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全行業都解不開的屏佔比難題,為何被OPPO Find X破解了?

四年前,頂著當時最先進的2K屏幕技術,獨具特色的呼吸燈和VOOC快充技術的Find 7,在萬眾矚目之下,在北京751時尚廣場召開發佈會。事後證明,Find7不僅完美繼承了Find5的衣缽,還在高配置的基礎之上,在設計和創新上做出了大膽的革命,以至於有媒體用不計成本的冒險精神形容這部OPPO的旗艦手機。

可以這麼說,Find7的發佈,進一步奠定了Find系列的精神內核,那就是不向同時代的同質化設計妥協,以追求至美為宗旨的價值取向。很多用戶至今都對find系列情有獨鍾,然而Find9最終沒有發佈,每次被媒體問到Find系列什麼時候可以發佈時,OPPO的回覆似乎一直難以讓粉絲滿意。

全行業都解不開的屏佔比難題,為何被OPPO Find X破解了?

2018年6月19日,OPPO在法國盧浮宮舉辦發佈會,正式推出Find X,如同從海底深處忽然浮出水面的利維坦掀起的海嘯,Find X一下子驚豔了外界。

簡單來說,歷經四年甄選打磨的Find X,這次帶來的升級絕對是顛覆性的:比如完全去掉劉海,取而代之的是屏佔比高達93.8%的全面屏,前置2500萬像素的AI攝像頭,前後渾然一體的3D結構光技術,以及雙軌潛望結構的攝像頭模塊。

Find X配備6.42英寸19.5:9的曲面全面屏,左右邊框只有 1.65mm,上邊框只有 1.91mm,最引人受人關注的“下巴”寬度為 3.4mm。這幾個數字,尤其是下巴寬度,均是目前的行業頂級水平。

乍一看,Find X更像是一個帶潛望結構的升級版S9,兩部手機都採用了屏佔比極高的曲面全面屏設計,以及相同的雙曲率熱彎玻璃前面板,和同樣的陶瓷後背材質,整體S形的握感,也讓手機更加圓潤和自如。但仔細看還是有很大不同,Find X的極致小下巴,前後無孔,3D結構光都和三星單一曲線美有很大不同。

不可否認的是,Find X值得誇耀的地方實在太多,但Find X系列首要的創新,則是在於破解了全面屏的難題,實現了真正的無劉海的全面屏。這不僅僅領先了整個行業,更擊破了一個設計上的不可能——也就是全面屏領域難以跨越的“90%”屏佔比。

橫亙在全面屏道路上的“不可能”

自小米MIX開始,全面屏已經成為各廠商旗艦機型的核心賽道。全面屏之所以被提到這麼高的戰略位置上,本質上有三個重要原因:

一是上游供應廠商技術的已經成熟落地——如今像三星、LG、夏普、JDI、京東方等屏幕供應商都已經具備生產全面屏的能力;

二是智能手機增速放緩,手機廠商需要新的賣點,屏佔比所帶來的全屏體驗,在閱讀,視頻,遊戲上最為明顯,屏佔比提升能帶來更為震撼視覺效果,這導致在實質上,全面屏成為手機銷售增長的興奮劑;

三是如今用戶需求手機屏幕變得越來越大,但手機的尺寸比例已經無法再增長,提升用戶體驗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降低邊框,和頭部底部非屏幕面積的比例,間接的提升用戶的體驗。

而全面屏也基本上分為兩派,一是以蘋果為代表的異形全面屏,也就是劉海全面屏派,二是以三星為代表的非異形全面屏派。Find X屬於非異形全面屏派。

但無論是哪一派,要實現全面屏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雖然採用窄邊框甚至無邊框技術,但必須要有額頭或者下巴,因為手機無論怎麼設計,都要保留前攝像頭,光感應元件,聽筒這些必要的元器件,更別說像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解鎖這些必要的基於元器件的技術。

正因這些敏感元件的存在,才有了全面屏幾乎難以打破的極限值,即屏佔比在90%左右就徘徊不前。

全行業都解不開的屏佔比難題,為何被OPPO Find X破解了?

