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90 後“戲精”扮演各類成功人士騙下屬 70 餘萬

談業務時,他是出手闊綽的老闆;追女孩時,他是年輕帥氣的警察;偶爾他還會化身檯球選手。90 後男子吳某,通過扮演各種角色贏取他人信任後,藉口投資、下注等理由詐騙錢財,得手後便將人 " 拉黑 "。2 年來,他冒用他人身份,遊走於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湖南、湖北等地,詐騙 30 餘人共計 400 餘萬元。近日,武漢警方通過深挖,撕開了吳某的層層偽裝。

結識半月的男友騙錢失聯

" 認識不到一個月的男友聯繫不上了,還騙走我 5 萬多元和 2 部蘋果手機。"4 月 14 日,42 歲的劉女士到漢陽公安分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報案。劉女士在漢陽一洗浴中心工作,3 月底以來,一名自稱楊某的男子經常出入她工作的這家洗浴中心。楊某自稱浙江人,是北京市公安局一名刑警。交往中,楊某常不經意地露出 " 警官證 ",兩人很快發展為男女朋友關係。

4 月 6 日,楊某提出可帶她做 AB 倉投資:" 一頭買漲一頭買跌,掙手續費,保證每月 5% 的固定收益,只賺不賠。" 出於信任,劉女士分三次向楊某轉賬 5.3 萬元做投資。11 日,楊某稱可幫劉女士置換新手機,將她的 iPhone7 P 和 iPhoneX 借走。一天後,劉女士發現微信號被拉黑。

通過雙方交往記錄,辦案民警舒適從楊某賬戶獲取了清晰正面照。通過仔細比對,舒警官發現兩張照片雖都是圓臉,但眉宇之間總感覺不太像。漢陽警方將楊某照片發往浙江核查,幾天後得知:該男子真名叫吳某,曾於 2017 年因打架鬥毆,被浙江警方治安拘留過。

5 月 11 日,吳某用楊某身份,在北京一家酒店登記住宿,民警立即聯繫北京警方協助,次日將其抓捕。17 日,在押送吳某回漢途中,舒適反覆查看吳某的手機,發現其支付寶賬號被註銷,微信聊天記錄被清空,通訊錄中僅有幾個聯繫人,完全就是一部 " 空手機 "。

" 把手機清理得這麼幹淨,是在隱瞞什麼?" 舒適點進每一個 APP 尋找線索。當他打開微信黑名單時,出乎意料地竟然有 80 多個聯繫人。隨著辦案深入,從黑名單中找到的受害人越來越多:既有以投資 AB 倉對沖被騙數十萬元的公司下屬和客戶,也有被騙數萬元的檯球助教和健身教練,還有被騙幾千元遊戲裝備的網友,受害人遍佈全國各地。

扮演成功人士騙下屬 70 餘萬

去年 9 月 5 日,24 歲的李女士來到上海某投資公司應聘,面試官正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吳某。

見吳某經常出入高檔場所,且出手大方、講義氣。在吳某鼓動下,李女士於 9 月 25 日轉款 21 萬元做 AB 倉投資," 他說穩定月收益 5%,隨時可撤資 "。

10 月,吳某離開公司,但仍與李女士保持聯繫。李女士要求取出 5 萬元,吳某卻告訴李女士,自己操作失誤忘記平倉,錢已被套,要想解套的話還需要補倉。李女士急忙找親友借來 15 萬元轉給他。此後,吳某開始以各種理由要求補倉,還指導李女士辦了多張信用卡幫他套現。為要回之前投入的 30 餘萬元,李女士只能照辦。其間,吳某一直找各種理由讓她加大投入。

12 月 23 日,李女士發現被拉黑了,銀行和貸款公司卻不斷打來催債電話,李女士發現吳某不僅用信用卡套現,還用她的信用卡資料登錄網貸平臺進行貸款,4 張信用卡累計債務達 39 萬元。

裝檯球選手精心佈局見人就騙

2017 年底,吳某隔三差五到江漢路一家手機店維修手機,很快便與 22 歲的店員李女士熟悉起來。" 他自稱是搞金融投資,常來漢出差,還時不時將打檯球的圖片發給我,聲稱是專業選手。" 熟絡後,李女士偶爾會與他聊上幾句。

今年 3 月,吳某稱即將參加一個檯球比賽,有莊家可下注,但選手不能對自己下注,希望李女士出點錢支持一下,買 1000 賺 1000,萬一輸了他會把錢補上。李女士不想參與賭博,拒絕了他。

在此期間,吳某常常將打檯球的圖片、視頻及比賽進程隨時發給她。" 贏了,進入 48 強了。"" 進入 24 強了。" 在吳某持續的洗腦下,李女士出於信任下注 3000 元,吳某便指導她向一個支付寶賬戶轉賬,並備註 " 吳某 1 檔 8 強下 3000",表現得確有其事一樣。

不久後,吳某稱自己穩贏,想加碼投 25000 元,讓李女士代為下注。吳某還主動轉賬 5000 元讓她代買,稱支付寶裡只有 5000 元,比賽完後就將剩餘錢款還給她。李女士礙於面子,轉款 2 萬元轉到指定支付寶賬號。到夜裡 12 點,吳某稱比賽打完了,附近沒有 ATM 無法轉賬。李女士氣急敗壞質問吳某,卻發現電話無人接聽,微信也被拉黑,從此失蹤。

民警介紹,吳某從不會浪費任何詐騙機會,在對李女士進行詐騙鋪墊的期間,他正在臺球館 " 追求 " 一名檯球助教,因長期混跡於球館中,得以有機會拍攝大量的檯球視頻,正好用作下一次詐騙用的素材。3 月底,吳某在獲取檯球助教信任後,以投資私募股票拿固定收益為由詐騙 1 萬餘元,隨後便迅速拉黑消失,順便以這段時間拍攝的打檯球圖片和視頻,對李女士實施詐騙。

細查之下,詐騙金額達 400 多萬

隨著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的持續攀升,吳某的真面目也逐漸被揭開。

1993 年,吳某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13 年以來,他開始在貴金屬投資行業行騙,此後轉行到金融投資領域,客戶、下屬、朋友都可能成為他的詐騙目標。吳某極擅長包裝自己,民警在他的朋友圈看到,威武霸氣的豪車、紙醉金迷的酒吧、觥籌交錯的飯局刷滿屏幕。

" 豪車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借用或租用的。" 辦案民警介紹,多年前,吳某就因債務原因,被法院列為強制被執行人名單,之後他使用他哥哥的全套身份,混跡社會中。近年來,吳某開始套用新身份 " 楊某 " 實施詐騙。為獲取他人信任,吳某還找人辦了一個假警官證。經梳理,吳某已詐騙 30 餘人共計 400 餘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