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猶如一條河、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在舉國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山西青年書法家張傑奮筆疾書,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一位青年的愛國心!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山西青年書法家張傑創作中。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張傑,字譽海,山西祁縣人,1982年生於太原,現為中央電視臺中視書畫院山西分院院長、中國書畫院山西分院院士。自幼受國學大師、教育家、書法家姚奠中先生教誨,並拜姚奠中先生入室弟子、太原師範學院教授劉鎖祥為師。他6歲始學習書法,三十餘年臨池不綴,從顏入手,一路溯古,由北碑《始平公》《爨寶子》,到漢《張遷碑》《好大王》,再到秦《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經石鼓文、金文,一直寫到甲骨文,所學經典全是古拙一路,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拙樸。他篆、隸、楷、行、草皆能,尤擅行書。在行書的臨創上,無論是寫《爭座位》,還是寫蘇東坡,都籀篆之氣十足。作品多次榮獲國際、全國、省、市比賽大獎,並被《書法導報》等報刊登載。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局部)

慶改革,青年張傑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達!

▲張傑書法作品。

作品釋文:悠悠華夏,大國風範。曾歷滄桑,眾起救亡。睡獅驚醒,雄風再起。百廢待興,曲水流觴。扶搖直上,經風歷浪。撥亂反正,改革啟航。四十春秋, 繁榮富強。揚我國威,固我邊防。和諧共建,友誼橋樑。一路一帶,閃閃光芒。國泰民安,富路康莊。全民共建,挺直脊樑。炎黃子孫,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