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呼籲不要過度解讀許昕抗命拒停,在場上劉國正已經和許昕達成一致

瑞典世乒賽已經結束,中國男女兩支隊伍不負眾望,雙雙衛冕成功,這也是劉國正、李隼兩位新任教練第一次帶隊成功凱旋,可以說這次世乒賽十分完美。

但有個小風波近日卻被討論的比較多,就是在中國德國世乒賽男子團體決賽上,許昕落後時,劉國正做出暫停手勢,但許昕並未下場暫停。按道理說這個問題很簡單,運動員必須服從教練員的決定,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呼籲不要過度解讀許昕抗命拒停,在場上劉國正已經和許昕達成一致

當時是中德決戰的第三盤的第二局,許昕3:6落後,並且第一局已經輸給德國選手弗蘭茲斯卡,情況危急。這個時候劉國正指導做出了一個暫停的手勢。但許昕並未下場暫停,小編這裡認為有兩種可能性:

1)許昕打球太投入,加上有點近視,壓根沒看到劉指導叫暫停。

如果是這樣,那基本就沒啥好討論的,太投入,沒看到暫停也很正常。加上劉國正教練也不是很堅定,並未站起身向裁判示意,或者高聲喊,所以許昕的行為很容易理解。

2)許昕看到了暫停,但他自己覺得可以再打打,現在還不想叫。

呼籲不要過度解讀許昕抗命拒停,在場上劉國正已經和許昕達成一致

如果是這樣,那麼還得介紹一個乒乓球規則。

暫停規則小貼士

即團體賽中,場外教練如果為場上運動員叫暫停,而運動員看到之後,覺得不是暫停的好時機,拒絕下場。這個時候裁判應該如何處理。因為是團體賽,裁判應該是以教練員的行為為準,立刻掏出白牌示意暫停;如果是個人賽,裁判需要尊重運動員的決定。

呼籲不要過度解讀許昕抗命拒停,在場上劉國正已經和許昕達成一致

那麼為什麼裁判並未掏出白牌暫停呢?關鍵一點就在這裡,這個時候劉國正其實已經和許昕做了一個眼神交流,許昕不動,劉國正則知道許昕另有想法,也就順勢繼續比賽。如果劉國正當時很堅定要暫停,他肯定也會要求裁判暫停,因為規則上要以教練的決定為最終抉擇。

呼籲不要過度解讀許昕抗命拒停,在場上劉國正已經和許昕達成一致

所以劉國正做出手勢也只是一個提醒,許昕交流後,劉國正也沒有堅持。這種情況發生的不多,小編也詢問過某屆世乒賽的裁判長,孔令輝也有一次給李曉霞叫暫停,李曉霞也沒下來。當時裁判也是認為運動員已經和教練員達成一致不暫停,所以並未舉牌。

綜上所述,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在場上劉國正與許昕就已經達成了一致。大家也沒必要過度解讀,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