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消費類公司的護城河是什麼?

消費類公司的護城河是什麼?

因為自己也買了一些消費類的股票,所以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人說消費類的公司沒有壁壘(護城河),也有人說消費類公司的壁壘是渠道和營銷,我之前認為是產品,說產品肯定是對的。但是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一下。讓我們迴歸到價值創造的本源,往往回到本源來思考就會豁然開朗。什麼可以創造價值?經濟學告訴我們是人、資本與技術。

首先說人,確實,人特別重要,我們總是看到一些雞湯文說,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決定了你的高度。確實,一家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離不開人,尤其是創始人,創始人的性格與為人決定了他能吸引什麼樣的人才,這些人為了共同認可的東西聚集起來,然後就形成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公司的企業文化決定了公司的做事方式,公司的做事方式決定了公司的是否能夠健康長久。

有些創始人就是特別重利,這種人往往不能分配好員工的利益,不能分配好公司與客戶的關係,與供應商的關係,與經銷商的關係,與消費者的關係,如果不能處理好這些關係,那麼就是管理混亂,一家管理混亂的公司必然不能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畢竟現在的工作大部分是老闆花錢買了你的時間,但是時間不意味著產出,所以管理的好與不好可以有很大的毛利率差距。前段時間看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說福耀高毛利的原因是管理好,這是其他公司學不來的。

同樣與經銷商的關係也是如此,處理不好無法激發經銷商的積極性。前段時間看vivo的副總裁談營銷,說到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讓經銷商賺錢,最後才是自己賺錢。

然後我最近看了很多公司,發現做的好的公司都有一個特點,用段總的話就是本分。讓員工,經銷商,客戶,消費者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其中一方出錯,整個體系就會有欠缺。到這裡我想明白了,為什麼企業文化才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不好就可以直接排除。至於什麼是好的企業文化,建議大家多看看步步高的企業文化以及段總的解釋。

說到 人的重要性,我又想起了之前覆盤茅臺與五糧液,其實到08年貴州茅臺的利潤才超過五糧液。08年茅臺營收82億,利潤40億,五糧液營收79億,利潤18億。茅臺超越五糧液的核心原因離不開季克良,茅臺的年報裡一直強調的那幾句話,留足陳釀,不賣新酒就是茅臺勝出的原因,另外茅臺對待經銷商,對待消費者的關係也處理的好,不會因為緊缺一直提價,經銷商管理的比較好。

然後再說品牌,品牌的建立實際上是美譽度的累積,美譽度的建立又離不開人,所以品牌的建立,除了產品本身以消費者為導向外,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消費者對這個企業的服務以及態度的感受,所以品牌也是人建立的。

再來說技術,消費類公司除了一些秘方之類,很難有技術壁壘吧。更何況技術類的公司,技術也不是最穩固的壁壘,技術是不斷更新的,越依賴技術的公司越危險,這也許也是巴菲特不投科技公司的原因吧,也就是他的技術壁壘不穩固。而消費類公司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消費者飲食習慣以及口味是比較穩定的,不存在說很快被顛覆的可能,這也是我喜歡消費類公司的原因。

所以,投資消費類公司,最重要的是看人,看人所組織起來的企業文化。之前我記得段總說,他選公司首先看文化,企業文化不行就不看了,之前還沒有充分領會,現在感覺想明白了一些。企業文化才是決定企業持續創造價值的本源。至於什麼是好的企業文化,一定是本分的,只是存在表述上的差異。至於什麼是本分,可以看段總寫的對本分的理解。然後關注公司創始人的言行,看經銷商,消費者,合作伙伴的反饋,看是否做到了本分,以一個PE投資者的方式判斷企業是否靠譜。其實不止消費類公司,好的企業文化是所有公司的護城河,如果一定要用護城河這個概念。一點個人的理解,寫下來希望對大家有點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