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從《戰狼2》的火爆,看國產片的發展希望

從《戰狼2》的火爆,看國產片的發展希望

《戰狼2》海報

1

“你們聽過子彈從耳朵旁邊過是什麼聲音嗎?我聽過。”

“你們知道坦克從你身上過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嗎?我感覺過。”

吳京曾經在電視節目《開講啦》中這樣說。

“如果我是一件衣服的話,肯定是丐幫的長老服,全是補丁。”

吳京自己都說,經歷了那麼多,他能夠活生生地站在大家面前,都是一個奇蹟。

面對“不溫不火”的質疑,他坦白:“不溫不火才是最長的一條路,我那麼大的付出,給我的是積累,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光環,是經歷。”

正是他的經歷和積累,2015年,一部《戰狼》讓他火了,時隔兩年,《戰狼Ⅱ》問世,這一次他更火了。

一個男人,用他自己對“機會”的理解和漫長的堅持與探索,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和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機會是給那些勇於開始並堅持的人準備的。”

2

其實,我進電影院的次數比較少,算起來除了《十二生肖》《泰囧》和《太平輪》,似乎就沒再去過電影院(當然不包括上學的時候,學校組織觀看的影片)。這一次,《戰狼Ⅱ》的火爆,激起了我內心的好奇與興趣,我向來對那些火爆的口碑保持一種警惕,越是這樣,越容易引發我的完美期待,當最終的預期與口碑出現出入的時候,總會感到失望(如《十二生肖》,我就感覺並不是那麼好),而且,在一種過於花哨與講故事都缺乏某種程度上的真誠的影視環境裡,這種扭曲讓我失去了走進電影院的興趣。不過,這一次我試圖讓自己走進電影院,去感受一下這部既賣座又賣好的電影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火爆,畢竟,它的題材屬性決定了它不會太離譜,有最正常的人物刻畫與講述故事的真誠。

看完後,內心震驚了。

震撼!震撼!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3

火爆的鏡頭,緊湊的情節,各種重型武器,坦克、火箭炮、無人機掃射、直升機墜落、數不勝數的爆炸場面和槍林彈雨,透著濃郁的重工業氣息,人物的對白與表情顯得都比較自然,沒有那種明顯的做作與誇張的痕跡,甚至就連片頭的關於領銜主演、導演的字幕看上去都覺得舒服極了,乾淨、自然,卻又具備十足的表現力,有時,你越是以一種誇張的形式刻意去表現自己,效果往往越糟糕。

暴力的拆遷,無法無天的拆遷小頭目,軍烈的遺孀老母快要死在鏟土機的魔爪時,三位軍人的出現及時扼制了悲劇的發生,他們帶著戰友的骨灰來到這個被強拆得斷壁殘垣的軍人家庭時,軍烈老母那無語吟噎、淚眼滂沱的場景,看哭了多少人。

拆遷隊出言報復,弄撒軍人的骨灰,大打出手,冷鋒義憤之下,一腳踢死那個混蛋小頭目,除暴安良,看得人分外解氣的同時,卻也換來了他被最終判刑與“開除軍籍”的處分。

在非洲,與土著們在一起,似乎也過得很開心,只有在喝醉之後,才會激起這個看似開心的男人內心的孤獨,軍人對他來說,雖然已經是記憶中的事情了,但軍人的那份天職始終都深深紮在心底。正因如此,當非洲的反政府武裝組織紅巾軍制造叛亂,整個非洲四處開火,一片混亂時,他仍然記得自己曾經作為軍人的天職,幫助人們冒著槍林彈雨奔向中國大使館。

浩瀚的大洋上,中國軍艦正疾速行駛,前往這個戰亂的是非之地,完成中央軍委部署的撤僑任務,漆黑的夜晚,一輛輛滿載中國華僑的大使館車輛行駛在屍橫遍野與斷壁殘垣的城市,向港口全力進發,那裡正停靠著我執行撤僑任務的海軍軍艦。

人們歡聲雷動,有了強大的祖國的保護,這個剛才還瀰漫著恐怖的戰火與硝煙味道的戰亂之地,瞬間就安全了,人民子弟兵的親切話語,都讓人感受到內心的溫暖。

但事情並未結束,遠在幾十公里外的交戰區,還有我方的援非專家,怎麼辦?

