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的人不懂感恩就罷了,為什麼還會恩將仇報?

尋魂記


人性很複雜,施恩這件事,本身有一個度的問題,所謂”升米恩,鬥米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施恩時,其實是兩人的地位是不平等,施恩的人往往會有優越感,在心理位置是有優越感的,被施者在心理感受是一種低賤的狀態。如果對方有困難,你即時幫一把,解燃眉之急,對方會感激。但如果一個人經常受恩於別人,損傷的是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天長日久,心裡就有會怨限,就會出現恩將仇報的現象。當然,這也和施恩者和受恩者的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如果心理健康,不管施恩或受恩,都不會不出現大的問題。但如果雙方心理不健康,施恩者藉此炫耀自己,受恩者因此覺得自己卑賤,就很容易恩將仇報。
還有一種是情況是,施恩的好心,被受恩者濫用。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趙姬說的這番話有一層意思就是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習慣了你這樣做,甚而認為你天生就該這樣做。當你好心幫人的時候,第一次幫他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後,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你應該為他做的,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你心存怨恨,正所謂恩重招怨。
總之,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過猶不及,也要有學會識人,什麼樣的人可以幫,要幫到什麼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智慧。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李菊紅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我就順著提問者的邏輯來屢屢思路,既然有的人是不懂感恩的,那就說明,你對其的付出與幫助,TA沒有認識到這是一份恩情,那自然也無需感激。既然沒有所謂的“前恩”,哪有後續什麼“恩將仇報”啊?

我突然想起我有一個做人力資源管理(HR)的朋友,他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項是幫助自己公司的員工出具收入證明,一般涉及此類證明的,不是出國旅遊辦簽證,就是買房子準備辦貸款,而擁有這兩種需求的員工,都是希望公司HR可以把TA的收入稍微上調一些,即收入證明開得高一些……所以,就會出現不同風格的員工:有些是拎著咖啡進來的;有些是空著手就來了;有些甚至是在自己部門都不打印好,還要麻煩HR幫忙製作底稿的……我這個朋友多少也有點“公平的理念”,凡是需要稍微高開一點的,只要來求助的同事是同等職位的,他都會“統一標價”,無論其是不是空著手進他辦公室。這種事,在我看來,畢竟也算是HR的一種善意的幫助,如果我朋友純粹鐵面無私,完全按照實際情況操作,確實有可能造成部分求助者的不便。

只是,他雖有心插柳、柳成蔭,然有些同事卻少根筋、不以為然的,他們沒覺得這是HR有心伸出援手,還認為這不是HR應該做的嗎?後來,有一回我朋友在操作某同事病假工資的時候有點疏忽大意,做錯了,雖有及時發現,且可以彌補該員工的經濟損失,然這個所謂“忘恩負義的傢伙”卻到總監辦公室告黑狀……我當時笑著對我朋友說:你也“自以為是”了,你覺得你有恩於她,你骨子裡就有一份期待,期待她可以原諒你的過失,然她完全“不以為是”,她就是覺得這次是你犯錯了!我朋友也只能吐吐槽、生活繼續。

關注“鵜鶘心理”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鵜鶘心理


“有時候,當某個人接受恩惠時,他所處的境況可能很差,比如說窮困潦倒、疾病纏身、飽受欺凌等等。除此之外,受惠者可能會妒忌施惠者優越的處境,從而討厭施惠者。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施惠的舉動讓受惠者聯想起自身的不幸遭遇,受惠者不但會討厭那個幫助他的人,還會試圖去傷害他。”——查理芒格



酷炫腦科學


有時候你好心提醒,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多管閒事,干涉過多,不僅不會領情,還會和你產生隔閡,嫌隙。進而兩者感情不僅沒加深,反而覺得感情越來越不好。就會有恩將仇報的感覺。

有時候一個人好心會辦壞事,不僅得不到對方感恩,還會讓對方懷恨在心,恩將仇報。


摩托車維修藝術


是不是你被人利用了,還是身邊有信任的惡魔探子!利用了你們的感情,做了惡毒的事。重傷了你們的感情,友情。恩情!惡魔的鬼召太多了!要不咋發展了不可古計的人網團隊!去做惡,撈錢。撈權


一縷春風637


我現在總結是這樣,你看到的可憐之人,其實是上天對其懲罰,這種人不應可憐,數十年前在火車站看到討飯的,大家都有好心邦一把,有給錢的,有給吃的,可連個謝字都沒有,側面一看他們比我們還強,固意裝出來的,目常生活中我有幾次這樣體會,被幫者都反咬一口,最後咬我最重的那個說了一句實話,體透人情寒透心,看破世界嚇破了膽,這些一切都值了。


盧教練6


不懂感恩,恩將仇報,不是他的錯,是你不會判斷好人還是壞人!一個從小就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人你會指望他懂得感恩?成長中無教養,素質差,甚至淪為小人,你會指望他懂得感恩?!恩將仇報的小人終將會自取滅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要學會遠離小人,才會避免出現恩將仇報的結果!


康明真


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性格,就好像每一塊樹葉一樣,都是不盡相同的。你心中所想,你即心中所想做的,不代表別人也是需要這樣去想這樣去做。如果那個人的性格就是這樣的話,那誰也沒有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