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工作兩年,月薪5000+,如何在一年內月入過萬?

工作兩年,月薪5000+,如何在一年內月入過萬?

導讀

大專學歷,之前並非設計專業出身。

現在做電商美工,感覺已經到了瓶頸期,薪資待遇能提高的空間很小。

本人會畫一點漫畫,有一定的手繪能力。看各種課,學習各種東西,卻覺得沒什麼用處,也成不了大神。

賺不到錢,也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喜歡錢,只是需要金錢達到一種獨立。

我現在很迷茫,努力了,卻沒有方向,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規劃。

@牛頓師兄: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種怎麼努力都沒有方向的階段,那段時間非常的痛苦,整個人也非常的焦慮,我那會兒工資到手 7000 左右,在一家國企裡,但我已經沉淪在國企裡混吃等死的氛圍,我意識到我不能這樣下去,於是開始在網上瘋狂投簡歷。

當時我的領導因為是空降過來的,所以對我們項目人員沒啥掌控力,我最開始也站在他身邊協助他理順了不少事情,因此關係還不錯,他也覺得我這樣的年輕人不適合在這種公司氛圍裡待著。我跟他也攤過牌,說我以後肯定不在這兒繼續幹的,因此對於我隔三差五出去面試啥的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漫長的投簡歷的過程中,其實我也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就是看到感覺差不多的崗位就投投看,有的投了石沉大海,有的就叫我過去面試,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也是在不斷的排除掉我不喜歡什麼樣的行業跟職位。

可能很多人對於喜歡什麼說不出來,但是不喜歡什麼肯定一下就反應過來。

我就是在長達半年的跳槽準備過程中,不斷的排除掉我不喜歡的崗位,也有公司讓我過去做新媒體運營,當時談的是 9K,後來想想我平常也能做,就沒去。

面試是雙向選擇,企業在挑我,我也在挑企業,後來就慢慢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其實很感謝那些面試官們,他們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是非常的清晰的,但是我自己的特質那會兒真的還不太搞得清。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瞭解到我適合幹什麼,也就選擇了幹現在的工作,薪資待遇跟以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我有了非常寬闊的成長空間。

以前在國企裡,是覺得越做越離不開這個行業,最後只能被體制化,困在圍城裡了,但是現在越做越覺得路很寬廣,網上一更新簡歷,就有獵頭打電話來,跟以前完全沒法比。

其實每個人在職場裡都有自己的瓶頸期,只不過有些人選擇得過且過,機械式的重複,當然薪資也就不會有太多變化。

另外還有些人選擇苦熬內功,全身心投入鑽研進去,然後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這個時候,一跳槽就能享受到自己“技術專家”的溢價了。

但是這個很不容易,不僅需要悟性,還需要長年的積累,這類人都是有洞察力的堅持,就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思考總結學習,從而完成蛻變。

其實很多人做工作都是有倦怠期的,一旦熟悉了一項工作,就習慣性的進入到舒適區,自然也就很難再去成長和提升了,因為只是在不斷的重複自己熟悉的工作,並且對於外在的變化還會有恐慌和排斥心理,那工作產出變化很難再去增加了,最後反映到薪資上,就不會有太大的漲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真的沒錯,對於我們大多數資質普通的人,越是舒適的環境,我們越難以得到快速的成長,那些快速成長的過程必然是充滿著焦慮和痛苦,在這個競爭壓力巨大的社會,真的是沒有什麼人的成功是輕易的。

你月薪 5000,想要月薪 10000,這中間你知道要超過多少人麼?

不管北上廣的薪酬統計數據怎麼統計,他只是一個參照值,沒有選擇 IT、金融這樣的熱點領域,我們絕大多數人註定工資不會太高。

我在廠裡待著的那兩年,我看見很多優秀的應屆生、工程師也不過拿著 6K、7K 的工資,踏踏實實的工作,他們的能力比那些互聯網風投的企業的同齡人差麼?絕對不是這樣的!

在不同的平臺,個人的能力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當然前提還是你自己有那個能力去發光發熱。

我覺得最先要搞明白的是你適合幹什麼,喜歡幹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你喜歡的擅長的,你才會越做越順,反饋到你的薪資上也是越來越高,而年輕就更應該多去勇敢的嘗試!

@吳聲威,所以話多,所以慢性咽炎:

從小看武俠劇,金庸筆下的男主,大都經歷生死磨難。張無忌,兒時中了玄冥神掌,目睹死了爹媽;令狐沖,更是不知道爸媽是誰,初入江湖就被全天下人甚至師傅和自己喜歡的小師妹誤會,中毒將死;楊過,爹死了都要受全天下人唾棄,到哪都任人欺負。唯有林平之不夠爭氣,硬是違背祖訓自宮修煉辟邪劍法落得個悲慘下場。

不難發現,很多人的潛能需要極端的環境下才能開發出來。這些年,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大部分人生活在經濟尚可的光輝中,太安逸,既餓不死,也折騰不起來。

在事業的瓶頸期,人一旦安於現狀,人的自然惰性就會發揮更大的效用,在某個節點碰壁,就逃而避之,換了另一個方向。

我有個好朋友,他常常會心血來潮想去做一件事情,隨性而為。看一部電影發現吉他很有趣,就買了吉他練了起來;看一個帖子覺得書法很文藝,就買了字帖;看朋友圈有人曬了很好看的照片,就入了單反。但他每一項興趣愛好都未曾有過突破,遇到需要堅持、需要突破瓶頸的地方,他卻縮了手、收了心。

