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錢塘江畔金江干,

一直昂首挺立在快速蝶變的風口潮頭上,

每天都有日新月異的變化。

以至於許多老杭州人

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髒亂差時,

它已經是杭城區塊中的扛把子了。

就比如說,

高樓林立、地鐵下穿的錢江新城,

已經是杭城顏值與實力並存的新的明信片,

即使是九堡、彭埠一帶,

曾經的城中村也陸陸續續地翻開了新的篇章。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與此同時,

杭州東站附近的皋塘社區

“回爐改造”也提上了日程。

其中包括對部分損壞的修復,

對其他老建築進行拆遷整改,

還有保留皋塘中的部分老建築、文物。

所謂的整改,

不是煥然一新後就和皋塘的過去式絕別,

而是另一種姿態去迎接新的未來。

“皋塘”原名叫“甘棠”,

起源於當地的一顆老棠樹。

直到清朝,

考取功名的進士翟灝

在這附近創辦了東皋詩舍,

叫著叫著就變成了“皋塘”。

皋塘是舊得再普通不過的的老社區。

低矮斑駁的樓房連成片,

唯有那小高層可以算是豪華住宅了,

一條條窄巷縱橫交錯在其中,

路邊就是街,街邊就是店,

人流攢動,雜亂五章。

這裡住著不同的人,

幾十年的本土居民,

還有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

自帶皋塘的市井氣息。

對於他們來說,

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

這裡的閒適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有誰能想到,

這樣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形象,

曾經卻是一處

水系豐沛、景美魚肥的“枕水江南”。

這樣的美譽來自於解放初期,

政府在皋塘的周邊修了許多水系,

也就是傳說中的官河,

用於農田灌溉。

每當旁人問起時,

當地的老一輩人眼裡都透著滿滿的自豪。

依水而生,

生活環境格外愜意,

當時還帶動起了一波產業經濟,

無論是在蔬菜種植上,

還是漁業養殖方面,

皋塘都是實力C位出道,

最遠的客戶在數百公里開外的新安江。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在歷史的長河中,

皋塘留下的可不僅僅是這些。

許多古蹟都被保留了下來,

靜靜地杵在原地,

彷彿無聲中訴說著一段悠久的故事。

要說最家喻戶曉的,

就要數皋塘西二區的高家老宅。

清末時期,有一戶新高的大戶人家

在這片土地上建了這座宅子,

一共有5間大瓦房,

至今還有3間被高家後代傳承了下來。

在歲月的摧殘下,

它依然還能還原出最初的模樣,

精緻的花雕、掉了色的花木窗,

舊跡斑斑的屋瓦白牆……

在這扇厚重的木門背後,

是高家人當年的生活過的痕跡。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杭州城東又一個城中村要拆了!又有多少拆二代誕生……

當徵遷的進程漸漸加快,

離別也迫在眉睫。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

當你再次來到皋塘社區,

還能清楚地記得每條路的脈絡,

它們就像是城市裡的小褶皺,

藏著記憶中的老皋塘。

而在這裡生活過的人

相信即使去了其它地方,

也不會忘記這裡的種種,

畢竟在他們的身上

多多少少留下了這裡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