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27日可能影響股市重要財經資訊速遞

證監會:金亞科技涉嫌欺詐發行移送公安

金亞科技涉嫌欺詐發行案有了新進展。6月26日,證監會通報,經調查發現,除涉嫌構成欺詐發行外,金亞科技和相關人員還存在偽造金融票證、挪用資金以及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嫌疑。就此,證監會專門與公安機關進行了會商,決定將金亞科技及相關人員涉嫌欺詐發行等犯罪問題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證監會正在對金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IPO)保薦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進行全面調查。初步查明,保薦機構聯合證券、審計機構廣東大華德律會計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機構天銀律師事務所涉嫌出具含有虛假內容的證明文件,證監會將依法嚴肅處理。

多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推出增持和股份回購計劃

6月以來,披露控股股東、重要股東及董監高增持計劃或增持進展的汽車行業A股上市公司明顯增多。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6月初至25日,A股157家整車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已有16家披露增持信息,另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購股份方案或回購進展。

具體而言,6月披露增持信息的包括秦安股份、漳州發展、力帆股份、興民智通、德宏股份、湘油泵、長鷹信質、金麒麟、新朋股份、常熟汽飾、廣汽集團、模塑科技、遠東傳動、江淮汽車、鴻特科技和均勝電子。披露回購股份方案或回購進展的有興民智通、隆鑫通用、均勝電子、八菱科技和萬里揚。

市場預熱半年報行情 多家公司業績預喜股價逆勢上漲

證券時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截至6月26日晚,A股公司已發佈近1200份業績預告,過半預喜。其中,618家公司業績預增,20家公司預計虧損收窄。

6月26日晚間,兩市公告相繼披露,預喜隊伍繼續擴容,多數業績預增是受益於產品漲價,或因併購項目業績表現不俗而增厚上市公司業績。

高能環境公告稱,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億元-1.6億元,同比增長112%-142%。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上半年項目增多以致收入及利潤相應增長,二是公司加大回款力度衝回壞賬,三是今年上半年新增三家子公司合併進報表範圍。

與高能環境一樣預計利潤同比翻倍的還有文化長城、遠興能源、精測電子、華鼎股份等公司。文化長城預計半年報淨利潤為4775萬元-5296萬元,同比增長166%-195%,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併購項目業績良好,各個併購項目淨利潤同比增逾50%;同時,上半年增加翡翠教育財報,助長公司業績。

每年7月和8月是上市公司密集發佈半年報的時間,市場隨之迎來半年報行情,高成長、高送轉公司股票相繼被看好,而密集披露業績預告的6月份,則是半年報行情的預熱期,基本面良好的股票已提前被市場捕捉。華新水泥中報預計同比增逾50%,本週股價雖然有所回調,但在6月份股市波動加劇的情況下連續四周收紅,累計漲幅達18.48%,股價還於6月21日盤中創出年內新高。同樣,業績預增公告發出後,股價堅挺的公司還有濮耐股份。濮耐股份向上修正半年報業績後,股價應聲上漲。6月19日,A股上演千股跌停,濮耐股份卻以漲停價收盤,之後股價於6月22日盤中創出年內新高。

恆大健康暴漲66% 67億投資帶來260億市值增長

許家印67億港元入主Faraday Future(FF)汽車公司的消息公佈後,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6月26日,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健康股價暴漲66%,市值一天增長逾260億港元。

此外,樂視網股價也一掃下跌的陰霾,開盤即一字漲停。不過,樂視網昨晚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目前無法確認Faraday Future(FF)的資金來源與公司關聯方應收款項或賈躍亭未履約的相關承諾借款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關係。目前,公司與香港時穎公司、Smart King公司、FF均無股權關係或合作關係。

恆大健康6月25日發佈公告,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Smart King公司則100%持有賈躍亭所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美國)以及Faraday Future(香港)。此外,備受關注FF公司的關聯公司睿馳智能汽車在廣州南沙的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則100%由FF(香港)持有。賈躍亭將出任FF的CEO,他將和現有管理團隊繼續負責FF的各項業務運營。

