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北50歲大哥40年老手藝討南方人喜歡,一粒賣100多元,被稱鬼手


楊小榮今年50歲,地地道道的平涼崆峒區人,在平涼市工業中專學校工作,他能用一枚很小很普通的果核,直徑不過3釐米,經他一番構思、精雕細刻後,就能創造出一件精美藝術品來。楊小榮的同事都很喜歡楊小榮的核雕作品。都甘願為楊小榮做模特,讓楊小榮在果核上雕刻出本人來。這對於楊小榮而言,輕而易舉也就拿下來了,但需要耗時長約五六個小時,但是有人就願意靜靜地等著。

具備“核雕鬼才”素養的楊小榮那雙“鬼手”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現在,朋友需要選禮物送人,佩帶裝飾都找楊小榮定做核雕文玩。值得一提的是,楊小榮妻子每年過生日,他就精心雕刻一串“玫瑰系列”串珠當禮物相送。楊小榮妻子很開心。

楊小榮家中,楊小榮正在對橄欖核進行挑選和分類。目前,他的一粒核雕的市場價已升值到100-200元,一串文玩核雕買家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深受南方客商們的喜愛。

凡是出自他的手,再怎麼堅硬、醜陋的果核都能搖身一變,成為栩栩如生的雕像和文玩物件。

他從小就喜歡拿著毛筆畫畫寫字,並在磚瓦、石頭上刻東西,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更喜歡把生活中常見的桃核、杏核、核桃拿來把玩,用廢舊鋸條製作成小刀片,在果核上隨心所欲的雕刻文字,後來玩的久了,還真能在果核上刻一些形象逼真的提籃、臉譜等物,當他把這些東西拿給一起玩的小夥伴們看時,都受到追捧,並誇他了不起。

楊小榮做核雕使用的工具。

在果核雕刻方面,楊小榮天賦滿滿。有時間他就開始收集桃核、杏核、核桃等果核,並找來一些人物、昆蟲、花鳥之類的圖片,照著圖片上的樣子雕刻。一邊雕刻一邊學習,就這樣堅持了四十年。

楊小榮做工精美的核雕作品,看上去栩栩如生。楊小榮回到家後,只要一閒下來,就立馬拿出自己做核雕的一大堆家當開始創作,經常為了構思和琢磨章法忙到半夜才休息。楊小榮說:我最擅長雕刻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和神獸形象,比如“十八羅漢”、“八仙”、“鍾馗”、“十二生 肖”、“貔貅”、“金蟬”等,同時也雕刻一些花鳥、昆蟲之類。

楊小榮說,做核雕時間久了,就發現有些果核適合做,有些不適合做,有些適合做人物肖像,也有些更適合做花鳥魚蟲,這就要求我們在做核雕之前必須先對果核的品質進行精心挑選、分類。


目前,楊小榮做核雕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橄欖核。楊小榮用棒棒油往核雕作品上面塗抹,以防果核裂縫。

楊小榮正在對橄欖核進行挑選和分類。他說:以前他用的都是本地桃核、杏核、李子核、核桃等,但是刻的多了會發現這些材料質地軟、下刀容易裂、難保存,並且不便於串在一起裝飾或把玩。

在2000年,楊小榮上網時意外發現在南方城市很受歡迎的核雕藝術作品大多數是用橄欖核做的,因為它質地細膩,無紋理,核皮厚,油性大。於是,楊小榮花錢從網上購買了一些回來,沒想到他拿來做核雕材料後,做出來的核雕作品明顯比以前好多了,容易下刀,不會脆裂,並且色澤豔美。


楊小榮做工精美的核雕作品,看上去栩栩如生。

楊小榮做核雕使用的工具。楊小榮說:核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可見於宋朝中期,距今一千多年了。他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將核雕技藝傳承下去,希望能後繼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