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勳,晚年以字行,號忍寒。1902年4月26日出生於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於上海,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主編過《詞學季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 。

本期圖片攝影:孫 寅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至於一曲之中,平仄韻遞換,一般跟著感情的起伏變化為推移。有上下闋四換韻,兩句一換,平仄遞轉的,就是在“轆轤交往”的調聲原則上發展而來。例如《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見《花間集》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東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稼軒長短句·書江西造口壁》

這一曲調的韻位安排,雖然在整體上看來,相當勻稱,但兩句一轉,句句押韻,便表現為繁音促節,先短嘆而後長吁。雖然也可用它來表達沉雄豪邁的壯音,而疾徐緩急間的波瀾起伏,基調上還是一致的。和《菩薩蠻》的韻位安排大體相近的還有《虞美人》,也是平仄互換,兩句一轉: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花雨。

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

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葉夢得《石林詞》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又有上下闋平仄韻互換,前緊促而後轉舒徐的,當以《清平樂》為最好的範例: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李後主詞》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稼軒長短句·獨宿博山王氏庵》

上半闋全用仄韻,句句協韻,顯示情調緊張;下半闋轉平,第三句並改仄收,隔句一協,就顯得音節和緩,轉作曼聲,有纏綿不盡之致,是短調中最為美聽的。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還有全闋句句押韻,例用平韻,而於換頭處插入兩個仄聲短韻,藉以加強激越悽怨氣氛的,例如《烏夜啼》(又名《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常恨朝來寒重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後主詞》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朱敦儒《樵歌》

都在換頭處添上兩個仄韻,把語氣一振,增強激動的心情,最末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九言長句長引一聲,也使讀者為之悽婉欲絕。

又有全曲韻位安排顯得異常勻稱,但在上下闋的結句換上一個同部仄聲韻的,也有加強氣氛的作用,例如《西江月》: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賀鑄《賀方回詞》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上一篇:【學習文章】龍榆生 ‖ 小令短調迫促情緒與韻位

下一篇:長調中和婉、悽怨曲調

「學習文章」龍榆生 ‖ 平仄韻遞換與感情起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