7月A股解禁市值3016億元華大基因解禁比例最高

7月份首發原股東限售股的解禁市值為883.36億元,比6月份的2336.89元減少了1453.53億元,減少幅度為62.20%。股改、定向增發等部分的非首發原股東解禁市值為2133.03億元,比6月份的1346.98元增加了786.05億元,增加幅度為58.36%。7月份合計限售股解禁市值為3016.39億元,比6月份的3683.87元減少了667.48億元,減少幅度為18.12%。7月份解禁市值環比減少一成多,目前計算為年內第四高。7月份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市值佔到全月解禁市值的29.29%,而6月份這一比例為63.44%,出現大幅下降。

7月份交易日為22個,比6月份的20個增加2個。7月份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有127家,比6月份的207家減少80家,減少幅度為38.65%。7月份日均限售股解禁市值為137.11億元,比6月份的184.19億元減少47.08億元,減少幅度為25.56%。7月份平均每家公司的解禁市值為23.75億元,比6月份的17.80億元增加5.95億元,增加幅度為33.46%。

從整體情況看,和6月份相比,7月份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家數減少三成多,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市值減少六成多,非首發限售股解禁市值增加五成多,交易日數增加,單日解禁壓力減少兩成多,單個公司的解禁壓力增加三成多。7月份單日限售股解禁公司家數在10家以上的日期為7月2日的23家,7月16日的10家,7月23日的13家,7月30日的13家。

外資機構樂觀看待基本面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中國A股應當成為戰略性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荷寶亞太區股票中國研究總監魯捷26日對記者說。儘管A股市場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經歷一些波動,包括荷寶在內的一些外資機構仍看好中國A股並願意佈局其中的優質標的。

上證報記者獲取的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正在積極佈局中國股票資產。而長期基本面驅動成為它們為A股市場投下信心票的關鍵因素。

魯捷認為,他對A股市場看法樂觀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中國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且A股今年被納入了MSCI國際指數。其次,在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後,A股將吸引資金流入,企業治理也將獲得改善。

多家公司下半年擬推新品打造新增長點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111家上市公司透露了各自新產品研發及上市進度,更有不少公司通過深交所互動易平臺釋放好消息,將新品上市時間表敲定在下半年。從細分行業來看,TMT行業新品儲備豐富,產品推出頻率較高,汽車、醫藥等製造業公司也順應市場需求,加快了新品推出速度。

繼“中國芯”旋風席捲A股市場後,機構目光再次聚焦TMT公司醞釀的新產品。主營集成電路芯片的中穎電子在最近一次機構調研中透露,公司一款FHD AMOLED顯示驅動芯片已經通過功能驗證,正在進行可靠性驗證,今年有機會進入量產。同時,公司今年還會持續推出新產品。

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勁拓股份和聯得裝備也在加快新品投產進程。勁拓股份在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屏下指紋模組封裝設備、攝像頭模組封裝設備兩款新品處於批量銷售階段,3D玻璃設備小批量試產。模組組裝設備供應商聯得裝備表示,今年針對大尺寸面板的相關設備若在客戶端能順利驗證通過,應該會成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人民幣匯率連續5日走貶 專家稱“不是壞事”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80,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287個基點,為1月10日以來最低,連續五日下跌。第二季度以來,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分別達3.7%和4.2%。有關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適度貶值合理,可為中國應對貿易局勢留有餘地,所以不是壞事。

人工智能產業邁上新臺階 近七成公司中報業績預喜

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昨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努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第一,努力突破核心技術。第二,不斷深化融合應用。第三,著力打造產業集群。第四,加快完善政策體系。在此背景下,雖然昨日大盤仍然處於階段性調整中,但人工智能概念板塊卻出現反彈跡象。

證券日報報道,除市場表現較為搶眼外,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也令投資者充滿期待。截至昨日,共有32家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22家,佔比68.75%。從預計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卓翼科技、埃斯頓、樂普醫療、千方科技、川大智勝、和而泰、雪萊特等7家公司中報預計淨利潤同比增幅有望達到50%及以上。此外,奇信股份、高新興、科大訊飛、四維圖新、海康威視、英飛拓、奧飛娛樂、大立科技、江南化工、久遠銀海等10家公司中報預計淨利潤同比增幅則均達到或超過30%,其他中報業績預喜的人工智能領域上市公司還有:漢王科技、遠光軟件、大華股份、金奧博、高樂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