菜心、娃娃菜等各类蔬菜舒枝展叶,青翠欲滴。放眼望去,万亩基地一眼望不到头,成为黄土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采访团到达的第一站——原州区河东—别庄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冷凉蔬菜又叫喜凉蔬菜,是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产的蔬菜。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河东—别庄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有三家龙头企业,我们是其中之一。” 宁夏欣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管代旭东告诉记者,公司建有3000亩高标准有机蔬菜示范园区和供港高标准冷凉蔬菜示范园区,年生产各类蔬菜上万吨,并形成了“种植—采摘—保鲜储藏—冷链物流—配送销售”的一体化蔬菜全产业链。“看这一箱箱刚刚采摘的迟心菜,通过全程冷链,两天后就能出现在广州市民的餐桌上。”

利用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资源条件优势,大力推动冷凉蔬菜规模化种植,正是原州区因地制宜谋求的特色发展之路。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目前,原州区已累计建成27个设施农业园区和3个万亩、10个千亩示范基地,带动全区种植冷凉蔬菜15万亩。花椰菜、大蒜、娃娃菜、甘蓝和大白菜等,销往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21个大中城市。今年预计蔬菜总产量达到61万吨,实现总产值8.3亿元。

原州区这个高原上的“菜篮子”,切切实实地鼓起了当地百姓的“钱袋子”。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姚磨村地处“苦瘠甲天下”的宁夏南部山区,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娶不上媳妇的穷村。10多年前,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8000多亩耕地有三分之二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村民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2013年,姚磨村建成原州区首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从此打了漂亮的“翻身仗”,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35万元,外村姑娘都争相嫁过来,村庄也脱胎换骨成了富村。(来源:南宁日报)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主流媒体看原州|“绿”回黄土高坡

监制:郝彦晖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