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現在的調控政策下,炒房者會不會大面積拋售房子?

今日舉報人


對於當前政策環境下,炒房者會不會蜂擁拋售房子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剛需族和炒房族共同關心的話題,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看看各個層面的情況。

1、中央政府這兩年特別反覆強調的“房住不炒”的基調,在這種基調下,政府的政策肯定是往逐步調控的方向上收緊,而不是放松管制。

2、多地政府陸續出臺了限售的政策,相比於限購的一刀切(即限制了炒作也限制了剛需改善),限售的針對性和殺傷力要強得多,對於手上拿著一堆投資房產準備出手的人來說,房產的限售意味著變現的靈活性大大降低,房產的持有周期拉長,資金成本增加,一旦遭遇房價滯漲甚至回落的情況,投資收益率會直線下降,而且對於很多利用槓桿資金投資炒作房產的投資客來說,流動性的降低會大大增加資金爆倉的風險。

3、金融監管在這兩年來看是逐漸收緊的,雖然最近的金融工作會議對貨幣供應的定調是適度充裕,但是這是有選擇性的,對於實體經濟會盡量的支持,但是對於房地產投資和房貸,我們能看到的仍然是繼續收緊,首套房貸利率大多都在1.1以上了,有些地方可能會更嚴格,信貸的緊縮會導致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不足,進一步降低了房產變現的能力。

4、經過這兩年的棚戶區改造和去庫存的努力,很多三四五線城市的人都買上了新房,相應的也帶動了一輪從2016年開始的房價暴漲,從一線城市到無線城市,無一倖免,全部上漲了50%-200%不等,這一輪暴漲之後,更多的人買不起房了,很多地方已經變成有價無市的狀態,交易量萎縮,就像牛市末期的股市一樣,擊鼓傳花,到最後終會面臨無人接盤的局面,到那個時候,一旦政策和市場預期的基本面發生變化,手握多套投資方的炒房客,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5、這兩年包括雄安新區在內的一些地方開始試點推行共有產權房的模式,我認為這種方式是一個大招,對於政府來說,既可以保持房地產行業的平穩發展,又能解決居者有其屋的民生需求問題,還能夠抑制炒房者的投機行為對市場、金融體系和經濟的損害,通過共有產權的方式降低普通老百姓的購房成本,通過限制出售的條件來抑制炒作的情緒,讓住房迴歸居住屬性,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一旦大範圍推廣,還能有多少普通剛需族會去花高價買商品房呢?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了房子就是為了長期穩定的居住,讓自己安心的。

6、房產稅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呼之欲出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會結合不動產登記制度、戶籍制度進行統一的調控,基於人均居住面積來計算免稅的部分和超額計稅的部分,雖然稅率可能剛開始不會很高,但是對於很多手握多套住房的投資客來說,房價滯漲、槓桿資金成本的壓力下,房產稅的成本再疊加上來,很可能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7、我研究了一下廣州、佛山和我老家的房價指數的情況,包括我所住的樓盤及周邊的二手中介的放盤價格的情況,發現在最近這一年來,一、二手房價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了,甚至部分地區還出現了一定的價格回落,價格的走向會體現出一定的市場預期,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一旦房價出現明顯的滯漲和回落,買方開始觀望,手裡有房源等待出售的人,會著急不?

8、我最近去多個地方旅行,即有上海這種一線城市,也有南京、長沙這樣的二線,包括長三角、江西、湖南、珠三角的很多三線城市,包括我的家鄉,我觀察到兩個現象,一個是很多城市在這幾年建了大量的樓盤,很多以前還是遠郊、農村的地方,都被拓展成城區了,建了很多住房,但是人口的增長和購買力是否能夠跟得上這種建設進度呢?第二個是我在一些城市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發現很多樓盤的亮燈率很低,大多在30-50%左右亮著燈,有些小區甚至每棟樓只有寥寥幾戶人家是亮著燈的,活脫脫的鬼城的感覺,這就意味著房子的入住率低,大量的房產處於空置狀態,沒人住,也就意味著這些房子其實都是投資房,沒有住人、沒有出租、甚至沒有裝修,只等著房價上漲之後賣掉賺錢,如果有這麼多的房子處於這種狀態,那麼未來會是什麼情況,想想都是恐怖的。

