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

美麗傳奇Cheung


各位答友答得特別好,特別是廣徵博引從字詞源流上細細梳理,特別長學問。

談古論金換一個角度和大家說一說,那就是

醍醐具體到底是什麼東西?也就是在物質文化資料層面上它是什麼東西?

雖然醍醐灌頂是常用的成語,但是正因為醍醐已經主要在引申意義上使用,大眾或許還是覺得有點隔膜,即使不是覺得很神秘。絕大多數關於醍醐的考證都是說醍醐是某種奶製品,這其實是同義反復而已。

百度百科提到“醍醐”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

好在清末民國初期的後人,在翻譯西文單詞Cheese時,沒有再將它譯為“醍醐”,而是意譯成了“奶酪”或“乾酪”。

這段話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醍醐”也是Cheese的意譯,和“奶酪”或“乾酪”一樣。

實際並非如此。

醍醐就是與西式烘焙中常用的clarified butter或印度料理中常用的ghee基本相同的一樣東西,漢語可以翻譯為“純淨奶油”、“澄清奶油”或“清黃油”,也就是脫水奶油(ghee就是用印度水牛的乳製品製作成的脫水奶油)。

總之,簡單地說,黃油主要是從牛奶中提取脂肪和水分,而奶酪主要是從牛奶中提取經降解後的蛋白質和水分,而醍醐則是脫水黃油。當然脫水不是完全無水,比如Ghee就是動物脂肪接近99.8%狀態的脫水黃油。

醍醐在印度古代存在的理由就和其脫水狀態有關,黃油的成分通常是80~81%的脂肪,16~17%的水,這樣一個比例的水分的含量,在沒有防腐劑(印度常見的香料等傳統防腐劑似無法用於乳製品)和冷藏設備的古代印度,在大多數地區的溫度條件下黃油可能很快就會變質而不堪食用,而如果提煉成ghee,則可以大大地延長其保質期。

ghee 來自於梵語單詞घृत ( 拉丁化轉寫為ghṛta),早在吠陀時代,就用於蘇摩祭等宗教儀式,此外,烹飪和醫藥中也會使用。

攪乳海產生甘露的印度教神話,或許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某種醍醐生產工藝的象徵。

(因為歷史上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響,泰國曼谷機場也有攪乳海的雕塑)

公元3世紀翻譯的《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這麼描述了醍醐的產生過程: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成書於元朝文宗天曆三年(1330)、由忽思慧所撰寫《飲膳正要》也記錄了醍醐的生產工藝:

取上等酥油,約重千斤之上者,煎熬過,濾淨,用大瓷缸貯之,冬月取甕中心不凍者,謂之醍醐”

無論是“從生酥出熟酥”還是“煎熬過”,都說明有一個加熱的過程(但要注意這個加溫是低溫加熱),這和流傳至今的ghee 的製作工藝,也是一樣的。

說起來,製作醍醐其實相當於從牛奶裡費盡力氣倒騰出來動物油——但這個動物油和某省某市牛油火鍋的所謂牛油這樣的動物油大大不同,取得困難、口感好、不容易變質,共同構成了其被認為最上的原因。

“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也說明了當時人對醍醐在醫藥中的地位的認知,如前所述,這也和印度傳統有關。

佛教正是借用了這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使用這個詞彙,而輾轉通過漢譯佛典,醍醐進入了漢語語言系統,成為一個非常典雅而高大上的詞彙,以至於在某寶某東上這只是一個平常的食品的當代,醍醐仍然具有與眾不同的語感。

談古論金,掰開揉碎歷史的人性和技術流呈現給您


談古論金


醍醐灌頂,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指酥酪上凝聚的油,迎頭澆下,讓人通體清爽。醍醐灌頂的引申義,即比喻人受了某人或某種書籍知識的啟示,如同靈魂瞬間開了竅,頭腦陡然清醒,對事物或規律得到徹悟。

