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天門山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起源於泰山神崇拜,泰山神信仰起源悠久,是原始宗教中山神崇拜的延續和演變,據《史記·封禪書》中所引《管子·封禪書》載,早在傳說時期就有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堯、舜、禹等都曾對泰山有所崇奉。而隨著後來帝王對泰山的正式封禪,則使泰山信仰有了更加神聖、崇高的意義。據史料記載從秦始皇開始,歷代有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帝王登封告祭泰山。歷朝歷代也對泰山神不斷加封,唐代武后通天元年尊泰山神為“天齊神君”;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加封為“天齊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為“天齊仁聖王”;四年又封為“東嶽天齊仁聖大帝”,其間又於祥符二年在泰山岱廟建天貺殿,內祀“東嶽泰山之神”,並詔令全國通祀;元代統治者雖然沒有來泰山祭祀過,但是為了鞏固統治,也加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6]歷朝統治者利用泰山神之神威穩固其政治身份,甚至詔令全國範圍內普遍祭奉,在不斷抬高泰山神地位的同時,無疑也會在中國社會中產生深刻廣泛的反響,尤其對廣大民眾的信仰、生活有著直接影響。在民間,泰山神信仰則更加豐富且活潑,泰山神也日趨人格化、神聖化,並賦予許多傳說和神話。泰山神的神職功能在老百姓當中也從單一的政治意義擴展到祈雨解旱、消災祈福、祈求子嗣等等幾乎囊括生活各個方面。

關於泰山爺信仰即東嶽大帝信仰的具體身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七種:

第一,太昊說。道經《洞淵集》載:“太昊為青帝,治東岱,主萬物生髮。”《枕中記》中所載與此說同。

第二,金虹氏說。《神異經》稱:盤古氏的後裔少海氏之妻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次曰金虹氏,即東嶽大帝也。”《東嶽大帝本紀》、《歷代神仙通鑑》亦持此說。

第三,盤古化身說。《述異記》雲:“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秦漢間俗說,盤古頭為東嶽。”《五運歷年記》通此說。

第四,上清真人說。《文獻統考·郊社》言:“五嶽皆有洞府,上真情人降任其職。”

第五,山圖公子說。《天地宮府圖》列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二東嶽泰山洞名“蓬萱洞天”,由山圖公子治理。

第六,天帝之孫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言:“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孝經援神契》也提及此說。

第七,黃飛虎說。據小說《封神演義》,黃飛虎助武王攻殷商,後被殺死。姜子牙奉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封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為五嶽之首,另執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獄。[7]

甘谷縣泰山神信仰由來已久,現有據可查的證據表明,天門山東嶽大帝信仰應該最晚始於宋代。宋代時由於官方詔令天下供奉東嶽大帝,民間開始普遍信仰供奉,全國各地紛紛建立廟宇供奉,而甘谷天門山東嶽廟也是此時建立的。《甘谷縣志》載:“(天門山)頂有東嶽廟,又稱天齊宮,俗稱泰山廟。該廟始建於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1),採本山原始林木而建。廟內塑像威嚴雄起,殿壁十王畫像襟帶鬚眉飄飄飛動,鬼判詼奇警人。”[8]從文中可知,天門山的東嶽廟正是宋代時始建,而甘谷縣東嶽大帝信仰則至晚是從宋代開始在民間普及。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三年(1010 年)下達聖旨敕令全國通祀東嶽泰山神,企圖通過利用泰山神之威神來達到“鎮服四海,誇示外國”之效。甘谷縣在宋代時期是宋夏交戈的前沿陣地,在這時修建泰山廟供奉東嶽大帝,無論從政府自上而下的政令號召,還是從民間自下而上的宗教需求,作為生活在多戰之地的苦難老百姓來說,東嶽大帝信仰的流行是順理成章的。另外從天門山東嶽大帝造像及殿內壁畫內容可推測,甘谷縣供奉信仰的東嶽大帝的身份應該是黃飛虎一系。另外附近的武都地區、天水地區其他地方所信仰的東嶽大帝也多為黃飛虎之說的東嶽大帝信仰,或稱“黃爺”,也可以作為推測甘谷縣東嶽大帝為黃飛虎的佐證。

自宋代之後,東嶽大帝信仰在甘谷如何存在、發展、變化,史料已不可考,而宋代所建天門山頂的東嶽廟後來也毀於戰火,現在所存為後建。《甘谷史話》載:“(天門)山巔東嶽廟……後毀,現存寺廟建築為20史記末以後所建,由山門、佛堂、東嶽廟組成。”[9]從現在的天門山建築格局及宗教管理和宗教活動來看,天門山已經主要成為佛教道場。如山下及山頂建築成為“天門寺”,山頂由佛教出家僧人主持並管理。山下也稱天門寺主殿供奉的則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位佛教大菩薩,泰山爺黃飛虎則居於旁邊配殿。

來源:甘谷縣“三月八”春遊會之神韻 ——甘谷天門山與東嶽大帝信仰探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識別二維碼查看三月八春遊會直播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一起走進甘谷盛大的三月八春遊會吧!

戲場內外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大街上應有盡有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直播美食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吃貨福音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山上山下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東嶽大帝信仰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