9、在朋友圈和某些渠道,已經瞭解到有相當部分的投資客開始在出貨了,更有甚者是採取打包出售的方式,相比於市場價格給出了很大的折扣優惠,為什麼會這樣呢?肯定是嗅到了某些氣味的,早點止盈,離開這個過度泡沫化的市場。


其實,我們應該相信經濟規律的力量,不僅僅是調控的政策,市場經濟也會用無心的手去進行調節,漲的太高了自然要跌,沒人買了或者說大多數人買不起了,也自然要跌下來才行,對於投資者也好,投機者也好,逐利是本性,止損更是自然的反應,一旦持有成本上升,收益萎縮甚至虧損的風險加大,必然會大致大量的投資房投入市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房價踩踏現象,所以,我認為,大面積的拋售和下跌,肯定會來到的。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調控本身就不讓炒房客拋房。

已經有幾十個城市宣佈限售,這是不得已為之。因為房地產裝了太多的貨幣了,如果這些貨幣能夠自由進出房地產,那太危險了,因為找不到任何接盤的能力。

當然調控的確出現了一些偏差,當年貨幣給實體輸血,但實體實在是太差了,銀行也不敢給他們放款。在2015/2016年,民營實體企業想從銀行貸出錢來,難如登天。

但房企拿到錢還很容易,他們開始大規模買地,當年嘉興大劇院的拍地現場:

這是土拍現場還是頒獎盛典?88家公司(實際只有幾家公司,每家公司都帶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馬甲)拍地。

說上面這些,只是為了說明資金仍然主要流向了房地產。並未流向真正需要資金的實體。

走偏了只能補救,怎麼補救?限售就是措施之一。

限售,顧名思義,不讓你賣房子,比如拿到不動產證書後必須持有3年。沒有買賣就沒有價格,怎麼跌?

限售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繼續推行,限制一下流量,不讓你大規模套現,賺了錢也得幫我穩一下房價,算是“雙贏”吧。

目前幾乎所有的調控,效果都是將成交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比如最近的海南,還有河北的廊坊。就是沒有成交量,這就是降溫。

如果要把房價拉下來,其實也很容易,解除限售,再連續多輪加息,就像2015年那波連續降息那樣,逆向來一遍。炒房客必然會大規模拋房,但政策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在現在的調控政策下,炒房者不大可能會大面積拋售房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原因有:

一、以目前的投資價值來看,房子仍是最好的保值、升值方式,這也是炒房客不願意退出房地產的主因!而從事實來看,確實也是如此,如今我們手中的貨幣不斷貶值,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可以說錢拿在手裡不投資,那天天都是貶值的!而把錢投向房地產,買了房子,房子的房價起碼沒有降價,還會穩中有升,基本上可以和貨幣貶值相抵,資本沒有縮水!所以,除非炒房客看到其他可以投資、升值的商品,才有可能會撤出市場!


二、現在我國施行的調控政策只是在一二線城市施行,很多的炒房客投資客就跑向三四線城市繼續買房投資了,房價也是一路上漲!限購、限售等手段,只能讓炒房客收斂一些而已。並不能能根本上讓房價回落!這也是炒房客還繼續待在樓市的主因。

三、想讓炒房客大面積拋售房子,很簡單,出臺房地產稅就可以!對於每戶家庭多出一套以外部分的房子徵收房地產稅即可,這樣炒房客絕對會永遠退出樓市的舞臺,攢在他們手裡的房源也會立馬吐出來的!



因此,綜上所述,以目前的調控手段,炒房客還是不會大面積拋售自己手中的房子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看完記得關注下哦😊原創!


數學Math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限售打壓炒房機會,炒房者短期內無法拋售

隨著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五限”時代的來臨,從嚴的樓市調控政策讓很多人認為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炒房客面臨巨大的炒房風險。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基本很少在媒體上看到炒房客大規模拋售房產的報道,彷彿樓市調控對炒房者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先來說說限購限貸,通過增加城市買房門檻、提高買房成本,從源頭遏制炒房者入市的機會。再來看看限售,目前全國有30多個城市實施了限售政策,限售年限大多數為兩年和三年,個別城市達到了五年。這意味著什麼呢?

