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一大國為試驗藥性,把小國囚犯當“小白鼠”,60年後“東窗事發”

1943年,美國研究人員已通過實驗室證實,注射青黴素對治療淋病等性病比較有效,但仍缺少臨床試驗數據。研究人員曾想徵集國內志願者,在人體直接接種性病病毒進行試驗,但根本無人應聘。於是,美國人便把目光瞄準了臨近小國危地馬拉。危國地處北美洲南部,是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千米的小國,當時剛剛發生革命,政權仍處於動盪不寧期。

一大國為試驗藥性,把小國囚犯當“小白鼠”,60年後“東窗事發”

通過秘密接觸,危地馬拉衛生部門給予了美方實驗許可,但據說並不知曉實驗內容,或者即使知道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作為交換條件,美國將向危國提供資金和衛生援助,為危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便利。當然,一些危國官員私下裡也獲得不少好處。1946年8月,一行美國研究人員悄悄抵達危地馬拉,開始按照預定方案,秘密進行人體性病感染實驗。

在危地馬拉官員安排下,監獄一些囚犯與感染性病的妓女發生關係,囚犯並不知道妓女是病毒感染者,當這些囚犯們得病後,他們成為了美國人藥物試驗對象。但美方醫療人員認為,這樣做患者不夠多,於是讓危方騙取囚犯“接種”性病病毒。整個過程中,約有7百名囚犯成了試驗青黴素藥性的“小白鼠”,成為該人體實驗的犧牲品,其中至少83人在試驗中死亡。

一大國為試驗藥性,把小國囚犯當“小白鼠”,60年後“東窗事發”

這項極不道德的試驗,在秘密進行了將近兩年後,被一些獨立媒體嗅到了蛛絲馬跡,美國當局擔心媒體曝光後影響不良,在已取得可觀試驗數據後,下令研究團隊從危地馬拉趕緊撤出。此後,由於官方要求嚴守保密,這一事件於是被塵封起來,直到60年後,這一嚴重違背醫學倫理道德的黑歷史,才大白天下。

她叫蘇珊·裡維爾,一位具有正義感的醫療史學家。2009年,她在梳理已故醫生卡特勒資料時,驚訝地發現這段黑歷史。當年,卡特勒醫生是這一實驗項目的首席負責人。裡維爾發現這些資料後,隨後撰寫成報告,並在美國一家雜誌上刊登。事件曝光後,立即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時任危地馬拉總統科洛姆表示強烈譴責,稱之為這是“反人類的犯罪”。

一大國為試驗藥性,把小國囚犯當“小白鼠”,60年後“東窗事發”

蘇珊·裡維爾

“東窗事發”後,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國務卿希拉里、衛生部長被迫向危地馬拉做了道歉。2011年,當年危地馬拉受害人,控告了8名這項研究中的美國政府官員,但聯邦法院以美國政府對境外發生的事沒有責任為由,駁回了訴訟。4年後,當年受害者聯名向美國一家法院提交起訴,這一次控告當時參與實驗的幾家科研機構,要求賠償損失1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