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博物館裡展出的古銅鏡為什麼只展出背面?

用戶4474642174


可能細心的朋友們已經發現了,博物館裡展出的鏡子,大都只是展示背面,而有些人就有疑問了,鏡子本是用正面照人的,為什麼要展出背面呢?其實,這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玄乎。



主要是因為古銅鏡的看點全在背面,嚴格意義上來講,古銅鏡展出的那一面,也就是被我們稱為背面的一面才是正面,而鏡面只是一個具有反射功能的反面。為什麼我們要把鏡面後面的面稱為背面呢?其實它相當於書的封面。


試想一下,如果銅鏡以鏡面示人,鏡面上有一點一點的銅綠,除此之外千篇一律,那還有什麼看點。其實銅鏡的工藝裝飾都在背面,比如漢朝銅鏡通常會在背面刻字,唐朝銅鏡一般背面會有十分精美的紋理,常見瑞獸。

宋朝銅鏡背面則簡單粗暴,直接刻著是哪裡生產的,然後配以花草圖案。有了我的指點,相信大家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物鑑賞能力,能夠輕而易舉的分辨出我文章中的三個鏡子都是出自哪個朝代了,如果扔給你一個鏡面,除了看清自己,看不出任何別的東西。鏡子在古代並不只是一種工具,還是一種精美的裝飾品。因此,無論是刻字還是各種圖案,銅鏡的背面都比光禿禿的鏡面有看頭。


歷史密探


可能有這兩點考慮吧:

第一:大部分銅鏡的最美部位都在其背面,各種花雕浮刻之類的;正面都是光滑的鏡面,遊客來了一看全都是一樣的,那還有什麼看頭?

第二,屬於民間忌諱吧,這個可能是最多人能接受的原因了,其實近代才拿銅鏡做風水鎮物用,在古代銅鏡就是女人梳妝打扮的日常用品,跟現代的鏡子作用是一樣樣滴,再說,做風水用的銅鏡要麼“凹鏡”要麼“凸鏡”,平面鏡用的反而少。大家可以敬畏,但沒必要害怕。


穀雨正生凌


你照鏡子照正面還背面呢?正面有你需要的所以你看正面,而古鏡正面既無紋飾又不光潔,而背面有各種美麗的紋飾和各種造型的鈕柄,你說你要著那一面?古鏡就是背影殺手!

各位另有高見望不吝賜教!

(網拓圖,如有不妥聯繫刪圖)







龍行有悔


大概是怕像《紅樓夢》裡的賈瑞一樣,照風月寶鑑照出事來吧。

鏡,古稱為“鑑”。據說銅鏡是軒轅黃帝創制的。《軒轅內傳》:帝會王母於王屋山,鑄鏡十二,隨月用之,此鏡之始也。銅鏡被以為是可以除邪避祟的。李時珍《本草綱目》: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古鏡如古劍,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惡。凡人家宜懸大鏡,可辟邪魅。有不少古代傳奇故事裡都講過銅鏡能知興衰,能照妖邪的故事。

《古鏡記》,傳奇故事,講隋代大業年間一個書生偶得寶鏡照出人間詭異種種。

銅鏡,是一種非常古老、歷史相當悠久的古代日用品。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甘肅齊家文化出土了銅鏡,這是目前為止最早的銅鏡。到了唐代,制鏡業達到巔峰時期,造型款式多樣、鑄造工藝高超、紋飾題材豐富。為什麼博物館要展示銅鏡的背面?

下圖為甘肅出土的齊家文化銅鏡,現存最早的銅鏡。

因為對於參觀者來說,僅看外觀銅鏡的正面幾乎是千篇一律,而銅鏡的背面簡直是別有洞天。銅鏡的紋飾主要體現在背面,紋飾的題材極大豐富,有動物、植物、故事、典故、神話、生活……所以看對於古人來說銅鏡可以正衣冠,而對於我們來說看銅鏡則可以知文化、歷史。

也不是沒有博物館展出過銅鏡的正面。我在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館看到過銅鏡的正面,如下圖。確實沒什麼可看的。

下圖:銅鏡正面,大唐西市博物館展出。


沅汰


後來在博物館工作一段時間,聽陳列部的同事講過其中的原因。正如前面的答主已經說過的,正面是鏡面,沒有紋飾,而且鏡面往往留有很多銅鏽,其觀賞性顯然不如背面的各種各樣的紋飾好,所以就沒有展示其正面。

其實不僅在博物館,銅鏡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銅鏡背面的紋飾上面,因為紋飾包含了年代、圖像、文化等大量信息,這是研究的重點。不過,我反倒覺得對於鏡面也是可以進行研究的,比如照面的效果,鏡面的大小等,可以做一些實驗研究一下銅鏡的使用方式,比如有些可能是隨身攜帶的,有些可能是“固定”在房間的鏡架子上。這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從銅鏡上提取更多的古人行為和文化信息,不知道目前有沒有做過相關的研究?

