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对于宇宙的认识,在大约1世纪以前,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只不过是比我们现在所处的银河星系略大,而且宇宙是稳定的,从它诞生以来,从未变过。但是在最后的几年里,这一观点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挑战。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第一次的挑战是太空望远镜带来的,通过它我们发现,其实宇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银河系之外还有星系。同时,还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因此,宇宙并不是不变的。第二次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这些新观念对科学领域带来了很狠的冲击,从而又诞生了一些新理论,比如,宇宙膨胀论,这个观点使得一直坚持宇宙不变的爱因斯坦也大吃一惊。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之后宇宙爆炸轮开始吸引科学家们的眼球,并集中精力去计算它,与此同时还有黑洞理论。关于黑洞理论,有不少的争议,由于没有人亲眼见过它的诞生,因此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在关于黑洞理论的研究中,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量子力学似乎一直是“事不关己”。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但是,一位科学巨匠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他就是斯蒂芬.霍金,他用超人的智慧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场关于宇宙中能量互相作用的过程。在天文学上,对于宇宙的探究中他虽身残志坚,但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斯蒂芬.霍金,闻名于世,不仅仅因为他的宇宙理论,更因为他的疾病。在霍金22岁,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患上了一种疾病使他全身不能动,处于瘫痪的状态。在开始他就医的时候,医生诊断他在世上的时日不多了,然而,霍金在病魔的折磨下惊人的活了下来,并且在天文学上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在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霍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不懈斗争,还因为一个姑娘的出现,她就是简.王尔德。霍金在18岁那年遇见了她,一见钟情,最后结为夫妻。当霍金在患病仍旧决心要完成自己的科研事业时,她的妻子支持着他,支持他的生存,支持他的奋斗。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在霍金的成就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黑洞理论,他研究黑洞,从而探索了宇宙的起源以及归宿,解决了人类一直以来不得解决的问题。他的一生中,最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他提出黑洞不仅可以被探测,而且可能最终会爆炸。但是由于这个观点超前,因此一直受到反对。除此之外,他还出版了一部科学著作《时间简史》,虽然难以读懂,但是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本书的最后,还有霍金自己关于神的思考。

解读霍金的一生,没有他的贡献,科学界对黑洞的认识只算皮毛

然而在2018年3月14日,76岁的霍金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这一天刚好是爱因斯坦的诞辰。这位伟大的科学巨匠,坐着轮椅,去了他渴望的宇宙,也许,他想更深的了解宇宙,而不甘于在地球眺望那片天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