也就是說你買了新房,拿到房產證後要過兩三年才能賣,而一般買新房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拿到產權證,加在一起的話也就是需要四五年才能交易。如果是在樓市行情好的2016年之後買的房子,基本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在二手市場交易了。限售的年限設置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限售通過減少市場交易轉手避免推動房價進一步過快上漲,另一方面,限售對炒房者也會產生心理預期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炒房客炒房慾望。目前的狀況就是,市場表面上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拋售,但實際卻暗潮湧動。

買漲不買跌,還未到拋售的節點

一二線在經過多倫密集調控後,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總算是得到了遏制;三四線處在棚改貨幣化去庫存週期內,很多城市甚至翻倍,表面來看一派欣欣向榮。一二線因為有經濟和人口支撐,房價下跌是小概率事件,基本以維持穩定為主,而三四線前景相對就沒那麼樂觀,但棚改消耗完當地購買力,未來由誰接盤還是個未知數。

我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去年想把在無錫的房子賣了來在上海置業,當時她那個區域的二手房行情還非常好,於是就想著等一等再漲個十來萬再買。結果到了5月20號,無錫一紙限售直接斷了她的換房夢。由於首付資金被套在無錫的房子裡,上車上海只能往後拖延了。

等一等,等房價再漲個幾十萬再賣,是不少炒房客的心態。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的是,現在不少城市已經出現二手房有價無市了,一些投資客手中的二手房源掛牌了很長時間都無人問津,有些房主甚至主動降價,但看房者依然寥寥。雖然說還未出現大面積拋售潮,但有些城市已經出現值得警惕的徵兆。

隨著“房住不炒”調控思路的確立,房子開始慢慢迴歸本應該有的居住屬性。為了滿足人們的住房需求,住房租賃市場也正如火如荼發展起來了。對於在外地工作的人來說,不一定要承擔高額的房價才能實現居住夢想,租房同樣可以享受高品質生活。嗨住租房,全城海量真實房源,無論你想找什麼價位、什麼地段的房子,都能幫你輕鬆找到。


嗨住租房


即使在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下,炒房者都不會大面積拋售房子,因為他們看好房價上漲的預期沒有根本改變。只有當炒房者發現,國內一些城市房價真的是跌了,而且還套住了不少同樣的炒房者,於是他們就可能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發生改變。

在通常情況下,導致炒房者大面積拋房子,只有三種可能,一是房價出現了大幅下跌,炒房者眼看就要出現虧損了,為了保住本錢,就會大面積拋售房產。二是房地產稅開始徵收,而且規定對第二套房就要開徵房地產稅,這樣炒房者囤房囤得越多,就要繳房地產稅繳得越多。那麼這對炒房者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

三是,房貸利率上漲,漲到了炒房者無法承受的地步,從目前房貸利率來看,雖然已經漲了很長時間了,但是全國平均房貸利率只有5.62%。還處在歷史的低位區域,未來房貸利率突破6%,或者直奔7%高位而去,那麼炒房者就會大量拋售房產,因為他們再也囤不了房產了。

我們認為,在樓市調控之下,只要調控意志堅炒決,炒房者對後市預期改變,再遇到炒房原各類成本上升,他們肯定會大量拋售手中房產的。當然,一些限售政策的城市,炒房者恐怕連拋售房產兌現資金都不可能。


不執著財經


暫時不會,情緒從樂觀到恐慌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房價若一直堅挺,那就談不上會出現恐慌了,房價長牛二十年積累的鐵粉太多;目前只有帝都和環帝都區域房價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片區堅挺。

市場上有個忽悠的說法,一線城市房價看漲,為啥呢,高素質高淨值人口持續流入,土地供應緊張,然後細心的人會發現三萬一平時候是這個理由,五萬十萬一平也是這個理由,更有專家告訴你北京房價能漲到八十萬一平。 都想去一二線城市,住不起是有效需求嗎?房價越高能接受的人越少,再好的東西它也有個價格極限,不是無腦的永遠漲;認可一線城市房產有非常強大的需求做後盾,但是具體應該值多少錢,五萬一平還是十五萬一平?太模糊,所以從各個階層的都可以暢所欲言,無法證偽的東西,才會天天爭論不休。