不在絕境中逢生,不知道生命有多珍貴。現在我們面臨的,一無絕境,二很隨性,極少會在某一件事情上堅持投入。

其實很常見一個現象,一些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學,工作後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卻一直難以突破,他們怨天不公、遇難則退、甘於平庸。

渴望做成一件事情,和渴望得到一個喜歡的人一樣。經歷多了,可能不會看到美女就內心翻江倒海,也不會因為工作有趣就晝夜不歇。但只要渴望得到,就會睜眼閉眼想著如何去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需要我們做到的是,去真正渴望,才能發自內心的堅持投入。

題主你想要金錢達到一種獨立,但又不是喜歡錢,這就註定了工資隨緣。

從今天起,換一個想法,去喜歡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只有喜歡錢,渴望賺錢,你才會去制定更多、更詳細的目標,一步一步實現。

我和題主一樣,有著自己的期望,我倒不是想月入過萬,我是想粉絲過萬,所以我堅持每天看書,堅持答題。我能堅持下去是因為我真的非常渴望粉絲過萬,比題主想賺錢的慾望強烈很多。至於有了渴望之後,怎麼做,各行各業都有前輩、更有典範。當態度和行動都有了,即便最後你月入沒過萬,我粉絲也不過萬,我們肯定也可以收穫更珍貴的東西。

(為免槓精誤入,渴望歸渴望,別違反法律及基本的道德,淪為林平之。)

@ Jia Li,一本正經的邏輯型吹逼技術員:

我來說個題外話……現在月入 5000 已經是低收入了嗎?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年 5000,才剛剛跳槽到更高收入的新公司。我是 top3 本科,國際 top20 的碩士。我都覺得工資雖然少,也不能到自卑的地步。沒想到專科生都賺到這麼多了麼。我真的很羞愧。

哦對了我是生物專業。

-

評論區讀生物的都是一片自黑的歡樂海洋。

讀生物的大家都懂。

不讀生物的可能會有點質疑。

其實我說的真的都是實話。為了讓故事更加精煉自黑當然有很多背景資料不會說,比如,原公司是一個比較摳門的公司,目前老員工薪資連年不漲,新員工入職就比老員工拿的多(不然招不到人)。所以很多人跳槽了。

不是一線城市。不是三四線城市。

答主碩士本科都比較水。(僅僅是水,還沒有到退學不及格的地步。)

答主性格偏保守,體現在一不會爭取自認為能力達不到的薪資,二不敢做無把握的跨專業跳槽。

現在的新公司已經好多了。但是這點錢我估計和我智力相當的本科碼農應屆生應該就能拿到了,而我是碩士加四年工作經驗,且有管理經驗。不過這個回答關鍵數字是 5000,所以後面的事就不說了。

top3 和 top20 都是槽點啦,日常自黑。

to 還在苦逼坑裡的生物小夥伴,

我知道我的生物同學曾經和我水平相當的,混的比較好的,去了投行,負責生物公司。收入和我就完全不是一個水準的了。而我這個比較膽小的,目前也是朝著管理方向發展,雖然不敢跳出老本行,但是也在向上爬。雖然碼農可能一來就在半山腰,我們一來就掉坑裡了,但也得往上爬嘛。

-

加一些回答吧。

我覺得收入的提高有很多方法。可以靠實力,還能靠關係靠運氣靠性格靠膽識。我就小小的說下我自己怎麼從工作能力上追求收入增加。因為其他的我也沒有。

首先,收入是和崗位掛鉤的,如果你在基層做的很好,但是不升職或者不提職稱,基本上收入不可能有翻的可能性。

而升職基本上就是做你原來直系上司的工作,或者幫原來的直系上司承擔一部分工作。所以我想提高自己的收入,首先要做的就是從上司手裡儘可能的搶活做。極端一點說,當你有一天把上司架空了,你什麼都能幫他幹,你就可以去她的位置了。

當然世界不可能這麼理想,折中一點基本上是,你掌握了一小部分你上司的工作,要麼你原公司覺得你能力可嘉,直接升職加薪,要麼你帶著不多的高一級職位的經驗跳槽到別的公司的高一級職位。

這裡,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你搶的你上司活,是你上司要乾的活,而不是你上司派給你的活。

比如你是個搞設計的,老闆派給你一天做 30 個 ppt。你千萬別搶著說要做 40 個。在你儘可能把 ppt 製作技術提高的同時,你需要觀察你的頭乾的啥,比如收集每個小組的 ppt 完成進度,給做的不好的人提供必要的修改和意見。給頭的頭反饋工作進度,並且適當美化自己的小組的進展。

那麼你就可以來了,

你可以給做的不好的同事提供幫助和意見。如果你把這點練的很靠譜,以後上司就不需要自己修改,會欽定你來幫他們修改,未來可能就上組長了。

你可以彙總大家的工作進度,這樣頭就不用一個一個找人,全讓你聯絡下屬。(是不是架空的前兆,嘿嘿嘿)

當你和你的頭如果有機會一起和你頭的頭彙報工作的時候,你也可以美化自己組的工作。這樣大老闆和頭都會滿意。

以上都是假想的設計工作可能的情況。實際上各個專業情況也不一,像我生物的話,就比如操作員需要的能力為基本操作,而晉升需要的高級技能為結果分析,再高級為錯誤分析,流程簡化,結果彙報等等。

我先聲明我提出的這個方法是很多很多方法中最老實的一個。其實牛逼的人,大可以找到最賺錢的行業,跳過去。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本領,自己創業。找到公司最牛逼的職業,修煉自己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