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汲取精神力量|《樑家河》故事集錦:陝北的孩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錦:陝北的孩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錦:陝北的孩子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紀實文學《梁家河》由陝西人民出版社編撰,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深刻體悟。全書10.2萬字,40幅圖片,共分為四個部分。《梁家河》一書自5月2日公開發行以來,深受廣大讀者關注和喜愛。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Liang jia he

“長樂未央”將每天摘編一則《梁家河》的小故事,如果你看完這則故事,有自己的感觸,就在文章後給我們留言,入選精品的留言將獲得“長樂未央”送出的《梁家河》書籍一本。

PS:積極參與者還有可能獲得實地感受梁家河的機會,及參與《梁家河》書籍座談會的機會。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山清水秀的梁家河,是總書記青年歲月的縮影,是精神力量的源泉。這裡發生的故事讓總書記難以忘懷,這裡的老鄉讓總書記時刻牽掛。時過境遷,梁家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總書記卻說:“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 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窯洞里長滿了故事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陝北的孩子

汲取精神力量|《梁家河》故事集锦:陕北的孩子

習近平的政治天空終於露出了一道光。1972年冬,他加入人了共青團。

對習近平來說,入團之路如同勞動時走的山路一樣,蜿蜒曲折。

在遠離北京的梁家河,那頂看不見卻又無時不在的“黑幫子弟”帽子再次被人拿了出來。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是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早年,他與劉志丹等戰友創建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其後又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據地,為長征中的紅軍提供了寶貴的落腳點。毛澤東數次讚譽習仲勳,稱他“黨的利益在第一位”“ 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1962年9月,習仲勳因所謂“《劉志丹》小說反黨問題”,被康生誣陷為“利用小說反黨”並被專案審查。“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又受到殘酷迫害,被審查、關押、“監護”前後長達16年之久。習近平插隊的時候,陝北對他父親的批判仍在繼續,人們很難想象,報紙上的批判文章也要由習近平來讀。

那個年代,這頂“黑幫子弟”的帽子足以壓垮任何一個挺直的脊樑。對“黑幫子弟”來說,所有的門都是關閉的。招工、上學、當兵、入團、入黨都與“黑幫子弟”無緣。儘管在梁家河這頂帽子終於被換作“可教育好的子女”。

而這次人團,側強的性格卻幫了他。

入團申請書寫好後,習近平把大隊支部書記請到了自己的住處,吃了一盤炒雞蛋、兩個饃。飯後,他問:“我的入團申請書你該遞了吧?”

“我怎遞?上面都說你是可教子女。”顯然,大隊支部書記與上級交流過習近平的事。

“什麼叫可教子女?

“上面說你沒(與你父親)劃清清界限。”

“結論在哪?一個人是什麼問題,得有個結論。我父親什麼結論?你得到中央文件了?”

支部書記被他說動了,就下決心說:“那就往上遞。”

不久,習近平知道了結果。

從公社回來,大隊支部書記對他說:”公社書記把我罵回來了,說我不懂事,這樣的人,你還敢遞?”

“我是什麼(人)?我千了什麼事?是寫了反動標語,還是喊了反動口號?我是一個年輕人,追求上進,有什麼不對?”

習近平不認輸,第二份、第三份.....不停地寫著。他堅信自己的父親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我那時已沒有那種悽苦之感,或者是一種自卑感, 只是一個感覺, 就是黨內、團內好人越多,壞人會越少。”

公社團委幹部劉明升找到他,跟他聊了好久後,站在了習近平一邊。第八份入團申請書遞上去後,終於獲得了批准,他成了一名共青團員。

插隊的生活一直不是風平浪靜的。 在習近平申請加入共青團時,一此舉報他的"黑材料”也隨他來到了梁家河。劉明升接任公社知青辦主任後,斷定那些舉報材料是陷害,當著習近平的面把那些材料燒掉了。

1973年8月,梁玉明問習近平:“想不想人黨?”習近平說:“很難。”想到入團的經歷,他有理由說很難。“你不要求進步,怎麼能發展你入黨?”梁玉明用了激將法。

於是,梁玉明當了習近平的入黨介紹人。入黨申請書寫好後,梁玉明上報公社,同樣捱了一頓訓。

“你膽子真大,敢介紹‘黑五類’!”公社一位副書記看到申請書,同樣這樣說。

“上面有政策有文件,父輩有問題,不該影響孩子,關鍵是要表現好。你不批是你的事,但我不能不對他負責。”梁玉明辯解道。

回到梁家河後,梁玉明說:“不要怕人家不批, 你應該要求進步。”

習近平又一次拿起了筆, 一份 一份,直至寫到第十份,才獲得批准。

其實,習近平能入黨,不只是因為他不斷地寫申請才獲得批准的。

時任延川縣委書記申昜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紅軍的後代,作風務實,有見識,有想法,敢擔當。他認為知青有文化、有想法,比地方幹部眼界寬,先後提拔使用了陶海粟、蔡玉珠、邢孟蘭、孟霞、孫立哲等一批知青。 這些北京知青中有許多人的父裴都曾在延安工作學習過,申昜把他們看作是陝北的孩子。

那時,習近平剛剛結束了在趙家河的社教工作,梁家河的社教工作也開始了。梁家河姓氏複雜,宗族矛盾尖銳,如何調整大隊領導班子成為梁家河社教工作的首要任務。在農村,大隊一級的帶頭人既要有能力,又要能一碗水端平,因此,在考慮誰當梁家河的帶頭人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習近平。習近平是知青,與村裡人沒有家族關係,處事又沉穩,在村裡和公社都有很好的口碑。梁家河社教工作組很快形成了統一方案,提議由習近平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並上報上級黨委。聽了社教工作組的彙報後,縣委書記申昜說,習近平有能力,社員擁護,又多次寫申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我們應該支持他。

1974年1月10日,公社黨委批准了習近平的入黨申請,接收他為黨員。隨後,梁家河大隊推選他為黨支部書記,原黨支部書記梁玉明轉任大隊革委會主任兼黨支部副書記。

習近平終於迎來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

---摘自《梁家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