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紅芯致歉了

紅芯致歉了

紅芯致歉了

8月16日,自稱“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紅芯瀏覽器,被網友發現“只是谷歌瀏覽器換了一層皮”。

今天紅芯瀏覽器致歉:宣傳中存在誇大,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

红芯致歉了

前腳剛融資2.5個億,後腳就被人“扒皮”。哪怕在奇葩頻出的互聯網,這也算得上是一出好戲了。

紅芯宣佈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瀏覽器核心

結果當天就被“打臉”

8月15日,紅芯宣佈研發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推出了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並完成2.5億元C輪融資。

世界上四大主流瀏覽器內核為: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和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開發。瀏覽器內核作為網絡基礎設施之一,一直是巨頭必爭之地。

红芯致歉了

紅芯官網宣傳

結果,當天下午就被打臉了......

  • 網友“扒皮”:解壓後文件有Chrome字樣,並非自主創新

8月16日,有網友在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解壓後發現,最終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

微信公號@小聲比比 從紅芯官網上下載了紅芯瀏覽器安裝包exe文檔,安裝程序Redcore.exe的屬性竟然顯示為Chrome,經過了多次解壓後,還找到了谷歌Chrome兩年前舊版本,甚至還有Chrome的logo。

網友認為紅芯只是“谷歌瀏覽器換了層皮”,並非自主創新。

红芯致歉了

不僅如此,還發現了另一個“bug”,因為谷歌Chrome有一個眾人皆知的彩蛋,在斷網狀態下會出現恐龍賽跑的小遊戲,拿紅芯瀏覽器試試,果然一斷網,小恐龍就蹦躂出來了。

說好的國產機芯呢?拿Chrome兩年前的版本,封裝一下就可以當成國產內核瀏覽器的驕傲了。” @小聲比比 如是問道。

红芯致歉了
  • 程序員群嘲:過度註釋、代碼冗餘、虛假宣傳

目前,在紅芯瀏覽器的安裝包中有兩個瀏覽器插件可以看到源代碼,不少互聯網工程師通過閱讀代碼發現,紅芯的代碼存在過度註釋、代碼冗餘、語言陳舊等問題,甚至還有工程師測試後發現,它在插件的保密性上存在虛假宣傳。

一位從事數據相關業務的工程師表示,紅芯瀏覽器插件的源代碼中存在大量的註釋,顯得註釋過度。“註釋的主要功能是提醒程序員某一段代碼的用途,但每一句都加註釋,太浪費工作效率,而且顯得十分業餘。”

红芯致歉了

紅芯瀏覽器插件代碼幾乎每一行都有中文註釋。

而另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是,紅芯的代碼被指層層複製,存在大量冗餘的內容。

有程序員指出,在插件代碼中,大量使用常量字符串,這使得之後可能的重構變得非常困難,以及不利於國際化等進一步開發。此外還充斥著大量麵條式代碼,導致開發人員閱讀和後續開發困難。

紅芯瀏覽器的官網產品介紹稱,其數據緩存及存儲層使用了數據加密箱。然而一名程序員測試發現,紅芯瀏覽器的數據緩存並未如其宣稱的那樣進行加密

红芯致歉了

程序員測試發現,紅芯瀏覽器插件沒有實現產品宣傳中的數據加密沙箱功能。

不少程序員紛紛吐槽,紅芯瀏覽器套用的谷歌49.1.2623.213版本的Chrome文件,是比較陳舊的版本,因為這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而紅芯瀏覽器是支持XP系統的。

這說明他們連最起碼的代碼修改都不會,360瀏覽器也是基於Chrome內核,用的是最新的69版本,它們就做了XP的適配。”一位程序員告訴記者。

紅芯瀏覽器致歉

紅芯瀏覽器安裝包主動下架

  • 紅芯瀏覽器致歉:宣傳誇大,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

8月17日,紅芯瀏覽器所屬公司官方微信號推送了《紅芯致歉信》。

致歉信稱,紅芯在近期的融資宣傳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這一點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確實做錯了,在此鄭重地向大家道歉。”

致歉信提到,紅芯瀏覽器內核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Chromium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一點紅芯前期宣傳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其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公司在宣傳過程中應該更強調具體功能和客戶價值,而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紅芯的致歉信中,依然強調,該公司是服務於大中型企業市場的技術公司。

红芯致歉了
  • 紅芯瀏覽器安裝包主動下架


關於紅芯瀏覽器下架一事,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解釋,因為技術部啟動應急預案,開始自查。旦紅芯創始人兼CEO陳本峰卻有另一套說辭:“本想大事化小,但事件發酵得太快了,我們隨時會將產品上架,而且不會改任何東西。”

截止發稿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仍未上線。

紅芯的內核確實是Chrome

“自主可控”說法存疑

  • 專家:“紅芯的內核確實是Chrome”

業內人士白小勇表示,“全新打造一個瀏覽器內核,不僅工程化門檻很高,而且必要性不強,因為幾乎所有網站在製作時都只考慮兼容幾大主流瀏覽器內核,這相當於每個瀏覽器內核都已經構建好了一個隱形生態。”

