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唐茂乾 (1920.3-1939.7)牛角店鎮西唐村。

唐茂乾,又名唐克,1920年3月出生於東阿縣牛角店鎮西唐村一個農民家庭裡。兄弟三人他為長。其父唐朱學,終生務農,是一位老實本分的農民。茂乾10歲時,儘管家庭困難,父親仍下決心送他上學,希望他讀書有成,光宗耀祖,出人頭地。茂乾深知父親用意,發憤苦讀。隨著讀書的深入、眼界的開闊,他卻違背了父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4年秋,唐茂乾以優異成績考入牛角店高級小學。牛角店,是黃河北岸一個大集鎮,行商坐賈,攤販雲集,商業發達,信息靈通。茂乾在牛角店讀高小期間,發現在課堂這個小天地之外,還有社會這個大天地。他不再僅僅埋頭於書桌課堂,逐漸把目光投向社會,以未脫稚氣的眼光,審視著社會。學習之餘,他時常出現於商賈之中,混跡於攤販之間,瞭解到許多課堂、書本里沒有的東西,開始把自己家庭、民族的命運聯在一起,立志為國御辱,為民獻身。

1936年7月,唐茂乾考入濟南省立第一鄉村師範。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濟南鄉師,被稱為“紅色堡壘”,共產黨在這所學校十分活躍。唐茂乾入校後,即被學校濃厚的政治空氣所感染,愛國熱情更加高昂,他積極參加進步學生組織的讀書會、時事研討會等活動,開始閱讀進步報刊和書籍。革命的理論,猶如陣陣清風吹散了他心頭的陰霾,使他從困惑迷惘中走出來,更加自覺地投身於抗戰救國的鬥爭中去。這年冬,他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5月1日,山東省“民先”總隊在濟南橛山召開代表會議,唐茂乾和鄉師黨支部負責人竇長祥等人作為鄉師代表參加了會議。會後不久,他被髮展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以後,日本侵略軍大舉南侵,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下令棄城南逃,濟南不保,鄉師遂南遷菏澤、鉅野一帶。唐茂乾帶領同學走向社會,深入農村,宣傳抗日。他參加演出的相聲《游擊戰術》,生動形象地宣傳了黨的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辛辣幽默地痛斥了國民黨不戰而逃的行徑,使廣大民眾受到深刻教育。不久,鄉師解散,唐茂乾等人受菏澤第二專署之邀,下鄉訓練民兵。他們舉辦民兵訓練班,組織教導隊,培訓抗日骨幹,擴大抗日武裝,到1938年初,教導隊擴充到100多人。這年3月,為了尋找魯西特委,教導隊北上冠縣,被編入黨直接領導的十支隊序列。十支隊學兵大隊成立時,唐茂乾被任命為三中隊隊長。不久,他又隨一批政工幹部來到北館陶,做改造地方民團的工作。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地方民團中的舊軍官、舊軍人、地主士紳、無業遊民深受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細緻的工作,終於將地方民團改造為抗日武裝,編入十支隊,唐茂乾被任命為該部二營六連指導員。他以其出色的組織能力、紮實的工作作風、令人讚歎的口才將全連指戰員緊緊地團結在他的身邊,使連隊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政治氣氛,經常受到上級表揚。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唐茂乾到達魯西不久,父親得知兒子參加了抗日軍隊,老人嚇了一跳,感到茂乾當兵,與當初送他上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於是幾次去信,責問茂乾忘了父訓丟了“前程”,“去於那腦袋別在腰帶上的買賣”,再三催促他離隊回家。茂乾拒絕了老人的要求,在回信中除對不能盡為子之道表示歉意外,還向老人曉以大義,動員父親支持他參加抗戰。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孩兒是一個熱血青年呢!”又說:“國家、國家,自古以來國和家是聯在一起的,國家將亡,何以為家!皮之將亡,毛將焉附?”其父見幾次去信勸說無效,便於是年6月以其祖母病重為由,將他叫回家中。並積極張羅給他完婚。茂乾不為所動,一面婉言勸阻了老人為他完婚的打算,一面積極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他動情地說:“我也是血肉之軀,豈無七情六慾,不想過舒適些的生活?但是,目前國難當頭,民族存亡未卜,一個有志青年,怎麼能沉湎於溫柔鄉里,老死炕頭!再說,日本鬼子奴役下的亡國奴生活,有什麼溫暖可講!”並表示抗戰不勝利不結婚。老人聽他說得在理,又見他態度堅決,終於放棄了讓他完婚的念頭,並支持他早日返回部隊,並囑:“要幹就幹到底,幹出個樣子來!”