按照聯合國有關規定,我國作戰部隊不得進入他國境內,以尊重他國主權,要營救被困專家,必須有一名我方作戰人員前往該地營救,而且不得攜帶武器,他挺身而出,隻身前往龍潭虎穴。

在這裡,他和反政府武裝組織,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較量,無論是在被佔領的我援非專家所在醫院,還是在華資工廠,激烈的搏鬥,火爆的場面,緊張與刺激的情節、節奏,幾乎帶給人一種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衝擊感。醫院的激烈營救,貧民區驚悚的汽車追逐大戰,無不勁爆十足,就連在華資工廠激戰的前一夜,兩個退役的老兵面臨眼前那一幫圍著篝火興高采烈的工人,彼此的閒聊,都那樣充滿了韻味。

不得不說,吳剛那率性爽朗的人物刻畫,讓人看上去十分舒服,就連那種言談間自然帶出來的笑聲,帶著十足的磁性,都讓人感到一種十足的精神享受。“達康書記”那一樣的面孔,一樣的眼神,在這裡給了我們一種不一樣的觀賞體驗。

戰場上,三個男人與一群武裝組織展開搏鬥,配合、智力、勇敢在這裡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展現,兩個老兵的專業,和一個黃毛小子的那點玩世不恭,交織在一起,緊張的節奏之餘,帶著一點戲謔,讓人間或一笑。坦克大戰中的激烈衝撞、交火,進一步將這種激烈的交火推向高潮。

三個人都受傷了,敵人的火力不斷地朝著那些無辜的工人瘋狂掃射,殘酷的大屠殺場面,通過手機畫面傳送到中國海軍軍艦,每個人看得不是失聲痛哭,就是火紅了眼睛。

終於,上級命令下來了。

“開火!”

隨著憤怒至極的“趙東來局長”那一聲聲嘶力竭的吼叫,三枚導彈呼嘯而出,順著早已搜索、定位完畢的目標,在浩瀚的海洋上空飛嘯而出,終於,狠狠地砸在反政府武裝組織的人群中,一個個人仰馬翻。

……

戰鬥結束了,筋疲力竭的同胞們躺在車上,行進在通往港口的路上,前方是交戰區,沒法通過,怎麼辦?扔下武器,接過中國國旗,站在車頂,高高揚起——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果然,交戰雙方立即停火,大隊人馬安全通過,與前方我大使以及海軍所部匯合。

在電影結尾,用藝術化手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底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4

《戰狼Ⅱ》確實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優質電影,尤其是作為被嚴重看衰的中國電影而言,更是罕有的傑作,吳京通過他自己的積累與執著,堅定地認準自己的方向,探索前行,厚積薄發,才有了《戰狼》的成功,也有了今天《戰狼Ⅱ》的火爆。

“在一個流行暖男的電視環境中,你堅持拍硬漢電影,從藝二十多年,即使遍體鱗傷,你還是在堅持,堅持和開始你都做到了,但是機會光臨了嗎?”面臨質疑,他曾回應說:“難道一定是光芒萬丈才是機會嗎?什麼是機會呢?所謂的機會,其實更來自你平日的積累和你的本性,還有你的勇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的理解是,上天是公平的,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個方面,什麼是對與錯?如果你一定要拿光芒萬丈來衡量對的話,那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就是錯嗎?你的價值觀在哪裡,你才去決定你的對與錯。”

“自己學的東西有沒有用,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個考證,你今天用不著,哪天總歸會用得著,所以先不要說自己無用,這種無用論我是特別不贊同的,我拍完第一部電影后,沉寂了兩年,學開車,學騎馬,學潛水,什麼都學了,跟我沒關係,但是當我有一天拍戲的時候,所有人都傻了,有一場戲,潛水,揹著氧氣瓶進去,別人在水裡全嚇得半死,但我在水裡可以把面具摘了,做各種動作。你獲有了這個證,或者說你擁有了這份能力,何必去排斥你現在就認為沒有用的這種經歷呢?你是錯的。第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這些東西都將會是你的財富,當你真正地去享受你的那一天的時候,你去回望你曾經經歷的這些,你會很驕傲地跟別人說,我曾經吃過一塊錢的披薩,你沒吃過,所以你不成功。”

人,只要有信念,就不怕困難,也不會灰心喪氣,在實踐中不斷讓自己思考、開悟,並勇於堅持,這種積累所形成的能力與心性,最終必然會讓你厚積薄發,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吳京和《戰狼Ⅱ》,成功的背後,其實就是厚積薄發。由久以來,中國電影的淪落及其走出的扭曲,導致今天整體呈現出來的式微,也必然需要更多沉得下心,用經歷和積累慢慢磨礪的電影人一點點的努力,打造出自己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