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0月1號開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你覺得有些人應該如何達到個稅起徵點?

蔣文明和蔣禮貌呀


個人所得稅應該按區域劃分,即然我們存在區域的差距,那麼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的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應該提高到1萬元,其它地區可以5000元,對於高於5萬元的可以徵收較高稅率。比如北京為例,現在一個年輕在北京打工,如果工資不賺6000元-1萬元,怎麼辦?高房租、高生活壓力,但如果在三四縣生活,一個月4000元就可以生活的很不錯了,這就是區別。


我們的個稅制度是一種社會財富分配的指向針,我們是向窮人收稅,還是向富人徵稅,還有一點企業家總會“合理化的迴避稅收”比如娛樂明星、企業家、慈善企業這些,而個人打工者,好不容易賺點錢,結果每個月交那麼多的稅,這也是壓力呀!


還有知識型收入比如版稅、自媒體收入的稅收稅率應該適當的降一降,現在僅自媒體收入每個月就交幾千元的稅,有點高了,而中小企業一個月才交多少稅呀,還有我們對納稅的義務,但也應該有對稅收使用的權利,社會對納稅人有過尊重嗎?比如我們對某些人說:請你注意你的態度,我可是納稅人呀,結果可能就是“你這個人要小心了”。

我是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原創短視頻創業脫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原創短視頻,大家可以關注孫洪鶴。


孫洪鶴


其實徵稅這個詞對於全體中國人來說,太遙遠。1.我敢說50%-70%的人是沒有被徵收過稅,個人所得稅! 5000還是2000還是1萬跟這些大部分人沒有關係,這到底是為什麼?要考慮的是這個問題。轉回來回答徵收5000起的問題,那麼請問有什麼關係呢?根本不搭噶,有些地方出問題了,稅務徵收體現了大問題。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徵收從生下來到現在就沒徵收過稅,沒有概念。

2.

5000元在不同地方代表著不同的收入水平,5000在一線城市跟農村的2000沒有差別,基本硬性開銷就不成對比,房租這一點就夠了。

3.

在一個價值觀是 :錢代表地位的社會。(我們這一代人,在未來的歷史上他們肯定會覺得,那是有史以來最沒有血性的一代人,膽小怯弱的一呆,不管多大的事情,只要皮鞭沒有抽到他自己的皮肉上,都不會哼哼一聲。現在很多人,唯一的價值觀就是不擇手段的賺錢,靠著財富來支撐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除了財富比賽之外,整個一代人沒有塑造出直接讓後人尊敬的價值觀,更沒有為後人捍衛價值觀而做出的行動,這一代人既沒有貴族的擔當,也沒有士人的氣結,更沒有生而為人所應當有的血性,整個一代人,個個噤若寒蟬、集體墮落,有史以來,前所未有。 這些人唯一的樂趣和尊嚴就是:我比你有錢,我過的比你好,這是現如今大部分人墮落的價值觀。)在這個背景上,不要問5000起徵行不行,你就1000 ,我們也沒話講。 好吧,我就想說最後一段話,離題作文,零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