茂乾返回部隊時,動員三位青年隨他投奔了抗日隊伍。

1938年秋,十支隊二團奉命東進大峰山。為打開大峰山區的抗日局面,部隊決定夜襲敵機場。唐茂乾的六連擔負主攻任務。唐茂乾針對本連由民團改編不久的實際情況,戰前作了充分的思想發動和組織準備,在“搗毀敵機場,打好東進第一仗”的口號下,全連上下群情激昂。戰鬥一開始,唐茂乾率領連隊,衝進機場,然後分頭突擊,向縱深發展,在兄弟連隊的配合下,給敵人以有力殺傷,取得夜襲敵機場勝利。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這年11月15日,聊城失陷,範築先將軍殉國,魯西北上空陰雲密佈,反動勢力甚囂塵上,十支隊處境艱難。是時,抗日隊伍內部人心浮動,悲觀動搖情緒滋長。在這嚴峻關頭,唐茂乾鎮定自若,深入到士兵中,與班排骨幹談話,召集黨員會議,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分析當前形勢和麵臨的任務,鼓勵幹部戰士抗戰到底,使連隊情緒很快得到穩定,以新的姿態投入反擊偽頑勢力的戰鬥。

1939年1月14日,十支隊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築先縱隊。唐茂乾調任築縱主力二團一營(原機槍營)四連指導員。7月,一營調到清平縣金郝莊,開闢茌(平)博(平)清(平)地區的工作。

7月8日拂曉,敵人以一個小隊、40餘人的兵力偷襲金郝莊,東門哨兵發現後,遂開槍射擊。駐在東門附近的唐茂乾四連正集合隊伍出操,聽到槍聲,唐茂乾抽出手槍,將手一揮,高喊一聲:“同志們,隨我來!堅決把來犯之敵消滅掉!”訓練有素的四連指戰員,突變中沒有驚慌,迅急撲向東門。途中正遇上蜂擁而至的敵人,一個反衝鋒,敵人丟下6具屍體,攙扶著傷員落荒而去。戰鬥結束後,唐茂乾和連長一起,對部隊進行了動員,根據上級意圖佈置東門防備,準備迎接敵人更大規模的進攻。

東阿縣籍人物——唐茂乾烈士

上午10時,夏津之敵首先到達東門外,見我有備。未敢冒然進攻。接著臨清、禹城、恩縣、高唐之敵約千餘人,並攜鋼炮數門,小坦克一輛,陸續到達,團團包圍了金郝莊。築縱一營500多勇士,利用金郝莊土圍子有利地形,同敵展開激戰。四連防守的東門是敵人的主攻方向,戰鬥首先在這裡開始。敵集中主要兵力和火器,向四連陣地攻擊。唐茂乾密切注視著敵情,指揮各排猛烈還擊,哪裡情況緊急,他就奔到哪裡。經過近一個小時苦戰,打退了敵人第一次進攻。

烈日,高高地掛在當空,靜靜地注視著鏖戰後的戰場;圍牆上,彈痕累累;圍牆下,敵屍橫七豎八;淡淡硝煙,緩緩飄動。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唐茂乾知道,眼前的沉寂,意味著更加激烈的戰鬥將要發生。他帶著滿身煙塵,來往於陣地上,慰問負傷的士兵,指揮戰士搶修被炮火炸燬的工事,準備抗擊敵人第二次進攻。

中午時分,敵人經過一番調兵遣將之後,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再次發起攻擊。一發發炮彈,發著刺耳的尖叫,紛紛而來,掀起團團氣浪;雨點般的子彈,不斷地傾洩;成排成連的敵兵,向我壓來。蓄勢以待的四連指戰員,利用有利地形,以壓倒敵人的氣勢,與敵展開了激戰。陣地上,塵土飛揚,硝煙瀰漫,喊聲、殺聲、刺刀的撞擊聲、炮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唐茂乾奔波於前沿陣地上,一面指揮戰鬥,一面還擊敵人。機槍手負傷了,他端起機槍;戰友倒下了,他頂上去;有的陣地被突破,他帶領戰士撲過去,把陣地再奪回來。他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不幸一顆子彈擊中他的頭部,頓時,他眼前一片漆黑,昏倒在地,鮮血橫流。副指導員急忙跑過來給他包紮,他一把推開,大聲說:“不要管我,戰鬥要緊!打退敵人的進攻!”副營長聞訊趕來,急忙命令戰士將他抬下去。唐茂乾臨下火線時仍不斷高喊:“同志們,堅決打退敵人進攻!”四連指戰員被他的英勇行為所感動,士氣更加高昂,很快打退了敵人的第二次進攻。

唐茂乾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年僅2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