那麼,“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呢?醍醐有三層含義,最表層的意思指酥酪上凝聚的油。酥酪就是奶酪,奶酪上的油,就是醍醐。

《本草綱目·獸一》在介紹“醍醐”時引用宋代藥物學家寇宗奭的話說:“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唐人所撰《新修本草》說:“醍醐,生酥中,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杵煉,貯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使津出得之。”

以牛(或羊)出奶,以奶出酪,以酪產生穌,以生穌產熟穌,以熟穌出醍醐,從這個複雜的過程可以看出,醍醐就是從乳品中精煉出的酥油,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提煉的過程十分複雜。

醍醐的第二種意思,佛教將它比喻為佛性。佛教根據牛出奶、奶出酪、酪產生穌、生穌產熟穌、熟穌出醍醐的這種逐步昇華的過程,而將人生相應地分成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

以此衍生,《大般涅槃經·聖行品》故將人們修佛的過程也分成不同的層次,經曰:“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

佛教中,醍醐灌頂與涅槃都是佛性的昇華,修煉的高境界。星雲大師在《佛教修行者入涅槃之後的境界是什麼樣的?》一文中指出:

人生是苦,而涅槃卻是絕對的快樂;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涅槃是人類思想最深究的探討。涅槃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人生。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涅槃是快樂之境、幸福之地。涅槃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涅槃是常樂我淨最美滿的境界;

因此,涅槃如醍醐,涅槃就像醍醐灌頂,具有道德的美麗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氣,還有美味可口的滋味。

佛教之外,醍醐還有一種意思,就是比喻成絕好的美酒,主要在詩歌等文學作品中使用頻繁,如白居易《將歸一絕》詩云:“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其意便是指美酒。


帝國的臉譜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多數情況下,要弄清一個字是什麼意思,去研究它是怎麼寫的,大概就能猜個差不多。

我們看“醍醐”這兩個字,是“酉”字旁的,“酉”字是什麼意思呢?是“酒”的意思。下面是“酉”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其實一直都是一個酒罈的形象:

酒罈:

所以,但凡帶“酉”字旁的,我們就不禁會聯想到,這個字是不是和“酒”有關?是不是“酒”的一種呢?

“醍”,是“較清的淺色酒”。

“醐”,大略是指“胡人習慣飲用的酒”。

“醍醐”,是酒中的精品,模樣形同奶酒。

而中國翻譯佛經,用“醍醐”來指代的,就是類似於奶酒樣的東西:“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牛乳提煉出奶酪,奶酪提煉出生穌,生酥提煉出熟酥,熟酥提煉出醍醐,醍醐是最好的。

大家都知道,印度這個國度,很喜歡倒牛奶,雖然以前的歷史沒有多少記錄,但即便是信仰變遷了,他們依然還往恆河裡倒牛奶,並沐浴恆河水,用水桶裝起,從頭頂往下倒。

目前印度最出名的保健品,叫“潘查加維亞”,由牛糞、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合製成。這令我們相信,古天竺的原版“醍醐”,似乎也應該是類似的東西,只不過是比牛奶還要精細許多倍的東西。

印度人還定了個“蛇節”,專門給蛇用牛奶灌頂,印度人紛紛前往寺廟對灌頂了的蛇進行膜拜。

佛教到了中國,不興那套。人們只是把“醍醐”比喻成“智慧精華”,所謂“醍醐灌頂”,也不真用醍醐灌頂,而是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意思。


豆子人民藝術家


說到醍醐灌頂,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醍醐。

醍醐灌頂是個佛教用語。《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 “醍醐”從牛奶中提煉成奶油、再從奶油提煉出酥油、再從酥油中提煉精華,那就醍醐,可見其有多麼珍貴了。

