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男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真的是國人體質不好嗎?

歷史小餅乾


中國足球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問題也有老生常談的青訓問題。但今天我想說說身體素質問題,因為從2018年世界盃的表現來看,亞洲人的身體很可能真的不適合足球運動。

必須要承認,不同人種在身體素質方面各有所長,這也就決定了有些人種更適合某類運動。比如黃種人更適合乒乓球、跳水、體操這類偏靈巧和技術性的,白人就更適合游泳,黑人在跑步方面比較突出。

那麼足球作為高強度對抗性運動,對於人的身體素質必然有極高的要求。既要強壯,又要足夠柔韌和協調。強壯是為了在高強度對抗中不吃虧,保證技術動作不變形。亞洲人恰恰是靈巧有餘,但強壯不足。相比之下,歐美人種可以在強壯和靈敏之間達到更完美的平衡。

2018年世界盃小組賽,截至目前亞洲球隊只取得了兩場勝利。其中伊朗的勝利還十分僥倖,日本的贏球雖然靠的是硬實力,但畢竟對手開場就吃到了紅點套餐,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

本次世界盃身體對抗非常激烈,而且從主裁判的判罰尺度來看,國際足聯是十分鼓勵身體對抗的,甚至一些犯規都不吹,就是為了鼓勵對抗、保證比賽的流暢性。

因此,亞洲球隊在身體對抗方面十分吃虧。而一旦身體上吃了虧,就算有再好的技術也是發揮不出來的。

所以,中國足球既有自身的問題,但也必須承認黃種人在足球方面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天然劣勢。這些劣勢不是不能彌補,但很顯然需要中國人付出更多努力和耐心。


小狼聊體育


中國男足的問題當然不是人的體質問題,而是技術問題,和中國同屬東亞的韓國和日本,人種是一樣的,可人家為何偏偏就可以呢?這說明中國人體質是沒有問題的,中國男足缺的技術串聯問題。


知事淵博


九幾年請了個施拉普納,就說是學德國;然後派了個健力寶中青隊去巴西,就說是學巴西;後來南斯拉夫教練在聯賽表現好,於是就又學南斯拉夫;後來又說學法荷系,然後請來一個阿里漢;再然後說要學傳控,然後派了一群小球員去葡萄牙,結果韋迪一走這事又沒人理了。

看看中國足協,短短二十幾年,學了多少種風格。一個領導一種思路只能是一事無成。

其實不管是哪種風格,只要認真執著地去學,這麼多年下來多少總能有點成就,至少在亞洲不會如此尷尬吧!


大肥羊16


問題出在體制上。雖然聯賽弄了這麼多年,但是聯賽很不完善,無法讓各足球俱樂部自由且符合經濟規律去發展足球事業。足協管這管那,什麼都管不好。而且常常是外行管理內行,貽笑大方。如果體制不完善,足協頭腦繼續發熱,中國足球永遠是看客。即使偶爾進去世界盃也只是獻醜而已。讓球迷抬不起頭來。當然中國文化傳統也有原因,父母培養孩子首先想到的是“書中自由黃金屋”,很少特意讓孩子學足球的。如果高考成績里加上點足球分數,我看離全民會踢球的日子就不遠了。可能嗎?不可能,所以說以後中國足球進世界盃問題不大,想的冠軍估計是要等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高考道德加分同盟


與體質有一定關係,但不完全是。而且體質好壞,與鍛鍊很有關係,就像C羅,為什麼能做到33歲的年齡,23歲的體質呢?完全是堅持鍛鍊!對自己嚴格要求。我們國足有這樣的足員嗎?所以說,中國隊要想取得好成績,每個隊員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是必須的,反之,只會與世界強隊的差距越拉越遠。


青山在…


各方面原因都有吧,首先我們的足球場的數量,踢球的人與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十分有問題!然後我們的足球體制極其僵硬,最後是聯賽的問題極其突出,高質量的球場十分少,球員工資高,自我要求低!球員對於贏球的渴望,對於自己的職業技術要求都十分低!合理的訓練機制,營養系統,教練體系我們都十分缺乏!


雨霧木閣


不是,日本也是亞洲人,為什麼人家踢的很好,中國男足都是讓錢給鬧的,掙的高工資,他們沒有把祖國的榮益放到首位,而是把錢放到弟一位,他們沒有榮益感,出工不出力,所以球踢成現在這樣。有一流教練如何,他也不能上場踢球。只有從選球員,也許還能有出路吧。


靜心


實事求是的講,我以前做豆付的,每天早晨3點多鐘就起來做豆付,挺辛一告,但每天也就賺70多元,身體捧捧的,現在又做打工的,每天兩三百元,而且一月能休息幾天,你讓我在做豆付我做嗎?國足也一樣,02年前的隊員,工資少還努力,現在呢,踢一場比以前踢一年還掙的多,他會拼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