如果想要目睹銅鏡正面的照面效果,不妨買一個銅鏡的複製品,有的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是可以買到複製品的。據我所知,湖北鄂州博物館有自己的生產銅鏡複製品的設備,生產出來的銅鏡可以“透光”,非常精美,價格也不貴,關鍵是耐摔!!

銅鏡的歷史恐怕是所有青銅器類別中最長的了,最早在中國西北地區的齊家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來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那些“銅鏡”並非銅鏡,而是“器蓋”,看似有點兒道理。不過,這麼精美貴重的器蓋也有點兒不合常理。


別人家的博士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總叨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博物館裡展出的古銅鏡只展出背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博物館展出的古銅鏡,主要是為了展示古銅鏡承載的文化價值,至於古銅鏡的實用價值,已經時過境遷,失去了實用的意義,所以不需要展示了。




古銅鏡的背面,都有精心設計的造型和用來裝飾的紋飾或文字,這些文字,紋飾包含著大量的古代人民的生活信息,就像是一本古人的生活日記,每一個人的境遇不同,日記的內容也不一樣。



古銅鏡也是這個道理,現在流傳下來的古銅鏡形制各異,紋飾也存在區別,承載的信息也個不相同。




由於這些信息都顯示在古銅鏡背面,所以就得展示背面。

2、再古代,銅鏡除了人們的日常使用之外,還常常被法師方士用來降妖捉怪。當這些使用者逝去的時候,就把這些人生前使用的銅鏡,作為陪葬品,一起隨主人長眠地下。



當銅鏡在地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洗禮,被人們發現的時候,大多表面已經鏽蝕,失去了原本的光滑表面能用來照人照物的功能。




所以說,博物館展出古銅鏡只展示背面一是背面信息重要,二是正面鏽蝕而且沒有紋飾,光禿禿的沒有看點,再者人們認為從墓室裡出來的古銅鏡用來照人不吉利。所以只展示背面。





總叨叨


在遠古時期,那時候還沒有銅鏡,人們都是以水來照自己的容顏的。銅器發明以後,就用銅盆盛水來照自己。可以說這個盛水的銅盆,就是最早的鏡子了。

後來銅鏡出現了,它一般是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的。從春秋戰國到秦這段時期,銅鏡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的。到了西漢末期,銅鏡慢慢地走向了百姓人家,它已成為了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銅鏡始盛行於戰國,漢代它的製作產生了質的飛躍。在唐宋時期,它迎來了發展高峰。而到了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雖然現在的鏡子能夠很清晰地照出容顏,但是我們對古代的銅鏡仍然很好奇。可是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可能會發現,在博物館裡展出的古銅鏡都是隻展出背面,而沒有展出正面的。那這是為什麼呢?

一、最早的古銅鏡是作為祭祀禮器出現的

我們都知道,殷商時期是青銅器鑄造藝術的鼎盛時期,在各大博物館裡都可以見到那些精美的青銅器,各種器形,各種神獸的造型,用犀利的線條透出猙獰的美。但是在同一時期出土的銅鏡,它的鑄造技術則顯得很單薄。

而且它的正面可能沒有經過一定的工藝處理,顯得會比較粗糙。很顯然這些銅鏡用來照面還是不成熟的,那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在最早的商代,古銅鏡是作為祭祀的禮器出現的。

傳說東方的殷商民族有一個偉大的女神,也就是太陽神羲和。商代人非常崇拜鳥,而太陽神就是三足金烏鳥。所以說,當時的商代人是有太陽神崇拜的。

當時商朝以東的東夷地區在山東,日照是太陽每天起來第一個照射的地方。從民俗的角度來看,今天在日照地區,還存有太陽神廟的遺蹟,民間也組織廟會。

所以在殷商時期,那些銅鏡不是用來照面容的,而是通過祭祀和太陽神交流的。銅鏡上象徵著太陽光輝的紋飾,正是太陽的象徵。


而於此同時,象徵太陽神的銅鏡,可以掃除一切鬼神,所以銅鏡也是用來除妖和辟邪的。

二、 年代已久,正面已被腐蝕

古銅鏡的主要功能,是古人用來照面梳妝的。當時的銅鏡的正面都打磨得十分光亮,雖然比不得玻璃鏡子、水晶鏡子照得那麼清晰,但是還是可以看到基本的模樣的。

我們都知道古銅鏡的主要材質是金屬銅,而在古墓中的銅鏡由於常年深埋地下,往往會和古墓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氧化銅等黑色物質。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很多銅鏡出土後,它的正面佈滿了黑色的斑點。

