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級別、最有影響力,以大師作品和古董為主的藝術展——TEFAF(歐洲藝術古董博覽會)上,除了各時期的繪畫、素描、版畫、雕塑、古董、傢俱、瓷器等,高級珠寶也是展覽上絕對不容錯過的亮點。

作為唯一來自亞洲並連續三年參展的珠寶藝術家,被譽為全球頂級的珠寶創作者、藝術家及創新者的陳世英絕對是高級珠寶展區最為璀璨的明星之一。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在珠寶界創造了很多有關中國的第一次的陳世英,他將中國最傳統的雕刻工藝與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結合新的技術,為世界創作出一件又一件令人讚歎的珠寶傑作。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兩顆30.88克拉翡翠吊墜和珍珠、粉紅色藍寶石以及鑽石耳環

1956年陳世英出生於福州,後與家人移居香港,小學畢業後就跟隨師父學習雕刻。1973年,17歲的他開始做象牙、翡翠、珊瑚等寶石的雕刻學徒,從此開啟長達40餘年的創作歷程。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令他在寶石切割、雕刻、鑲嵌、冶金、機械工程、金屬焊接等方面不斷嘗試;在千迴百轉的探索中,將創作推進到極致。他以極其敏銳的感知力,捕捉與物質交流的體驗和能量,並將之融入到作品的種種細節中。他將創作人的激情、夢想和哲思貫穿在每一件作品中,強烈地激盪觀賞者的視覺美感和心靈感應。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Bliss and Peace 掛墜項鍊

掛墜為一個道光年間的鼻菸壺,由一顆80.54克拉的紅碧璽製作,鑲嵌翡翠、黃鑽、紅寶石、紫水晶、鑽石、粉色藍寶石,鑲座採用鈦金屬製作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The Waves 胸針

主體採用鈦金屬製作,中央鑲嵌一顆10.70克拉的水滴形切割沙弗萊石,翅膀部分鑲嵌紫水晶和鑽石,鑲嵌沙弗萊石的底座可拆下鑲嵌為另一條項鍊上的掛墜。

在人類珠寶創作的歷史長河中,陳世英因突破傳統而脫穎而出,獨樹一幟。他用8年的時間,獨立研發特殊技術、將輕巧而堅固的鈦金屬用於珠寶製作;他發明了翡翠切割潤光技術並獲得專利;他獨創的世英切割寶石雕刻法,令人稱奇。 陳世英以創新的材料、創新的工藝、創新的工具、創新的風格、創新的內涵和深度,以及創新的展示方式,成為當代珠寶世界的先鋒。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Intertwining Love 耳墜

主體由2顆總重144.29克拉的水滴形弧面花梨木製作,其中一枚耳墜鑲嵌3.11克拉的紅寶石,另一枚鑲嵌3.03克拉的藍寶石,點綴小顆海藍寶石、粉色碧璽、黃鑽和無色鑽石,鑲座由鈦金屬製作。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Eyes of the Universe 耳墜

鑲嵌2顆總重11.42克拉的枕形切割藍寶石,點綴小顆黃鑽、藍色託帕石、水晶和鑽石。

近年來,陳世英得到國際媒體廣泛報導,並在多項國際展覽中,成為首位參展的華人珠寶藝術家:巴黎古董雙年展(2012、2014巴黎)、Masterpiece London(2016、2017倫敦)、TEFAF歐洲藝術古董博覽會(2016、2017馬斯特裡赫特及紐約)。2015年,他的作品由著名藝術出版社Rizzoli集合成冊出版;同年,應Christie’s佳士得邀請,於香港會展中心舉辦個展。陳世英還曾應邀於美國哈佛大學(2017)、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2017)、倫敦V&A博物館(2016)、紐約Cooper Hewitt博物館演講(2015)。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蓊若春華”項鍊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乾坤日夜浮”項鍊

項墜採用 “世英切割”。摒除傳統的固定寶石的金屬爪,把寶石、鑽石、珍珠等進行特殊切割,形成榫與榫眼一樣的鑿枘,令不同的物料無需爪腳也能互相緊扣。這樣的鑲嵌技法可以使不同顏色的寶石實現色彩的相互輝映,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色彩效果。

本次TEFAF歐洲藝術古董博覽會,陳世英帶來多達30件珠寶藝術傑作,以無盡的想像力和創作才華,演繹寶石之美,展現天生之物與人間工藝的巧妙融合,讚頌生命和自然。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萬里柔情│胸針

