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門道提示:農曆六月十四

黃釉是漢族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最早出現於唐代,當時安徽淮南壽州窯、河南密縣窯等都燒黃釉。但正色黃釉,還是汝窯的高溫黃釉——茶葉末釉。明代的黃釉有新的發展,洪武時的老僧衣即茶葉末的衍化;始於宣德的澆黃,更是明代傑出的黃釉;嘉靖以後,又有魚子黃、雞油黃等。入清後有康熙的淡黃,以及其後的菜尾、鼻菸、金醬等。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顏色釉瓷器以其迷人的色彩,天然的神韻成為元明清時期制瓷業的主流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許多品種由於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義而被皇家所壟斷。黃色在明清時期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顏色,因此黃釉成為被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窯不許生產。釉是陶瓷的外衣。在中國陶瓷史上,釉的發明和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釉中摻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在不同的溫度中,釉便能呈現出不同的色澤。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門道君給大家普及下瓷器知識,清代是我國制瓷史上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在器型、釉彩瓷器的工藝製作方面,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創燒出大量新器型。在釉色方面,創燒出了粉彩、琺琅彩、古銅彩和多品種的單色釉。還產生出大量製作精美的民窯堂銘款器。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康熙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明君之一。康熙皇帝8歲即位,16歲親政,在長達61年的統治時期,對瓷器燒造所投入的心血,遠遠地超出明代君王,製作出一大批格調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瓷器精品。顏色釉瓷器成為這個時期陶瓷的重要品種。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顏色釉瓷器以其迷人的色彩,天然的神韻成為元明清時期制瓷業的主流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許多品種由於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義而被皇家所壟斷。黃色在明清時期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顏色,因此黃釉成為被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窯不許生產。釉是陶瓷的外衣。在中國陶瓷史上,釉的發明和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釉中摻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在不同的溫度中,釉便能呈現出不同的色澤。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是以鉛為溶劑,以鐵為著色劑,在低溫下燒成的。這種黃釉器產生於明代宣德年間,到明代成化、弘治時期,達到了最高水平。它的釉色純正,淡雅嬌豔,又被稱為“嬌黃”。清代從康熙時期開始大量生產黃釉瓷器,雖然也追求明代弘治時期的嬌黃效果,但色澤要比弘治時期的黃釉偏深。嘉靖之後又出現了被稱為魚子黃、雞油黃的黃釉器。

門道文化|至高無上的皇家專屬瓷色——黃釉

黃釉

清代規定,裡外黃釉龍紋為皇帝所用。皇帝、皇太后、皇后用裡外黃釉器;皇貴妃用外黃內白器;貴妃用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常在用綠地紅龍器;答應用各雜色瓷器,皇子、福晉用各色瓷器。皇子側福晉用各色瓷器不分等級,後宮人都可以用。在數量上,等級越高數量配額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