所以古銅鏡的正面就不會再平整光滑,反射率也很差。可以說是不怎麼能“上得了檯面“了。

在這一點上,它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都大大地降低了, 所以這也正是博物館不展示它正面的原因。

三、 背面的藝術和研究價值更大

古銅鏡的正面大多數都是一樣的,基本上沒有什麼花紋。而它的背面可就精彩了,各種圖紋,甚至還有歌舞、車馬、歷史人物及傳說故事等浮雕圖像。

最出名的應當是唐代的瑞獸葡萄紋銅鏡,它是用盤龍鈕,連珠紋將紋飾分為內、外兩個區。內區為主紋飾區,以高浮雕工藝塑造了瑞獸,它們有跳躍的,有臥下的,有匍匐的,還有嬉戲的。

當時的工匠把瑞獸的形體塑造的非常形象、精美。不僅把它肥碩飽滿的體型塑造出來 了,而且還把它的矯健、活潑、機警,充滿生機的神態都塑造出來了。更讓人驚訝的是,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觀賞它,你都會看到,每隻瑞獸的眼睛都在炯炯有神地盯著你。

在瑞獸之間,都裝飾了累累的果實,還有葉曼也在其間纏繞。並且內區雕刻的葡萄枝也延伸到了外區,內外區的葡萄枝蔓相互交織著。有雀鳥、蜻蜓、蜂蝶,嬉戲飛騰於葡萄枝蔓之間,它們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在這個小小的銅鏡方寸之地,卻氣象萬千,反映出一派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情景。這個銅鏡的出現,也表明了當時已大量種植葡萄並盛行以其飾紋。

看,這就是古銅鏡背後的精彩。從它的背面我們不僅看出了它的鑄造工藝,更看到了它所展現的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實力以及文化和外交。這也就是它為什麼會以背面展示給眾人吧。

一面小小的銅鏡,真是凝聚了工匠那顆細緻的心。他們用紋飾展現出它的精緻,讓銅鏡不僅可以照人,更是讓它在外觀上精美有樣子,展現出那個時代的美。

看了有書君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對古銅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呢,是不是也對它的紋飾有了一點點喜歡呢?如果喜歡,可以去博物館看看,那裡有不同紋飾的古銅鏡。它們靜待更多的人來觀賞。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第一,是因為古銅鏡的精美紋飾都雕刻在背面,以便人們觀賞。

第二,古銅鏡的正面基本都是一樣的平面,極少有花紋花飾。

重點是第三,從玄學角度來講,古銅鏡歷經歲月滄桑,映照了萬千歷史,特別是一些稀有紋飾的古銅鏡更是在歷史長河中記錄了斑駁的痕跡。

據傳說,古人造鏡有秘法,陰陽鏡就是其中之一,它可照出世間邪祟,讓其無法遁形,也可照人心智,辨其善惡。

還有一種古銅鏡,叫不上來名字,但相傳它可以攝人魂魄,並索於鏡中。後人有把它編為故事流傳,但這世間哪有那麼多傳說,基本都有出處。

博物館裡的銅鏡基本都是考古發現或極少是從民間獲取因此為以防萬一,都要翻扣放置,名為欣賞背面花式。當然,其中想必也有避免惹出事端的原因。


玄澤異聞錄


歷史是一面公正的鏡子,昨天看電視劇《天下糧田》,看到鐵功南只照了一下鏡子就把鏡子摔得粉碎,並表示以後再也不照鏡子了。他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為了一世的清白,他把自己的兒子也槍斃了。巧得很,古銅鏡又叫我來回答問題,說是故宮博物館一面展出的幾面古銅鏡都是背面,正面是不允許人隨便看的。其實,正面也是模糊不清,那個時候的制鏡技術都是這個樣子,不像現在這樣光潔可鑑,哪一面都是模糊不清的,凡事博物館的人都是知道的。反正都是鏡子,擺著見人,無論是怎樣看,都是讓人模糊的,那時候的制鏡子到哪裡都是差不多的,看的時候,你只要睜大眼睛就可以了。這也故宮博物館的要求,真的,不信你去問問……


6353902879


一般都是風水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