馬形天然翡翠1件 23.09克拉

鑽石、粉紅鑽、天然翡翠、水晶、咖啡鑽、翠榴石、黃鑽、鈦金屬

2017

自古英雄配駿馬,今日良駒伴愛人,兩顆真心,萬里柔情。創作者以賦詩的情懷,創造出一對動人佳偶,以寫實與抽象交迭的手法,帶領觀者進入神仙美眷馳騁草原的詩意美境。作品先從意象入手,一雙駿馬,依偎彼此,形神兼備,自由與真情表露無遺。其英姿凜凜,鬃毛飛躍,皮膚肌理飽含呼之欲出的活力與生命力。意象之下,創作者以良馬喻賢才,以雙馬喻愛情,以奔馬喻自由,以雕馬喻堅持,以翠馬喻喜樂,一個接一個的象徵意義鞏固作品的詩情與深意。視覺造就意象,文化構成比喻,想象則帶來音樂。揚起的鬃毛暗示了風,閃耀的寶石透示了光,流動的線條結合跳動的色彩,則呈現了大氣中的旋律,與馬蹄聲的悅耳節奏共譜一曲柔情。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海洋妙舞│耳環

喇叭形水晶2件94.82克拉、珍珠2顆57.06克拉

珍珠、黃鑽、水晶、藍寶石、鑽石、鈦金屬

2017

在海洋的潮汐和月老的牽引下,喇叭形水晶製成的水母在海中輕盈地漂浮著,婀娜地任意擺動。她溫順爾雅、充滿睿智,但又蘊含激情,在水影和光影交迭下更顯活力。珍珠是海洋的隱逸者,她高貴、柔美 ,在垂煉中透出淡淡風韻,溫婉動人。水母沒有心臟,因此她從不會悲傷。在茫茫海洋裡,她像是個悠然自得的詩人,靈動地在海洋裡漫遊 ── 一直向上遊、向上遊…… 遊向更廣闊的未知世界。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橋濤弄影│戒指

黃鑽、鑽石、鈦金屬

2017

宇宙之初有光,照亮一切。月光引力牽引,帶來潮汐,推動能量,產生浪濤。潮起潮落,循環不息。有光才有影,用思念搭起愛的渡橋,用影子跨越時間的長河。

橋樑的重迭,如同線的相交,形成一個又一個結,縱橫交錯,看似無序,卻是帶著規律的結構。交錯的橋樑承載著時間,任意交纏扭曲,聚合、分離、再連結。橋樑傳遞情感,編織愛的網絡,在時間流動中彰顯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間與橋樑的交結平衡是一種緣份,恰到好處之際,連繫你我。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聚天匯地│手鐲

瑪瑙2件142.08克拉

黃色剛玉、翠榴石、彩鑽、鑽石、黃鑽、鈦金屬

2017

穹蒼種種因緣生,聚合三千大千世界。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提到“瑪瑙非石非玉”,卻是經過千百年的埋藏,抱擁歷史的餘韻,是大地孕育的美好。鑽石是來自天神的賞賜,創作者以黃鑽潑上大地的色彩,蔓延出奪目光輝,三三不盡;又以綠鑽鋪出生命的氣息,繁衍出漫漫生機,六六無窮,天地互補。

手鐲吞吐天地人之剛柔和力量,凝聚智慧的色彩。寶石的磁場跨越因緣際會,把瑪瑙重新聚合。天之寶物與人間工藝的揉合,竟然如此和諧,實在巧奪天工。

中西交融,透過珍寶見世界:TEFAF上看陳世英的珠寶藝術

傾葵向日│項鍊

正方形黃鑽1顆80.69克拉、祖母綠1顆5.95克拉

黃鑽、祖母綠、鑽石、翠榴石

2014

葵花向日傾,傾葵遍地,表達思慕,表現忠誠。

一顆舉世無雙的80.69卡拉黃鑽,在向日葵的心田中,展現耀眼奪目的光芒。小黃鑽一瓣一瓣,祖母綠一葉一葉,簇擁著永恆璀璨的花心。作品煥發溫暖的活力,如同溫柔而堅定地守護著大地的陽光,讓眾生沐浴於無限的明媚之中。

雖然幼年成長於極度貧窮的環境中,陳世英卻在日後設計了世界上最昂貴的一些珠寶,聞名業界。鬼斧神工的背後,是大師持續不斷對專業、學識的探索與學習。

“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技術和工藝,沒有創新性,我會覺得你還活在過去。要展示現在時代的精神,就要用時代的科技去改變物質的結構。工藝上面,要表達寶石的內在世界所知道的知識,比其他工藝要困難許多。原因就是要懂得寶石學、懂得工藝、懂得人體工學,懂得鑲石的技術,懂得冶金。這一系列技術還要和人體的溝通能力產生共鳴。珠寶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經驗,是一種人生體會。也藉著這個珠寶作為一種傳承的載體。這就是我要表達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