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畝均論英雄”改革深入 長興“一企一策”提質增效

2018-08-15 07: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朱彥超 通訊員 施芳

“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 长兴“一企一策”提质增效

南太湖長興分區,一企業因建而未投,土地被收回,並以標準地形式出讓給吉利產業園配套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建設中。

近日,頂著大太陽,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服務分局副局長張凱來到自己聯繫的湖州三慶紡織有限公司廠區,進行相關驗收工作。半年前,三慶紡織因經營不善倒閉後,將40畝廠區土地租給了11家低小散企業。經過倒逼騰退,現在這裡成了開發區機械裝備企業集聚點,畝均稅收預計將從去年的8700元增至4萬元左右。

經排摸,長興縣今年年初共有工業低效企業646家,用地面積1.3萬畝,佔全縣所有工業用地的19.4%,去年畝均稅收僅1.26萬元。今年上半年以來,長興努力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打出“一企一策”提質達標、“五未土地”治理等組合拳,切實提高畝均稅收。

為了提高管理和監測的效率,長興縣搭建了畝產效益大數據中心,該中心錄入了全縣2921家工業企業的產值、入庫稅金等經營信息和總計6.7萬畝的用地面積信息。為了讓低效企業及時轉型升級或者退出,該中心通過彙總200多項指標數據,對全縣工業企業分ABCD四檔進行績效評價。對A類企業在有序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支持,對D類企業核減用電總量指標。

“我們將企業提質達標分為轉型升級、倒逼騰退、依法關停三大類,為企業提供原地提升、騰籠換鳥、兼併重組、出租、依法收儲等8種方向,並一一上門排摸,量體制定提質達標計劃,真正做到‘一企一策’,讓企業提質達標出成效。”長興縣經信委副主任潘桂英說。

截至7月底,全縣646家工業低效企業中,已有630家制定達標提質“一企一策”,並簽訂承諾書。其中,列入轉型升級的407家,新增工業項目96個,計劃總投資22億元;列入倒逼騰退的145家,目前已完成58家,騰出土地1243.2畝;列入依法關停的78家,目前已關閉41家,騰出土地828.8畝。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該縣646家工業低效企業上繳稅收1.3億元,同比增長41.5%,高於全縣工業稅收增速15.8個百分點。

倒逼淘汰大批低小散企業後,清理出了大量土地,這為招引大項目打下基礎。位於南太湖產業集聚區長興分區的吉利汽車配套產業園中,首個入園的配套項目、總投資4.45億元的潤陽易豐汽車內飾項目已經在加緊建設中,其中78畝左右的土地是原先魯茨機械項目所有。“魯茨機械建了一棟廠房之後就沒了下文,屬於‘建而未投’土地,我們就把土地回收了,重新引進優質企業。”南太湖產業集聚區長興分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凌倩說。今年上半年,長興已經累計處置“五未土地”1.35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