而Find X創新性的採用了雙軌潛望模塊的技術,也就是將攝像頭隱藏在內部,當你需要自拍時,攝像頭會自動彈出,整個過程不足0.6s,就像潛艇的潛望鏡一樣,與此同時,像聽筒這樣的元器件,OPPO則將他們設計到玻璃和邊框,徹底實現了前後無孔。

這種前後無孔無疑在全面屏之上,又更進一步。前後無孔是什麼概念,這是在Find X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人敢設想的。為什麼呢,因為開孔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以一臺普通的智能手機為例,需要開孔的地方有SIM卡槽,充電口,Home按鍵,耳機孔,聽筒,揚聲器,攝像頭組件,感光元件。這其中有的卡槽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來改進,比如聽筒可以通過骨傳導,也就是通過頭骨、頜骨將聲波傳輸到聽覺神經,但前後攝像頭無法做進屏幕裡,只能進行定製,小型化處理,以便使其能夠安放在變窄的額頭之上。

上邊框只有 1.91mm,“下巴”僅為 3.4mm,且前後無孔。換句話說,OPPO的Find X開創性的解決了連蘋果都沒有解決的全面屏難題,更讓行業被前後整體的美感大吃一驚。可以說,Find X的誕生,加上華為P20 Pro和vivo的NEX,國產手機已然拔得引領今年手機潮流的頭籌。

OPPO的至美哲學

為什麼OPPO能夠設計出前後無孔,屏佔比高達93.8%,沒有額頭下巴的全面屏手機?換句話說,像蘋果三星真的不具備這樣的技術實力嗎?我覺得不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機廠商,沒有像OPPO Find系列這樣,出於對手機美學的追求和熱愛。

正如OPPO發佈會中講的那樣,美賦予科技生命。而從手機歷史長河來看,美的解法是多樣化的,侷限於目前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死盯著競爭對手,將搶佔市場份額作為第一考量,不斷髮出軍備競賽。當然,勇者之心很好,但這也容易造成浮躁與短視。

一款來自未來的手機長什麼樣?我覺得應該是《黑鏡》裡描述的那樣,一塊四四方方的透明玻璃,這才是終極的未來手機,從這個角度來看,全面屏僅僅是一個方面,事實上,如果我們以《黑鏡》的標準來看待現在的手機,OPPO更在乎手機整體的美學藝術,不論是靜態還是動態,潛望模塊的彈出或隱藏,無論何時何地,手機都擁有一體化的美感。

手機美學不僅僅指的的是靜態的觀感美學,也包括動態的使用美學,也就是在一靜一動之間保持優雅,像王家衛電影裡的慢鏡頭的子彈,教堂裡騰空的鴿子那樣,讓人有心曠神怡的舒適感,因此,潛望式的模塊結構,不僅僅賦予了前置拍照儀式感和優雅感,更重要的是,它離我們心目中未來的手機更進一步。

屏佔比也好,參數配置也好,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沿著蘋果三星給我們鋪好的賽道去競爭,在異形或者非異形間不斷做優化迭代,但從更高的美學角度去看,我們為什麼不跳出來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賽道?用創新性的設計去解決現在的困境?未來的手機就應該沒有任何開孔,沒有邊框,純粹的一塊屏,既然如此,Find X就選擇徹底拋棄劉海和下巴,用潛望結構去重新定義全面屏。

最後

商業和藝術的兩難就在於,一個追求實際的利益,另一個追求純粹的美學,從表面上來看而後者不但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似乎也無法在商業上保證效果,所以,最穩健的策略,就是將創新和藝術的探索之路讓給蘋果和三星,樂於做跟隨者,保證了銷量,又節省了精力。

但事實證明,在消費成熟的市場之中,品牌實力正形成一種隱形但強大的力量,有想法的企業才能得到消費者的尊重與認可。偷懶的方式,註定無法淬鍊出一家偉大的企業。

Find X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就是毫不妥協的堅持了美學至上的原則,以科技方案的不斷探索,在不犧牲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摒棄了一切對藝術無用的設計。這種在科技產品上,將精力專注於,對藝術品的打磨和加工,形成了Find X的絕對差異化。

也正因這種不妥協和升維思考,Find X將“不可能”化為“可能”。這也破解了中國手機廠商跟風蘋果,在設計上不創新的怪圈。可以這麼說,過去創新的重擔交給了一年兩次的蘋果發佈會,Find X的推出,則更像是中國企業接過創新接力棒的歷史之戰

嚴苛的甄選導致Find系列整整推遲了四年,四年時間,手機行業已然滄海桑田,但王者歸來之後,已然獲得了外界一致的好評和讚譽。

這種極致探索精神,就是Find系列最純粹的精神內核和價值取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