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近日,美女研究生潘某因丈夫薄某逼婚而燒炭自殺一事被推上了熱搜。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潘某和薄某是大學同學,2012年,薄某在學校操場上向潘某求婚,面對當時沒房沒車沒存款、前途一片未知的薄某,潘某欣然應允。

但這段感情卻遭到了親友一致反對,父親不惜與潘某斷絕關係,母親夾在父女中間終日以淚洗面,親戚輪番上門做思想工作,同學也是多方勸阻,但潘某最終選擇與父親決裂,帶著母親的救助金和薄某在一起了。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畢業後兩人擠在一個不足10平米出租屋裡,直到結婚,薄某在不出彩禮的情況下,讓潘某向父親要了10萬塊,湊了30萬婚房首付。

之後薄某在貸款還不上的情況下,嫌棄10萬車子太丟人,於是潘某又向父親要了8萬,親戚借了4萬,再加上刷信用卡,湊足18萬買了車。

但事情並未結束,薄某去年10月以創業為由,竟讓潘某賣房支持他創業,私帶200多萬房款,薄某創業未成便搭上了第三者譚某,出軌期間潘某一再退步,併為薄某貸了10萬創業貸,但這並未換得薄某的回心轉意,反而以潘某婚後發福、事業不濟為由,多次逼她離婚,最終導致潘某精神抑鬱,燒炭自殺,只是潘某自殺未遂,臉跌入了炭盆裡,全臉燒傷,還失去了一隻耳朵。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其實,高學歷卻因為感情被逼走上自殺的,並非只是潘某一人,天才程序員WePhone開發者蘇享茂,因疑被翟某騙婚,不堪天價索賠和威脅,最終跳樓自殺;26歲高薪研究生因逼婚而自殺等等。

為什麼讀過萬卷書,路卻越走越窄,最後走到了死衚衕?為什麼多年付出並未留住感情,反而把自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作家龍應臺曾說過“學校沒教過生死課,每個人都得自己學”,其實學校同樣也沒教過感情課,每個人都要在感情歷練中學會掌握幸福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曾提出“情緒智力”的概念,情緒智力是指“能認識自身情緒,並妥善管理情緒,調控自我,在生命低潮中自我激勵”的一種能力,而釀成潘某式悲劇的原因,正是情緒智力的缺失。

無法認知掌控情緒,而是把自身情緒的開關完全交到對方手裡,最終失去這段感情的主動權,這便是高學歷沒為女性在感情中贏得尊重的原因,我們不妨來分析下這種錯誤感情觀在兩性關係中的表現形式。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 錯用邊界去維繫親密關係

保持邊界和維繫親關係,其實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很多人會為了維繫兩性親密關係,而去降低自己在感情裡的底線,打破邊界,以此來換取感情親密。

才女張愛玲曾說過“愛一個人,會讓自己低到塵埃裡”,但大多情況下,低到塵埃裡的愛情大多會無疾而終,因為親密感是雙方共同作用的產物,從你打破界限開始,親密感看似緊密,實則已經開始疏離。

潘某為了維護和薄某的感情,不斷滿足薄某的無理要求,並希望通過容忍薄某出軌來挽留薄某的心,但事實上,不對等的感情就像失衡的天平,終究會發生傾斜。

  • 以結果為導向的感情觀

諸如潘某、蘇享茂等高學歷人才,天資聰穎加後天努力,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出眾優秀,這讓他們潛意識中覺得,付出=結果,所以即便他們在感情危機中發現對方的問題,但依舊會通過忍讓、改善自身來維繫這段感情,以求婚姻的圓滿。

所以便會出現,一些條件優越、外貌出眾的女人,困頓在一段糟糕的感情中無法自拔,比如年薪200萬女高管被家暴、韓國三星美女總裁被保安老公背叛等等,因為一直以來在學習和事業上的成功,讓她們樹立了結果導向理念,為此不惜通過“餵養”去維繫感情,最終被這段感情反噬。

  • 依附對方,精神寄存

情感依附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自我,所有情緒都由對方掌控,一旦對方未滿足或者忽略了你的需求,便會陷入無限失落,而這種精神寄存也會成為你在感情中的軟肋,成為對方肆無忌憚傷害你的開始。

