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正是服務流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多,才讓通信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

流量不漫遊了,其他服務何時不再漫遊

22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宣佈,7月1日起,新老用戶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這也意味著,一直為消費者所關注的流量漫遊費終於取消了。

正是服務流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多,才讓通信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

取消流量漫遊費,是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項重點工作。2018年3月6日,工信部相關官員表示,推動基礎電信企業抓緊落實,儘快做好實施準備工作。相關企業則表示,將全力以赴,加班加點推進工作進程,爭取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三大運營商還是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同時宣佈從7月1日起,全面取消流量漫遊費。

應當說,與以往相比,此次三大運營商在兌現取消流量漫遊費承諾上,還是比較認真、堅決和果斷的,沒有象過去那樣推三阻四,也沒有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推遲出臺取消流量漫遊費的政策,而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此前的承諾如數兌現了,不失為一種進步。

雖然按照相關人員的介紹,取消流量漫遊費政策,可能對沒有使用套餐的消費者影響不大,甚至沒有影響。因此,對這部分消費者來說,取不取消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從簡政放權、減輕消費者負擔的角度出發,此項政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代表的不只是減輕消費者多少負擔,還有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如何改善與消費者的關係問題,如何才能真正從市場角度入手,為消費者提供最佳服務。

事實也是如此,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政府與消費者之間,到底應當建立怎樣的關係,如何才能實現雙贏和多贏,如何才能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與互動關係,企業能否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能否設身處地地站在消費者一邊看待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廉價的服務產品,是最重要的。尤其在公眾有訴求的公共服務領域,如果能夠更多地站在消費者一邊看問題,就能減少很多矛盾、化解許多分歧。

正是服務流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多,才讓通信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

毫無疑問,象流量漫遊費這樣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產品,就更應當站在消費者利益角度看問題,最大限度地給消費者增加福利,而不是抱殘守缺,死守已經固化的但完全不合理的那塊利益、如果這樣,企業就不可能創新,也無法通過創新獲得新增效益。

這也意味著,三大通信企業此次的舉動,是適應市場經濟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企業走市場化的具體表現。毫無疑問,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支持,也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稱讚和鼓勵。此舉以後,消費者會以更大的熱情,消費和使用各種通信工具、通信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此次取消流量漫遊費的動作很快,能夠按照此前的承諾兌現,但是,仍有許多可以改進和提升的地方,仍有不少可以降價和減輕消費者負擔的空間,如資費價格、流量收費標準、各種套餐的水分等,都是可以通過改善運營條件、提高技術水平、加強內部管理等實現的、因為,按照以往的經驗,每項改革措施的出臺,雖然從收費標準等方面來講,可能降低了,收費減少了,盈利能力下降了。但是,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卻增強了,用戶規模擴大了。因此,按照“薄利多銷”的原則,三大運營商的實際效益還是提升了。這也進一步告訴我們,改革或許會對眼前利益、短期利益等產生一些影響,但是,更多的是利大於弊,是廣大消費者在用增量改變降費等帶來的存量減少,且能夠形成更加穩定的收益。

從總體上講,此次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在表面上是讓利了,實際上是改革紅利的進一步釋放,是原隱藏於消費者當中的購買力、消費力等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釋放。如果能夠通過改革,進一步降低收費,簡化手續,強化服務,提高創新能力。那麼,不僅消費者會得到更多實惠,企業也會在消費者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流量越來越大,範圍越來越廣,收益越來越多,

正是服務流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多,才讓通信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

按照相關機構提供的數據,截至5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近15億戶。一方面,提速降費的政策,幾乎惠及到每一個移動電話用戶。另一方面,說明此前的各項優惠服務政策,也更好地吸引了廣大用戶,讓服務流量越來越高。正是服務流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多,才讓通信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生存環境越來越好。如果死守固有的東西不管,不思進取,不搞創新,那麼,通信企業就不可能得到發展,也就無效益可談。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