這是紅芯瀏覽器的特點之一,有移動適配引擎,幫助國企、政府部門的一些老舊系統順利走入移動端,並可與“飛騰”國產芯片、“銀河麒麟”國產操作系統兼容。

曾經在紅芯工作的技術專家證實了這一點,“紅芯的內核確實是Chrome”

  • 可不可控不能自說自話

紅芯承認了內核用的是谷歌的,但加了一些技術創新,所以自以為也算是國產內核。

16日下午,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回應稱,網上文章斷章取義,安裝包裡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為本來就是基於開源的Chrome架構。但紅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國產內核,因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創新。她還說,紅芯瀏覽器“包含‘Chrome’在裡面”,但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

就這樣,“站在巨人的肩膀去做創新”一句話也成了網友們反諷的槽點。

此前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岑義濤表示,“紅芯確實在Chrome基礎上豐富了很多功能,可以算作是自主瀏覽器,但是可不可控不能自說自話。紅芯是否自己複查過代碼,是否做過代碼級加固,對於接口權限是否增強了控制機制等等,都會影響‘可控’的程度。”

另一位專家表示,改沒改文件名不是主要問題,能否把對開源代碼技術的加固原理講清楚才是關鍵。

“中國民族企業的創新確實步履維艱,他們在早期肯定是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才幫助那些既有安全需求、配置又落後的客戶走上移動端。”岑義濤表示,問題在於其宣傳的落腳點錯誤。

創始團隊成員履歷被曝涉假

投資人紛紛撇清關係

  • 國資委:沒有統一安裝紅芯瀏覽器

紅芯曾披露,紅芯已成為國務院、國資委、中遠海運、國家電網、比亞迪、海信、中糧可口可樂、等政企機構的工作平臺標配,平均單價在一百萬到三百萬元,最大的訂單賣到五百萬元。

红芯致歉了

但是國務院國資委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國資委的個人電腦中沒有統一安裝紅芯瀏覽器,現在都是根據個人愛好自行選擇瀏覽器,也沒有通知要求安裝此軟件。據其瞭解,國務院國資委並未購買紅芯公司的服務。

中車集團內部人士也稱,中車集團層面使用的電腦並未安裝紅芯瀏覽器,下屬子公司層面則不確認。

海信集團官方也表示,海信不是紅芯瀏覽器的用戶。

對此,陳本峰表示:“我們不是要騙什麼國家資金,我們沒有拿過國家的錢,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用戶,並沒有特別強調政府用戶。”

  • 投資人紛紛撇清關係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5億C輪融資之前,紅芯就曾有過四輪融資,分別是:2013年11月獲科大訊飛3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3年12月獲天創資本、虎童基金1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5年6月獲IDG、晨興資本1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6年11月獲達晨創投領投的B+輪1億元人民幣融資。

但令人生疑的是,不少投資人卻紛紛撇清關係。

科大訊飛表示未投資過該企業,而是訊飛的關聯公司在2013年天使投資的一個項目。該關聯公司為“訊飛產投”,由劉慶峰等17名個人持股。

森馬服飾的控股股東森馬集團有限公司也被爆出持股紅芯1%,但森馬服飾卻回應稱,上市公司並未投資紅芯瀏覽器。

  • 創始團隊成員履歷被曝涉假

此前有報道稱,陳本峰20歲遇到科大訊飛創始董事長、中文語音合成技術專家王仁華教授,由於編程能力出眾,陳本峰被他的本科導師推薦進入了當時的初始團隊。

但科大訊飛卻回應稱,陳本峰不是訊飛創始成員,其本科曾在訊飛實習過。

自媒體人@雷建平 也指出高婧涉及學歷造假。高婧曾經的個人介紹,自稱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及哈佛大學。但真實情況是,高婧並非畢業於哈佛大學,只在哈佛大學交流。如今,這一錯誤已被修正。

红芯致歉了

折射出企業浮躁心理

紅芯一事,折射出一些企業的浮躁心理。

@澎湃新聞 批評說,明明就是基於他人開源技術,卻隻字不提,反而高調宣傳“紅芯就是做中國自己的內核”,“掌握內核技術,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應用安全”,甚至列出一系列政府官網為自己產品背書,把樸素的家國情懷換算成滿滿的商業算計。

“在高科技領域進行自主創新,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必須擯棄動輒就想跨越式、抄近道的浮躁心理。”@光明網 還表示,更要對那些為了拿項目、“釣”融資而不惜偽造技術、剽竊產品的偽創新行為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擊,對那些打著什麼“爭光”幌子實際進行坑錢騙名的偽創新者及其機構,必須繩之以法,才能以儆效尤。

僅僅“披了一層皮”,為何就能吸引來2.5億的融資呢?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向@財經網 表示,“軟件行業,抄襲模仿一部分是常事,但是對於核心模塊全盤照抄,還說自己獨創,這就是人品問題。另外,技術層面的抄襲,很多投資機構投進去的時候其實是不清楚的。紅芯的投資人這次應該是掉溝裡了。”

另一位早期投資人也表示,現在投資機構還沒到審代碼的水平,專家給的意見也不見得全面、深入,畢竟精力有限且不存在太多利益關係。技術類早期項目是賭賽道、投人,人靠譜、背景光鮮、有成功履歷、業績認可,就出手了,B輪以後的項目一面是已有機構背書,一面是市場部分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