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入摩”利於A股更好發展

在距離A股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還有不到3個月之際,全球投資者對A股的關注逐漸升溫。A股“入摩”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去年10月公佈的“入摩”時間表,今年6月1日,按照2.5%的納入比例將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9月3日,將A股的納入比例提高到5%。

國際資本流入A股也是長期持續的過程。MSCI在宣佈“納A”後預測,流入A股的初始資金約為170億至180億美元;如果A股在未來完全納入,預計資金流入可能達到3400億美元左右。

對於A股來講,納入MSCI指數是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不僅在中長期將給A股帶來史無前例的鉅額增量資金,而且對於推動A股市場的國際化和成熟度、促進A股投資風格向價值投資轉變,都將起到巨大作用。

受益股主要是納入MSCI成分指數的大盤藍籌

由於MSCI對納入指數的成分股有嚴厲的篩選機制,目前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成份股數量僅有233只。這233只股票,代表的是A股的核心資產,既有包含上證50的大盤股,又有中盤股和小盤股,其中209只個股同時入選滬深300指數,覆蓋滬深300指數成份股權重達90%。

在A股“入摩”之後的市場環境中,這233只主營業務突出、市場份額較大、經營相對規範、增長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行業龍頭,其流動性、議價能力、活躍度和市場地位都將有望得到很大的提升。

與之相比,那些熱衷資本炒作、財務數據可疑、經營不夠規範、對待投資者態度不夠友好的上市公司,是被MSCI排除在外的。如果把MSCI比喻成一所大學,這些成績不夠理想的上市公司是沒有入學資格的。既然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定為不合格的學生,自然得不到全球性資金和投資者的青睞,這些上市場公司未來走勢不容樂觀。

A股獎懲機制將逐漸完善

一定程度上講,MSCI相當於是一個獎勵機制。被納入指數的233只股票,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後續也會獲得全球投資者真金白銀的支持,最終,會通過股價和市值的上漲,在資本市場獲得應有的獎勵。

當然,中國資本市場的懲罰機制也在不斷強化。最近,證監會對某集團開出了史上最大的罰單—55億,罪名是涉嫌多賬戶、運用槓桿資金操縱市場,中國媲美美國的罰款力度開始顯現出來了。

懲罰力度的加大,使資本市場違法違規的成本大幅上升,過去熱衷炒作、忽視價值的市場投資邏輯就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真正優秀的上市公司會得到更多人青睞,做好人、買好股、得好報的價值投資觀念會逐漸深入人心,股市會越來越理性、成熟和健康,真正成為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渠道。

A股波動或將隨美股加大

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幅度明顯加大。2017年,上證指數漲幅只有6%,振幅只有13%左右,而今年前三個月,上證指數振幅達到14%以上,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振幅。納入MSCI之後,A股和美股的聯動性將加大,美股的走勢對A股的影響也會進一步加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過了9年牛市之後,加之美國加息週期的影響,美股今年的波動性或許也會加大,投資者需要做好A股今年將跟隨美股大幅波動的心理準備。

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只有選擇那些優質的成長性藍籌股,才是抵禦投資風險的理性選擇。

市場擴容的方向在獨角獸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增量資金的大幅流入,A股市場的擴容速度也會加快。當然,從當前監管層的態度來看,擴容的主要方向還是在獨角獸。

獨角獸有四個分法,一是成立不超過10年,接受過私募投資的初創企業;二是企業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又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三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所謂“四新經濟”裡面的一些優秀企業,四是生物科技、雲計算 、AI高端裝備製造等等新興行業和領域裡的佼佼者。

按照目前的政策導向,符合“四新經濟”的獨角獸能夠享受快速通道的特殊待遇,通過CDR、IPO等各種形式實現迅速登陸A股的目標,MSCI帶來的增量資金很可能會被這些企業所分享。

隨著一系列創新型舉措的推出,中國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傳統企業的藍籌股,跟新興行業的龍頭股,可能會形成更加完整的產業鏈,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A股將成為更具代表性的資本市場,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