  • 不夠成熟,情感錯位

每個人年幼時,因為心智不夠成熟,缺乏安全感,會通過哭鬧博得父母的關注,以此得到情感滿足。這種存附關係若是延續到兩性關係中,無法做到情感獨立,便會導致情感錯位。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如何從感情沼澤中脫離,更成熟理性地建立良性的兩性關係,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 在感情中及時止損

很多男人會不斷侵犯女人的底線,正是源於女人對待感情的態度,降低了男人的犯錯成本,對他來說,無論如何傷害你,你都不會離開,出軌家暴等任何一件傷害你的事,左不過是事後道歉、認錯罷了。

所以說,在一段感情中,最重要的,便是學會及時止損。“止損”一詞來源於股票市場,在股票中止損可以避免更多的損失,而在感情中止損可以避免受到更多的傷害。

一段健康完整的感情需要雙方共同經營和付出,單方面的付出只會讓對方變成感情吸血鬼,同時及時止損也並不意味著感情的失敗,而是能正視自我需求,掌控幸福的能力。

  • 感情中,具備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

不具備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是很多人感情不幸的根源,在感情中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以“讓對方更愛我”為基準的。

這樣的女性從來沒想過去愛自己,也沒意識到不斷滿足男人的無理需求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在這種心理主導下,即便是對方的錯誤,女人也不會追究男人的責任,反而會不斷地審視自身,做出更多的讓步,以求得對方更愛自己。

但擁有一段良性的兩性關係,並不是通過滿足對方來實現的,而是要充分關注自我需求,並提升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平衡感情雙方的關係,贏得對方的尊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從自愛到被愛的良性過程。

而維持長久穩定的幸福,也並不只是尋得一個合適的人,更要具備經營幸福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核心便是自我需求的滿足,不僅提高了內心的豐盈,也打破了對對方的依附,在邊界感中維持感情的平衡。

  • 理性地投資感情

感情投資和理財投資一樣,要懂得分項投資,理財投資會把資產分配到不同地方以規避風險,同理,感情投資亦是。

很多女人會在一段婚姻中傾其所有,把婚姻看成畢生事業,容不得婚姻出現破裂,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耗盡一生維繫一段糟糕關係的原因,除了對自身的捆綁和傷害,一旦對方選擇結束這段關係,也便意味著從全盤投資的崩塌。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文中的潘某本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卻因為遭遇一段糟糕的感情,便選擇放棄生命,也同時放棄了自己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兒,但結果呢?

她的自殺並沒有讓婚內出軌的薄某回心轉意,在她住進搶救室時,薄某隻是問了句“斷氣沒?”,之後便帶著第三者譚某去拍婚紗照了。

為什麼像潘某那樣擁有高學歷的女性,卻無法在感情泥潭中自我拯救,最終用自我毀滅去結束一段感情?

因為在她們的感情中,沒有自我,所有結果都是由對方主導的,因此對方可以輕易掌控她們的情緒,打破她們的邊界,甚至決定這段關係的生死存亡。

其實,依賴對方,並希望在一段感情關係中獲得親密感,本無可厚非,但若是把所有的快樂、自尊都建立在對方的肯定之上,那這段感情便必然會失控,你會在這段畸形的關係中越陷越深,最終被這段關係反噬。

所以,要維繫良性的兩性關係,最重要的是建立獨立成熟的情感觀,充分認識自我需求,並開發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單純通過對方的肯定來判定自己在感情中的價值。

女研究生因丈夫出軌燒炭自殺:更多知識為何沒有贏得更多愛?

當“他不愛你”或者這段感情無法走到最後時,你要做的不是一味地退步以此維繫感情的表面完整,而是要理性地審視這段關係中的存在問題,徹底打破感情中“沉沒成本效應”,讓那些在感情中已經付出的不可收回的精力、財力、青春成為你建立成熟感情觀的成本,而不是你繼續沉淪於一段糟糕感情的負累。

正如上面提到的“情緒智力”概念中關鍵的一點:走出低潮、重新出發,更多知識不能讓女性在感情中贏得更多尊重,但更理性的選擇卻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