醍醐澆到頭上,能使信徒頓悟,更能除病,所以是一種很高的覺悟。藏傳佛教用酥油點燃佛燈,表示了信徒的最高禮儀。

醍醐既然是奶油提煉的,它當然能吃。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六有“醍醐酥酪抱螺”的具體做法:“牛乳貯甕,立十字木鑽,兩人對牽,發其精液在面者杓之,復墊其濃者煎,撇去焦末,遂凝為酥;其清而少凝者,曰醍醐,惟雞卵及壺盧可貯不漏。有白糖為餅者,有作乳酪者,或少加羊脂,烘和蜜滴,旋水中曰抱螺,皆寒月造。”

《金瓶梅》裡面有李瓶兒擅長在酥油泡螺,就是一種奶油食品。應伯爵形容其為“入口即化”,溫秀才說這東西“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因為加工複雜、成本高昂,是當時一種少有的休閒小食。


迷樓


醍醐灌頂,是佛教的術語。大家也都在說醍醐指的是酥酪上凝聚的油,灌頂就是澆到頭頂。然後用醍醐灌頂來形容深受啟發,清涼舒適,身心愉悅。

但稍微動動心思就會發現這麼解釋並不合理,我看也有回答問題的朋友已經在抗議了:油澆在腦袋上,怎麼會讓人清涼舒適呢?肯定是油膩膩,還帶著腥羶味。醍醐澆在頭上應該是非常的難受才對。

咱們學習如果不獨立思考,只是背口訣就沒意義了。

這個醍醐指的並不是真實的乳油,而是“清淨法乳”。

醍醐是法乳,是比喻,不是世俗的酥酪油。

佛門中有段公案,就和乳有關。有傳說釋迦摩尼在成佛前,曾修苦行,瘦得跟骷髏一樣,已經奄奄一息,但依然沒有悟道。後來有人餵了他乳糜,也就是牛奶里加肉末。釋迦摩尼喝完了,恢復精神,端坐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所以,在後世,釋迦摩尼喝乳糜就成了問題,而禪宗的達摩祖師做出了回答:

佛所食者不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真如清淨法乳也。三鬥者,即三聚淨戒。六升者,即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之牛羶腥乳者,豈不謗誤之甚乎?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飢渴?如經所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溼,不食谷麥糠麩,不與特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此牛者毗盧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脫者。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個人認為釋迦摩尼喝乳糜這件事本身就是佛經故事,是比喻。達摩祖師是在解答比喻。不是喝乳糜這件事真實發生過,然後後世弟子在做辯解。

達摩祖師說這個牛是毗盧舍那佛的化身,牛本身就是清淨的牛,然後它擠出的乳是清淨的乳。這個清淨的乳哺育一切修行,追求解脫的人。喝了這個法乳,不但如來能成道,一切眾生喝了,都能覺悟成佛。

實際上,醍醐指的就應該是這個清淨法乳。喝法乳,是比喻,實際上就是修行、觀心感悟,以獲得法乳的滋潤。灌頂就是豁然開朗的意思,是通透的意思,也是比喻,注意,開朗的、通透的是自己的心。

醍醐灌頂:清淨法乳在意識裡流淌,心得到解脫。醍醐灌頂是形容心的感受,不要被這個頂字迷惑,以為是在說身體的感受。醍醐是心裡的醍醐!

這時候才會有那種清涼舒適的感覺。你扣一腦袋酥油試試,肯定不是那麼回事。


銳度何老師


鑑於很多人對於醍醐灌頂這個成語有誤解,鐵錘文史用兩個部分回答問題,第一,醍醐和灌頂是兩回事。第二,醍醐是什麼意思。

買一贈一,希望你們喜歡。

第一部分:在解釋醍醐灌頂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事實,醍醐和灌頂原本是沒有關係的兩件事情,只是因為後來和佛教牽扯上關係,慢慢在中國的文學作品裡面產生了交會,後來慢慢的成為了中國人的成語醍醐灌頂。

有人說醍醐灌頂,是拿醍醐往人腦袋上面澆灌,還說會讓人感到清爽,這是缺乏常識的望文生義。即便是佛門密宗灌頂,也沒有拿醍醐往人頭頂澆灌的事情。大家換位思考一下,誰要是澆你一腦袋色拉油,你會覺得清爽?

