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新勢力造車有多靠譜?

新勢力造車在今年爆發。

嚴格地說,當下的這一波“新勢力造車”並非第一次“新勢力造車”浪潮,非汽車行業或是非整車行業的企業,進入汽車整車製造行業,就可以被稱為“新勢力造車”。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第一次“新勢力造車”浪潮

自上世紀90年末開始,中國汽車就已經開始了一波聲勢力浩大的“新勢力造車”。在改革開放,對外交流的政策大背景下,一批有頭腦、有闖勁的汽車大佬,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有通過皮卡車業務起家做到SUV的長城;有代工機械零部件業務發展起來的奇瑞;有從電池產業跨界進入新能源造車的比亞迪;更有從小家電、摩托車做大的吉利……

藉著改革的東風,在我國解放後建成的“小而全”的工業體系上,中國汽車開始質的進步。從奇瑞、吉利、長城的崛起開始……再到 力帆、眾泰、幻速……一直到2015年漢騰汽車上市。都可以看作是 第一次“新勢力造車”浪潮,值得關注的是,除奇瑞之外,第一波新勢力造車,都是民企。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千禧年後,隨著人們對於汽車和對於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要求,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第一,傳統的驅動系統面對更加嚴苛的排放標準;第二,國內純電動汽車目前發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短板,還不能全部滿足於汽車市場的要求;第三,我國基礎研究、基礎設施的建設還不夠充分,建設運營服務的體系還需要更加完善和靈活;第四,在未來的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中,政策法規還不夠完善;第五,新能源汽車要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改革開放後,第一波“新勢力造車”的企業也面臨產品轉型和升級,品牌向上發展的困境,科技帶來的顛覆性變化、更嚴格的政府監管以及不斷開展的汽車公司間的股權併購或重組。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第二次“新勢力造車”浪潮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汽車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迷茫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由新技術、新理念、新玩家、新融合所帶來的劇烈變化強烈的衝擊了傳統的汽車製造。儘管汽車製造都堪稱是航母級的企業,儘管他們擁有長長的產業鏈,這些都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但他們有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不安,我們開玩笑的說“野蠻人要造車了”!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相比第一次“新勢力造車”浪潮,當下這波“新勢力造車”浪潮之所以貌似更為轟轟烈烈,主要在於,被貼上了三大標籤:一、新能源;二、智能化;三、互聯網思維。

各方新興造車新勢力風起雲湧,資本市場活絡,從PPT造車到高調亮劍,阿里馬雲、騰訊馬化騰、京東劉強東的身影已滲透至汽車業,電氣化、智能化技術被威馬、蔚來、小鵬等玩出了新花樣。未來汽車可不只是一個交通工具,還會是一個移動辦公空間、移動健身房,或者一個移動美食廚房。

因此,相比第一次“新勢力造車”浪潮,當下這波“新勢力造車”浪潮,其題材,更迎合資本市場偏愛,同時一些“新勢力”造車也更善於運用市場金融政策。2017年以來蔚來汽車、威馬汽車、車和家、FMC、愛馳億維、零跑汽車的融資金額累計超過226億元。2018年1月,拜騰汽車就宣佈將新一輪融資4億美元;小鵬汽車也宣佈啟動2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僅僅從融資金額和規模上來看,就足以說明造車新勢力現階段在資本市場有多麼火爆。

資本市場與公眾輿論對這波“新勢力造車”寄予厚望,“新勢力”已對“舊勢力”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機遇與挑戰,新舊勢力的角鬥場

不少傳統整車企業表示:不是擔心市場份額被蠶食,而是新技術不斷冒出來,自己卻可能成為旁觀者。國內各大車企,許多人坐不住了,心態變了,主動尋求合作。

老牌車企面對新型能源的政策利好,也開始了井噴式發展策略,出現了江淮+大眾、眾泰+福特、北汽+戴姆勒等為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而生的傳統造車勢力的合資公司。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智能化,網聯化,幾乎是每個車企近年來推出新產品都要強調的關鍵詞了,也都在人際互聯,智能駕駛方面,有著長遠的產品戰略規劃。同時不僅在產品上發力,也在線下線上等打造智能化,人性化用車平臺,用自己的現有實力,搶佔儘可能多的消費認知度和市場份額。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汽車行業要進入一個新的生命週期,無論是大企業創新,還是小企業創業,靠單打獨鬥都不夠,新舊造車勢力在近幾年交匯萌生,拉開角逐的序幕,傳統的和新興的、專業的和跨界的、正規軍和草莽英雄……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看似美好,實則存在諸多隱患

但諸多現實問題也令野心勃勃的新勢力造車企業滿心焦慮。“三大政策”(高額的補貼、牌照限行優惠、部分領域政府的直接干預)促進了新能源汽車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政策驅動的市場終究會遇到發展的瓶頸。而今年將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而在後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取消,在新能源補貼退出之後,誰會是第一個“裸泳者”?

新势力造车有多靠谱?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能包治百病”,“我們必須重視互聯網的未來,不能濫用互聯網概念,面對現實,抓住時代機遇,腳踏實地展開相關技術的研究,形成車載移動技術及相關數字科技的競爭優勢”。可以看到,新時代賦予汽車行業更多的責任和壓力,國際形勢政策的日新月異,也讓汽車製造業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但是無論別人持什麼樣的懷疑態度,無論背後有多少難言的隱情,我們應該要覺得幸運,能生在這樣一個時代,目睹不同的創造者與創造力;也許他們未必都能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