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隨筆」徐梅|讀《吳興雜詩》隨想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随笔」徐梅|读《吴兴杂诗》随想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是一條多美的小河啊!

有老人,斑駁的笑容,在朦朧含笑的水邊,洗著青翠的蔬菜;或是搗衣,在薄霧的清晨迴盪著;

也有小孩,坐在岩石上,讓清涼的水波拉扯著纖細的腳腕;

也有調皮的,採摘了菱角與夥伴們煮來吃。

小夥子在岸邊的蘆葦叢上窺探著採蓮的姑娘。她們在水稻田地之間穿梭,恬靜地笑著,卻躲避著小夥子的目光。

但這是以前的事了。

「随笔」徐梅|读《吴兴杂诗》随想

上級派來一個領導。他吸著煙,有點泛黃的手指不時地捋一下頭頂僅剩的幾縷頭髮,白襯衣兜著肥大的肚子,若有所思的環顧著……

他覺得這兩條交匯在一起的小河太隨意了,何況又是歪歪斜斜的,很是令人心煩。

於是,他讓人修建堤壩和水渠。家家戶戶門口的小溪也立時沒有了,改成了自來水的管道。

但領導仍不滿意。

“這水裡種荷花倒不錯,但可惜沒有全種上,若是全種上,這密密麻麻,連成一片,不僅規整的多,還很有詩意的(他認為詩意同數量成正比),又也許能弄成一個旅遊景點呢!“

在領導的決策下,果真打造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打扮入時的城裡人蹦跳著,笑著,尖叫著,拍照著,又離開了。

似乎皆大歡喜。

老人清晨醒來了,習慣地走到門外,已然沒了過去的寧靜,取而代之的是遊客散落的食品袋子等雜物。主婦們習慣地擓籃洗衣服,卻猛然想起日日同她們交心的,沉默、歡快而又忠實的小溪已經沒有了。姑娘們懷念以前的晨霧和月夜;那小河半睡半醒之間甜甜的夢笑;然而現在,河裡塗脂抹粉,得意地霸佔了水稻和菱角位置的蓮花讓她們感到分外厭惡。

「随笔」徐梅|读《吴兴杂诗》随想

又過了幾年,領導突發奇想,擴大小河流域面積,開挖河床,用青石鋪底,打造江南水鄉模式。不知惹怒了河神還是怎麼回事,這條小河潛入地下,到下游十多公里才鑽了出來。

水鄉打造好了,可惜成了死水一潭,沒了靈性,遊客也漸漸少了起來……

那位領導調走了,據說是升遷了。

這裡百姓也少了,除了留守的老年人望著靜止的河床發呆,大都進城討生活了。

那飄著水霧,採菱種稻的小河,徹底地消失了。

他們也許不知道,同樣的事幾乎發生在任何時間,發生在許多地方。總有許多人不尊重自然的安排,也總有人喜歡把自由自在的、美好的東西限制起來而後快。總有人無視這些,信奉“共同、劃一、安定”的美麗新世界。

而領導可不管這些。他捋了下頭髮看著昔日的小河:“這是一條多美的小河啊!”

徐梅 號稱兵臨城下。愛好戶外運動。信奉:最美的風景在心中,最好的感覺在路上。


「隨筆」徐梅|讀《吳興雜詩》隨想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因微信系統修改,【原創】標識處只能顯示開通讚賞的賬戶,芝蘭園公眾號公用讚賞為“作家呂志勇”,此賬戶即為【公用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