既然沒有標尺,價格可浮動空間特別大,炒房者內部當然是互相看,動態觀察有多少逃兵;關於一二線城市投資屬性的房產有多少是沒有數據的,想知道房價具體怎麼走就是在占卜。

貨幣增發速度驟降,房產稅越來越近,房住不炒定調清晰,投資人群慢慢會縮水和動搖;三四線城市或許只是象徵性收稅,因為普遍供應過剩,高素質人口流失,棚改過後市場前景一片暗淡,徵稅只會雪上加霜。


八戒做夢都想看的財經


不會的,已經沒機會了,先說二手房:一線城市市區一套房不會低於300萬,5、6百萬很多,以現在銀行要求的首付和利率,不是工薪層可以承受的,資金充足的或投資目的的人群在這種政策環境,這個價位,並房價上漲趨緩情況下,也沒有動力接盤,需求減少,不降價脫不了手。小城市二手房交易更困難,去庫存,新房可貸款,沒有流動人口支持貸款困難的二手房誰買?

新房:部分城市限價,造成買到就是賺到,還在搶購,人們怎麼會拋售呢?

房屋擁有者會降價嗎?也不會,貨幣貶值,股市低迷,生意難做,切房屋持有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脫手意願。

以後會發生嗎?不知道。

既然有限購,限售也不稀奇。

既然有買房難,賣房難為什麼不能發生呢?


閒散人


先說判斷結論:不會。

現在的調控政策性,炒房子不會大面積拋售房子。

理由是:現在的天空政策都是行政強制干預,不是市場經濟手段調控。
行政干預就會有放鬆的時候,一放鬆,就會強力反彈,掙錢機會就來了。

現在主要限制購買,例如購房資格的限制,首付金額的門檻,貸款的條件限制,二手房交易的限制,這些沒有一個是會直接造成炒房的人拿著房子成本提高的。反而會讓很多需求擠壓,累計到一定的時候爆發,那時候就相當於某隻股票投放了一個超級大買單,房價會急劇上升。

但是這時候就需要看炒房者的資金來源和成本壓力。如果都是自有資金,其實就可以持續持有後,等待爆盤。如果是借貸資金,而且利息還不低,炒房的人就要評估資金成本和還款的壓力。自己的實力是不是能夠等到這種行政強制干預放鬆的那一天。如果可以,就持續持有。如果不行,就只能拋售了。

等到政府用市場的手段來調控房市的時候,例如房產稅等,那麼炒房者的成本是實實在在的,就不會大面積持有房子。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會,我認為會,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我下面的分析。首先資本市場是逐利的,炒房團也不例外,房價經過2016年20171年短短兩年的時間,已經漲到了頂峰。

炒房團一開始在一線城市炒房,由於一線城市限購,他們轉戰到二三線城市,造成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猛漲,有的甚至翻倍了,他們也積累了豐厚的利潤,現在由於各種措施出臺,限購啊,提高首付,提高貸款利率啊,等一切措施都是為了防止房地產過熱。還有房產稅即將出臺。



這些措施的出臺,就會結束房子普漲的現象。現在這些大佬們都在拋售房產,炒房者已經積累了豐厚的利潤,再加上他們嗅覺靈敏,先知先覺,他們也會落袋為安的,去尋找新的投資目標,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


當然持有一線優質房產的,不一定會拋售房產,但是二三線,四五線城市的炒房者,他們為了保住他們的利潤,一定會拋售房產的,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江遊達人


我認為炒房者不會大面積拋售房子。



炒房者可能會做以下兩點:

第一:調整投資結構,把不能大幅度上漲的房子賣掉,把資金整合起來,重新投資有潛力的房子。

第二:繼續持有黃金地段的房子,通過租賃繼續盈利,除非房子的下降趨勢非常明顯,才會選擇拋售房子。



我認為以上兩點是大多數的炒房者選擇的可能性,現在在我周圍已經感受到,炒房者先購買有潛力的房子,然後持有幾年,通過租賃盈利。一旦發現有更大潛力的房子時候,會把升值的房子賣掉,然後把資金投入更大潛力的房子裡。

兩點是引起普通人買不起房子的原因:

第一點普通人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不能付首付,買不到房子。

第二點如果交了首付,每月的工資也很難償還貸款,同樣買不到房子。



有錢的人,就會提前選擇優勢地段買房子,坐等房子升值獲得盈利。這樣不斷的循環往復,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普通人必須通過努力,縮短與有錢人的財富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