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由於炮轟房租上漲,我愛我家前任副總裁胡景暉的離職事件引發了輿論對於房租問題的熱議,北京市住建委對此高度重視,於8月17日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

據北京晚報報道,8月19日,北京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召開座談會,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賃企業參加,共同承諾落實“三不得”要求:不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並承諾不漲租金且拿出手中共計超12萬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場。其中:自如8萬間、相寓2萬套、蛋殼公寓2萬間。

隨著相關部門的介入,事件的熱度正在漸漸淡去,但在胡景暉離職事件的背後,有些問題卻引人深思。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搶房事件的另一始作俑者:蛋殼的沉默與高明

胡景暉離職事件的導火索本源於胡炮轟中介搶房,人為抬高收房價格,直接對象便是自如和蛋殼。但是面對這次危機公關,自如與蛋殼的反應卻截然相反。

先來看自如,炒房事件後,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其微信公眾號“現領觀察”中發表文章《楊現領:六問租金》,疑似對北京租金上漲作出解釋。

胡景暉離職事件爆出後,左暉又被捲入其中,網傳因左暉的一個電話讓胡景暉被迫辭職。左暉對此作出回應,稱和我愛我家現任董事長謝勇見過一面,認識不足兩個月,通過2通電話,均為謝總主動聯繫。對我愛我家內部事情沒有任何觀點。但左暉與謝勇在電話裡到底說了什麼,依舊引人關注。

在8月19日上午,胡景暉召開了媒體溝通會。而與此同時,自如CEO熊林則在微博發佈了一篇《關於租金、行業、自如的聲明》,關於租金,熊林稱過去十年,北上深的走勢都是春節上漲、短暫下行、七八月最高峰,九月進入下行,無一例外。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反觀蛋殼的反應,除了沉默還是沉默。低調到讓人們似乎忘了,搶房事件還有另一個始作俑者,且搶房事件的最終結果是蛋殼以高出市場價44%的10800元/月收走了房子。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從搶房事件到胡景暉離職,房事兒為何如此敏感?

自十九大以來,中央一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府對房地產調控也在不斷加碼。2017年下半年以來,各大城市不光出臺了限購政策,還相繼出臺了房產限售政策,銀行相關房貸利率也持續收緊,房價調控已初見成效。

但今年7月,北上、廣、深房租暴漲10-20%的消息鋪天蓋地,有數據說北京部分地方漲幅甚至超過50%。一時間,“中國進入高房租時代”、“房租暴漲打臉房地產調控”的論調開始滿天飛。這顯然與地產調控方向背道而馳,此時自如蛋殼高價搶房無異於頂風作案。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更重要的是,房屋是公眾賴以遮蔽風雨之地,具有很強的剛性特徵,房價上漲之後,房租作為一個重要的替代品,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房價上漲所帶來的矛盾。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焦慮“租不起”的危害將遠甚於“買不起”,因為這意味著很多人將失去在這個城市奮鬥的基本條件,這對城市競爭力、企業留住人才都是災難性後果。數據顯示,北京市近年的人口流入淨值已經為負。2017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房租“瘋長”的背後,是租賃市場亟待完善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衛民認為,房租上漲資本一定程度在推波助瀾,但租賃市場不完善、優質的租賃房源稀缺是重要的因素。

根據今年3月,原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披露的由國家電網主導的空置率調查顯示,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13.9%,農村房屋空置率14%。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空置率在10%以內都算比較合適。老齡化越嚴重的地區,空置率相對越高,比如德國是8%,日本最新的數據約為13%。美國住房空置率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即使美國樓市最差的2007-2008年,自有住房空置率最高只有2.9%。歐洲國家的住房空置也很低,荷蘭、瑞典一般住房空置率只有2%,法國為6%左右,德國約為8%。

也就是說,中國缺的不是房,而是缺乏將這些空置房源充分利用起來的有效手段和市場規範。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但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長租公寓行業才剛起步,公寓企業也尚在摸索階段。

低估做長租公寓難度的不僅僅是萬科

在今天舉行的萬科2018年中期業績推介會上,針對當前機構推高長租公寓租金的說法,萬科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表示“可能有誤會”。 他認為,租賃市場“過去長期是分散業主提供給分散的需求者,是C2C業務。最近幾年機構才開始介入租賃市場。”他指出,目前來看機構市場佔比還是較低,深圳的機構滲透率在2%左右,在某些大城市,機構滲透率最高也就5%,“作用有限”。

胡景暉離職後續:自如等10企業承諾不漲租!12萬套存量房投入市場

祝九勝還指出,萬科長租公寓業務已覆蓋30個主要城市,累計獲取房間數超過16萬間。這麼大體量的房源收到手之後,很快形成好的產能,提升了供應,但“萬科低估了這個難度,收到房間和供應房間的時間差控制得不是太好,裝修、過消防等都是關鍵的事情,必須符合安全的標準,收到房子能多快轉化為可出租的房子,這中間有時間的滯後性,這方面我們還需要繼續改善。”

作為較早佈局長租公寓業務的開發商,萬科自2014年便啟動了長租公寓業務。但饒是有著4年運營經驗以及前段開發資源優勢的萬科,也說自己低估了做長租公寓的難度,可見做公寓並非易事。

正如水滴管家創始人兼CEO馮玉光所言,“公寓運營從房源開發、設計裝修,到營銷招租、租後管理,涉及的業務節點多達400多個,但由於行業目前尚未出現成熟的供應鏈和配套服務商,公寓企業需要自己承擔房地產開發+裝修+酒店+物業等多重職能,管理節點繁雜……”相比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的長租公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