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六月頭,初夏,在廣東禮樂,有一種叫夏黑的葡萄熟了,沉甸甸地掛在枝頭,與這夏日來一個正面的抗衡,頂著 酷熱,終於又迎來了豐收之時,就近的朋友們,你們都吃上了嗎?有葡萄可吃,那麼葡萄酒還遠嗎,是時候開始自釀了,聰明如你們,是否都有自己的一套釀製的秘訣呢?不過呢,自釀有風險,有些細節稍不注意有可能造成中毒現象呢!那應注意哪些,怎樣科學釀製,一位廣東的師傅給大家總結三要點,下面一起來看看。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一、自釀葡萄酒細節不注意容易造成中毒

我們都知道,工廠釀造葡萄酒的時候都有成熟的設備,會進行全封閉式的消毒,務求達到全面的殺菌殺毒。而我們在家裡一般很難達到工業這種程度的殺毒的,所以在釀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細菌,類似於大腸杆這些。這些細菌一旦超標,便會造成腹痛腹瀉的症狀。除了殺菌的不全面,釀製的溫度也不好控制,葡萄酒最佳的發酵溫度是25度左右,如果在不穩定的環境下釀造,葡萄酒中就會分解出破壞人體系統的有毒物質,就像甲醛和雜醇油。當甲醛含量超過了每升400ML的話,那麼就很容易造成中毒的現象了。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二、怎樣科學自釀葡萄酒

在家自釀葡萄酒雖有風險,但我們只要掌握正確的姿勢、能夠科學釀酒,這些風險還是可以避免,喝到肚子裡也是放心的。給大家總結三點,下面一起來看看。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1、注意釀酒的容器。最好使用帶有塑料蓋子的玻璃瓶,而不是鐵鋁瓶子。是因為鐵鋁材質會跟葡萄酒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物質不是變質而是更為可怕的爆炸,所以在選擇容器的時候,為了自身安全,還得慎重選擇的。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2、第二個是確保葡萄和容器的乾爽,保證沒有一點水分。釀酒前,不論是瓶身還是葡萄,都要擦乾晾乾,保證沒有水分,否則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產生甲醇和雜醇等化學有害的特質,容易造成上面所說的中毒現象。真要在家自釀葡萄酒,那麼這些措施請做好,一絲不苟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為何自釀的葡萄酒容易出問題?怎樣科學釀製?老師傅給總結三點

3、最後一個便是溫度了。上面我們說過,最佳的釀製溫度是25度,但室溫會隨著外面的變化而變化,很難達到一個恆定的狀態,這時我們便只能選擇一個較好的環境以便酵母菌發酵。一定要儲藏在陽光曬不到的陰暗處,時間達到半年以上才可,這樣才能更好地讓酵母菌發酵,從而減少細菌和有害物質的產生,避免中毒現象。總的來說,科學釀酒總結有三點,如果你有其它的建議,歡迎下面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