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羅斯世界盃耗資150億美元,你覺得是賺還是賠?

自由式人生


FIFA世界盃是全球最吸金的體育賽事,但不是每屆世界盃都是大賺的,穩賺不賠的只有國際足聯

FIFA世界盃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體育賽事,沒有之一。相比於“賠錢貨”的奧運會,世界盃一直被認為是美元收割機。

但是縱貫近四屆世界盃,真正大賺的只有2006年德國世界盃。而像是南非世界盃,巴西世界盃的收益率均沒能達到預期值,大體只是收支平衡。

(球迷和遊客是世界盃舉辦國的主要盈利來源)

以近四往屆世界盃為例。

2014年巴西世界盃創下上座率達到近20年的最高水平,為巴西帶來了上百億的經濟收入,但是這屆世界巴西的總投入也達到了空前的130億美元。綜合各種基建拉動的就業和旅遊收入來看,巴西世界盃最多也就是不賠。

相對而言,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的投入較少,總共投入43億美元。而世界盃最後為南非帶來49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還有近13萬個就業機會,總的來說是小賺。

2006年德國世界盃是在商業上最為成功的一屆世界盃。作為一個經濟強國和足球強國,德國擁有先進地足球商業運營模式,在世界盃的運營上駕輕就熟。並且,德國地處經濟發達且足球文化底蘊深厚的歐洲地區,周邊國家有大量消費能力很高的球迷,為德國帶來了大量的遊客流量。

這些有利因素加起來讓德國在本屆世界盃上獲得超過200億美元的收益,而德國政府為此的投入還不足這個數字的一半,可謂賺的是盆滿缽滿。

2002年韓日世界盃,日韓兩國雖然偏居東亞,遠離發達的傳統足球市場,但憑藉著高超的運營技術,這屆世界盃也是大賺,並且大幅度拉高了兩國的GDP增長。

所以,從以上四屆世界盃可以看出,舉行世界盃基本上是不會賠本的,但是至於賺不賺錢?賺多少?還是要看各國的運營能力。

總體上,發達國家因為擁有雄厚的商業基礎和完善的場地建設,投資少,收益高,賺的就比較多。而像南非和巴西這中發展中國家,舉辦大型賽事的能力較差,而之前的基礎設施也不完善,所以投資大,收益低,最多也就是微賺。

(場館建設是世界盃的投資大項,其中還包括相關的交通、住宿、安保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不過即便如此,舉辦世界盃的國家還沒有出現過像舉辦奧運會那樣發生嚴重的虧損局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至於這次俄羅斯世界盃,俄羅斯政府的鉅額投入會不會得到豐厚的彙報?俄羅斯西臨西歐,東接東亞,這兩處都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便利的地理優勢可以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從現在的狀況而言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過,相較於舉辦國,國際足聯才是世界盃的最大贏家。不論舉辦國是賠是賺,國際足聯是穩賺不賠,而且是大賺特賺。

對於國際足聯的收入,最流行的說法是“721陣型”:70%的收入來自包括世界盃在內的各項賽事的媒體版權收入,20%來自包括商業贊助在內的市場營收,剩下的10%為門票以及特許經營商品的銷售收入。

例如2014年巴西世界盃,國際足聯支出約20億美元,但其受入高達48億美元,其中轉播版權收入佔一半,達24.28億美元。

外界預測,本次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的收入有望超過80億美元。其中,電視轉播權收入27億美元,廠商贊助收入20億美元左右,授權品牌產品銷售40億美元左右。

所以,對於國際足聯而言,這屆世界盃將成為其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屆世界盃,其收益穩超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