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完善新能源拼圖:華工科技積極“走出去”

作為新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激光技術一經應用就成為了影響現代科技的關鍵技術。當運用到材料加工領域的時候,激光是“最快的刀”;當運用到檢測領域的時候,激光是“最準的尺”。隨著向各行業及領域的輻射,激光已經成為了中國智能製造、工業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在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如何減少碳排放成為了世界性的話題。新能源汽車由此應運而生,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的帶領之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不斷的茁壯成長之中。

一個是最火的技術,一個是最火的行業,激光與新能源汽車的邂逅並不是偶然。不少企業已經看準機會,開始了“激光+新能源”的佈局。

2018年4月10日,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新能源設備事業部在深圳揭牌成立。華工激光副總經理、精密事業群總經理王建剛表示,深圳新能源設備事業部的成立一方面是出於“走出去”戰略,作為華工激光需要在深圳這個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建立根據地;另一方面,也是持續完善華工科技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目前在新能源領域,華工科技業務已涉及激光焊接、動力電池、高鋰電池、PTC加熱器等領域。

完善新能源拼圖:華工科技積極“走出去”

激光技術助力新能源產業

“在新能源汽車製造及動力電池環節,激光技術已經不可或缺。”王建剛認為:“為了最大程度上延長續航能力,新能源汽車的車身輕量化趨勢明顯,而為了實現車身輕量化,激光焊接技術必不可缺;另外,在動力電池領域,方形電芯正負極柱焊接以及蓋板、防爆閥、注液口等密封焊接,電池模組/PACK連接片焊接等工序都需要用到激光技術,並且沒有其他工藝可替代。此外,在三元電池、高鎳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開發與生產中,激光技術可以提升新型動力電池的品質和質量。所以說,激光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可或缺的技術。”

據介紹,在汽車輕量化的趨勢下,華工科技研發的激光焊接自動化設備已經在國內諸如江淮、東風等眾多車企生產線運用。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降低汽車的能耗,保證續航能力,華工科技首創新能源汽車用PTC加熱器,可代替空調為汽車制熱,得到了上汽、比亞迪、特斯拉等企業的廣泛運用。而在動力電池領域,華工科技可提供一整套激光加工解決方案及相關配套設施,包括電芯注液口封口焊接自動線、模組連接片焊接自動線等。

完善新能源拼圖:華工科技積極“走出去”

“激光+”策略推動智能製造

在智能化浪潮之下,目前國內激光設備廠商都在積極建設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因為激光加工裝備作為一種定製化、服務化、綠色化的新型製造系統,其本身就是一種智能裝備。王建剛表示:“激光技術具有智能製造的先天基因與特性,它作為助推智能製造的先進工具和手段,正在以越來越高的滲透率與各行各業緊密結合。可以說, “激光+”已成為中國激光行業發展的趨勢,更是助推中國智能製造的重要引擎。”

為了進一步踐行“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規劃,華工激光也積極佈局。從智能裝備角度來看,未來要做的就是加強裝備與裝備之間的互聯。華工激光專門研發了相關軟件,將不同的裝備進行互聯,給客戶提供硬件和軟件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對設備的使用效率、工作狀態進行隨時監控。對於設備採購量較多的企業來說,可以很方便的對設備進行調配。未來趨勢將是硬件和軟件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智能製造升級。

“為了應對這種趨勢,華工激光致力於為智能製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最後,王建剛進一步解釋道:“在工具方面,華工激光已經完成了激光領域的全面佈局,基本實現了對激光應用領域的全覆蓋。以激光為立足點,在此基礎上,華工激光還開拓了檢測、自動化生產線等業務,進一步滿足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開拓更加多元化的業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先進、完善的產品及服務。”

完善新能源拼圖:華工科技積極“走出去”

轉自:OFweek激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