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老人髖部骨折,到底該不該做手術?讓這5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做手術,擔心老人年紀大了有風險,擔心下不來手術檯……

不做手術,難道眼睜睜看著老人餘下的生命都在痛苦掙扎中度過?

對全家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四川名醫邀請到這個領域的資深專家,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名醫熱線

老人髖部骨折,到底該不該做手術?讓這5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點擊這裡,直接預約來電諮詢名額

今天(6月26日)

下午16:00至17:00

趙立勇

將值守名醫熱線60160000

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骨科擁有完整的針對老年髖部骨折的一整套治療方案,並在醫院國家級重點專科老年病科的支持下,為老年髖部骨折開闢了急診綠色就診通道

如果您對老年人骨折及各種骨骼疾病有任何疑問或者想諮詢的,都可以在上述時間段內,撥打健康熱線直接與趙立勇主任進行通話。

Ps.記得點擊圖片下方鏈接,提前預約來電諮詢名額。

比手術更兇險!

老人髖部骨折,到底該不該做手術?讓這5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趙立勇主任介紹,根據國內外臨床統計,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後,如果選擇保守治療,一年後的生存率大概是 50%。

但是在選擇了手術的老年人裡,又有多少人是因麻醉、手術及其相關的併發症死亡的呢?只是少數。

為什麼保守治療反而容易導致死亡?原因如下:

01

最常見死亡原因:肺部感染

簡單地說,如果因為髖部骨折不做手術,那就需要長期臥床,而且最短也要3個月,患者因為疼痛,只能平躺,翻身和坐起都實現不了。

患者身心非常痛苦不說,還會導致肺部的分泌物(痰)無法順利排出,時間一長,非常容易形成墜積性肺炎,引起全身的感染。

02

最兇險死亡原因:血栓

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基礎疾病,可以說血管本身的情況就不怎麼好,加之長期臥床,勢必會導致血流減慢,加大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03

最麻煩死亡原因:褥瘡

髖部骨折如果保守治療需要長期臥床,容易導致褥瘡的發生。

看似很小的一個褥瘡,卻非常不容易癒合,很多人就是因為褥瘡面積慢慢擴大,最終引發了感染繼而死亡。

老人髖部骨折,到底該不該做手術?讓這5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如果做了手術,老人早期就可以下床進行功能鍛鍊。

比如關節置換,患者可以在短短几天后就下床,進行簡單的活動。

即使一些手術不能馬上下床,但最起碼可以在床上翻身、坐起,這些簡單的動作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把肺裡的痰排出來,避免肺炎、血栓、褥瘡的發生,降低死亡率。

5位選擇手術的老人

平均年齡89.8歲

全部救治成功

老人髖部骨折,到底該不該做手術?讓這5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趙立勇主任介紹,今年5月,四川省第二中醫院骨外科在一週內,就為5位高齡髖部骨折患者成功地進行了手術治療,他們平均年齡高達89.8歲,年齡最小的83歲,最大的97歲。

他們當中合併有帕金森病、老年痴呆、高血壓病、心臟病、肺功能低下、糖尿病、貧血、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腦梗後遺症等的兩種或多種內科疾患,不論醫生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風險都不言而喻。

“在術前老年病科、呼吸科、內分泌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協作下,儘快為骨折老人手術,是能把各種風險降到最低的最佳選擇,手術反而更安全。

趙立勇主任表示,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老年人出現臥床併發症,最好是骨折後48-72小時內完成手術。

在歐美髮達國家,此類手術在沒有絕對禁忌的情況下都是在急診24小時以內實施的。

他表示,去年一年,省二醫院骨外科就收治這類高齡骨折患者近百人次,最終決定採取手術治療的患者成功率高達99%。

圖片來源:Pexels 、pixab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