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通達系紛紛跨界轉戰國際、快運,為何不專注快遞最後一公里?

通達系紛紛跨界轉戰國際、快運,為何不專注快遞最後一公里?

2018年,快遞業註定動盪不安。

從快捷停擺,全峰多次轉手等整個二線快遞,基本“全線陣亡”,快遞行業的馬太效應也越來越強,一線快遞企業已瓜分所有市場份額,留給二、三線快遞企業份額不多了。而一線快遞企業卻已紛紛轉戰國際物流和零擔快運,尋找下一個風口,尋求突破。

圓通

6月6日,圓通速遞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香港翠柏”與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菜鳥瀋陽”、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順匯發展”組建的聯合體,成功中標了香港國際機場高端物流中心發展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規劃建設多層的現代化空運物流中心,預計總樓面面積達38萬平方米,將成為全球中小企業在港的貨運樞紐。

中通

6月11日,中通快遞與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簽約,宣佈將成立合資公司。中通快遞將攜手土耳其航空和太平洋航空,整合協同各自優勢資源,佈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惠及更多商家和消費者。

申通

成立於2013年的申通快遞國際事業部,目前,申通國際開通了中歐、中美、中臺、中韓、中日等進出口專線,業務覆蓋美國、香港、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日本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

通達系紛紛跨界轉戰國際、快運,為何不專注快遞最後一公里?

除了國際物流深受各快遞大佬喜愛,零擔快運各快遞企業也已經紛紛涉足。雖然申通在零擔快運上,元氣大傷,並不會阻礙順豐“順心捷達”全國誠招加盟商,也不會阻礙中通、圓通以及韻達、京東入局零擔快運。

馬雲先生曾預言,未來日均10億包裹不是問題,既然快遞業紅利和前景依舊明朗,為何眾多上市快遞企業紛紛跨界轉型?

1快遞企業“重利”雖然最後一公里很“火熱”,但是眾多快遞企業大多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是成本太高,末端網點密集鋪設及快遞員招募培訓等致使投入高,盈利週期長;二是利潤空間有限,現在很多快遞企業已經基本實現轉運中心,站點直營化,而對利潤空間微薄的末端網點不管不顧。

2技術跟不上如今上市的眾多快遞企業中,沒有一家是以科技為主的互聯網公司,這也就決定了末端快遞網點,目前大部分還是依靠人工投遞。而反觀順豐、京東、菜鳥在無人技術方面的日新月異,突飛猛進。

技術跟不上是短板,拼技術拼不贏,只有提前跨界轉型尋出路。

3快遞同質化嚴重雖然現在很多二線快遞企業很難起死回生,但是一線快遞企業依然同質化嚴重,相互競爭激烈,價格戰此起彼伏。快遞企業皆知要想真正解決末端快遞痛點,唯有上漲派件費,可一旦上漲派件費,業務和市場就會被吞併。

4跨界誘惑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物流、零擔快運、即時配送成為“新的金礦”,利益的誘惑之下,致使以通達係為代表的快遞企業紛紛放棄改善末端快遞交付環境,跨界轉型投資國際物流與零擔快運成了當下出發點。

通達系紛紛跨界轉戰國際、快運,為何不專注快遞最後一公里?

未來已至,當快遞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從1.0到2.0時代,現在快遞行業已步入3.0時代,快遞企業和全網絡的競爭將轉向管理的精細化、數據化、以及科技化的實力競爭。在市場價格依舊不見回暖,快遞企業總部尚有對賭壓力的情形下,轉變思路,模式轉型迫在眉睫。

或許當下通達系的決策目標,說明了其轉型的無奈之舉,深知自身是依賴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而活。而今京東、菜鳥都逐漸開始自己的物流企業,在末端配送方面,自己憑藉前期鋪設的網點及人共投入,在未來的末端快遞競爭中,以其高成本,低效率的現狀並不具備任何優勢。

在零擔快運及國際物流,目前市場暫未穩定時入局,恰是時機,同樣也是擺脫淘寶、京東電商“靠天吃飯”的困境,也是規避未來電商搞物流,自我損失的最小化。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