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種地卻收穫百畝藥材,家中藥材堆成山,揭祕神奇的典藥行業


“這一塊藥材是我典的,給地的主人每畝6500元,之後我找工人收穫藥材,地裡出產的藥材全部都是我的了。”王大叔是皖北農村人,他每到藥材收穫季節,就到各村點藥材。王大叔所說的典藥材,就是整塊地打包收購藥材,給出了雙方都認可的價格之後,你收穫多少都與地的主人無關了。

這種藥材的名字叫“白芍”,是皖北的地產藥材,在中醫藥中用途很廣,在當地的種植面積也很大。將藥材收穫回家之後,再由工人將根部單獨收集起來,可以賣到2元多一市斤,這一畝地大約可收穫根莖4000斤左右,去掉人工和機械成本,基本上不掙錢。不掙錢幹什麼?原來他們掙錢還靠另一樣東西。

男人力量大一點,負責將女人收集在一起的藥材扔到三輪車上。三輪車將整塊地的藥材全部拉回王大叔的家中,再由工人分撿處理,白芍主要以根莖入藥。這種典藥行業對從業人員的估算能力要求很高,要通過多處挖掘、取樣分析一畝地的產量,如果估算多了就可能虧本,所以很多人都會故意把產量估計得很低,然後給農民壓價格。


秋後加一暑,天氣依然炎熱,農村爺爺受僱幹農活,上衣都溼透了,臉上也掛滿了汗珠。藥材的種植戶們由於天氣炎熱,也都不願意下地人工收穫藥材,特別是一些有錢人或者一些老人,為了省事,寧願價格低一點也只得將藥材典給他人。如果典藥人員碰到這樣的種植戶,可能就會盈利得更多。

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下,每個人都滿臉是汗,儘管臉上掛滿了汗珠,大爺的笑容依然燦爛。勞作一天,能掙得幾十塊錢,他們已經很知足了。

奶奶來自華佗鎮,離這塊地有30華里,她說自己凌晨3點多就起床了,然後和同伴們4點準時從家裡出發,5點鐘趕到地裡幹活,經過一上午的勞作,她鞋子裡面灌滿了土。

磕完右腳磕左腳,奶奶笑著說她這兩隻鞋能磕出一斤土。一上午的工作結束之後,她們將到王大叔的家中,為王大叔分撿藥材,勞作一天可收入80元。她說當地人大多從事白酒加工行業,收入非常高,這種活根本沒有人幹,所以這裡人工費比較高,其他地方勞累一天只能入50元,感謝當地無人幹這活,哈哈。

藥材去除根莖之後剩下的部分叫“狗頭”,“狗頭”上分佈著一些芽子,是種植藥材的種子,可以賣到2塊多一斤,一畝地收穫的狗頭可以賣2000元左右,這些屬於淨利潤。

圖為村民正在分撿處理藥材,左側毯子上是白芍根莖,用來入藥的。右側毯子上就是剩下的“狗頭”,是秋季種植白芍的種子,一個“狗頭”可以分成好多瓣,也就是好幾棵種子。王大叔說他今年已經典了20多畝地,一季子下來可以典上百畝藥材,盈利在20萬元左右。有的家庭人手比較多,一年下來可以典好幾百畝地,家中藥材堆積如山,收入也非常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