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最差生”如何成為“優等生”?沭陽縣韓山鎮有答案

“最差生”如何成為“優等生”?沭陽縣韓山鎮有答案

“在正式去韓山任職前,我私下多方瞭解了韓山鎮信訪問題成因,發現多起信訪積案背後都或多或少有老王和老陳的影子,引起我的注意。”2017年7月,獲悉自己將調任韓山鎮黨委書記,潘亞超第一時間關注、思考扭轉該鎮信訪形勢。

潘亞超進一步瞭解發現,與大多數信訪人一樣,老王和老陳也是深陷“問題難以解決、對政府失去信任、不斷越級上訪、互相對立對峙”的信訪怪圈。為打破對峙僵局,他在上任前後,多次上門走訪,傾聽多年委屈、商量解決辦法,用真心實意換來他們信任,最終解開心結。

“最差生”如何成为“优等生”?沭阳县韩山镇有答案

資料圖

“潘書記主動來找我談、聽我說,還對身邊人說我通情達理。”老王說,他和老陳也是因為小事,後來逐步升級,直到與黨委政府死磕,“這麼多年,我們早成了別人眼裡的‘牛鬼蛇神’,他竟然說我通情達理,讓我感動,也看到了希望。”

真心對真心,問題很快解決。

老王和老陳信訪問題妥善解決的消息,很快傳遍韓山的街頭巷尾,重新樹立起韓山鎮黨委、政府想幹事、能幹事、辦成事的好形象,也為該鎮在隨後5個月時間裡化解23件信訪積案開了好頭。

“我們以真誠態度,用心謀信訪。”據潘亞超分析,韓山鎮信訪積案呈現出歷史遺留問題與現實問題相互交織、合理訴求與無序信訪行為相互交織、多數人的訴求與少數人的無理取鬧相互交織、經濟利益與精神滿足相互交織等特點,“對此,我一直堅信,唯有真誠才能贏得信任,唯有信任才能使複雜問題簡單化。”

“最差生”如何成为“优等生”?沭阳县韩山镇有答案

資料圖

解決信訪問題,有態度遠不夠,還要有擔當。新一屆韓山鎮領導班子很快形成“不惹事,不怕事,快做事”的工作共識。不惹事,即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從自身做起,挺紀在前,依法行政;不怕事,即直面問題,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逐一化解信訪積案;快做事,即以發展引導民心、凝聚民心,最終轉變民風,黨員群眾同頻共振,畫出同心圓。

“最差生”如何成为“优等生”?沭阳县韩山镇有答案

韓山鎮有一村民連續赴省進京越級訪,原因是:該村民離異後,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其前婆婆代簽拆遷協議,導致其房屋被拆,無房可住;兒子與女友早已談婚論嫁,婚期卻因房子問題一拖再拖。

“設身處地想,她獨自拉扯孩子長大,確實困難,確實不易,必須解決好她的問題。”潘亞超回憶,召開黨委領導班子會議討論這一信訪積案時,大家意見一致,要幫她家走出困境。有同志建議從鎮政府自建安置房裡選一套房子與她被拆的房子進行置換,但很快被否定,擔心草率置換房屋極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後來,有同志反映,這個村民的女兒有大專文憑,很有能力,暫時卻沒有固定工作。我們決定先動員她到新建的汙水處理中心應聘。”潘亞超說,經過層層選拔,該村民的女兒成功入職,“她女兒入職,我們一套解決方案隨之形成:把鎮政府自建的安置房賣一套給她家,拆遷款作為首付款,尾款用她女兒在汙水處理中心的績效和年終獎來分期償還。”

“潘書記他們真的是設身處地地為我們家想辦法!”該村民欣喜地接受了解決方案。她說,“女兒工作、兒子房子問題都得以解決,以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過。”

韓山鎮過去信訪案件頻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黨員幹部漠視群眾訴求和生活困難,對信訪群眾唯恐避之不及。新一屆黨委、政府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僅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想辦法解決困難,還最大限度照顧群眾感受和麵子,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最差生”如何成为“优等生”?沭阳县韩山镇有答案

資料圖

據悉,該鎮順河集村有一戶老兩口曾在公共道路兩側種植絲瓜,因道路整治需要,村委會多次通知他們自行清理未獲理睬,於是對絲瓜噴灑農藥,引發老兩口到鎮政府討要說法。

“他們到我辦公室,很生氣,說絲瓜不值錢,但全部是賣到學校食堂的,學生吃出問題誰負責?”潘亞超瞭解事情經過後,首先稱讚他們為學生安全著想的境界,隨後代表村委會就工作考慮不周向老兩口誠摯道歉。得知他們種的蔬菜綠色、無公害,還主動幫他們向鎮區學校食堂推薦。

老兩口事後感慨:“佔用公共道路種植絲瓜,還屢教不改,是我們有錯在先,卻腦袋一熱前來興師問罪。不想黨員幹部不僅沒怪罪,反而首先檢討,還為我們賣蔬菜想辦法,面子、裡子都給足了,讓我們既慚愧又感激。”

“最差生”如何成为“优等生”?沭阳县韩山镇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