所謂灌頂,現在是佛家的一種灌頂儀式,種類也特別的多,有結緣的,有傳法的,要說到真正的灌頂,那是無上神聖的精神體會,和任何外界因素都無關的,因為裡面涉及的東西過於玄奧,這裡不做展開講述。

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灌頂原先不屬於佛教範疇,而是古代天竺國冊封太子的儀式。具體方法是收集四大海水和境內河水,放到寶瓶裡面,舉行灌頂儀式的時候,在宮殿裡面陳列珍寶,王子踞於獅子座內,負責灌頂的吠陀經師坐在寶象之上,大象來到王子身後站立,吠陀經師舉起寶瓶順著大象的象牙傾灌寶瓶水,水順著象牙流到王子頭頂。隨後吠陀經師大聲唸誦古代聖賢教誨,對王子表示祝願。這叫灌頂。

後來灌頂被大乘密宗吸收進去成為佛法禮儀。

再明確一點,灌頂是用水,不是醍醐。

第二部分,說一說醍醐是什麼。

醍醐不是中原漢文化原產,是一個外來戶。

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裡面沒有收錄醍醐二字。醍醐最早出現在著名中醫養生家陶弘景完成於齊永元二年(500年)的著名醫書《本草經集註》。書裡面提到了醍醐:

酪酥
微寒。主補五臟,利大腸,主治口瘡。酥出外國,亦從益州來,本是牛羊乳所為,作之自有法。佛經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醍醐色黃白,作餅甚甘肥,亦時至江南。


在這部醫書裡面提到了醍醐,而且明確指出來醍醐來源於佛經。比如《大涅槃經》: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在這裡面,體現出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醍醐是從牛乳裡面一步一步精煉而來,生產製作醍醐極其不易。第二層意思,醍醐不但珍貴,而且是治病的良藥。如有服用的讓,百病皆除。大家都知道佛經裡面充滿了關於佛法的比喻,在這裡面,就是用醍醐來比喻佛法,可以解決人類一切的痛苦。

這就是醍醐的全部含義了嗎?不是。

還有一種醍醐,不需要牛奶層層加工,而是一種在特殊環境下得到的牛乳。

在《涅槃經卷》中記載,雪山有一種草叫肥膩,牛如果吃了這種草,產出來的牛奶就叫醍醐。乖乖,牛初乳一樣難得。《北涅槃經》裡也記載:雪山上面有一種草叫做忍辱,牛吃了這種忍辱草,擠出的奶就是醍醐。在這裡面,明顯的就有佛家的隱喻在裡面了,因為稍微接觸一點佛學的人都知道,“忍辱”本來就是禪門所謂“六波羅蜜”之一。牛“吃”了“忍辱”,產出來佛性第一的“醍醐”,這裡面的含義還需要多說麼。這裡面對於佛法修行的比喻,已經是躍然紙上了。

那麼醍醐什麼時候跟灌頂牽連到了一塊兒了呢。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佛教在中國廣泛流行之後,文學作品創作開始大量的使用佛經裡的術語;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佛經的中國化過程中也大量使用了儒家和道家的術語,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

杜甫在詩裡面說過醍醐:

醍醐長髮性 , 飲食過扶衰 。

皮日休在詩裡面說過醍醐:

雕胡飯醍醐軟 , 不是高人不合嘗 。

但是,最有名的應該是顧況的這一句詩:

豈知灌頂有醍醐 , 能使清涼頭不熱 。

後來醍醐灌頂慢慢成了一個成語,在四大名著裡面,《西遊記》和《紅樓夢》裡面都出現過這個成語。《西遊記》裡面沙和尚被黃袍怪抓住,聽說孫悟空來救援,感覺猶如醍醐灌頂。這是形容絕處逢生的欣喜。《紅樓夢》裡面,賈寶玉想給妙玉回信,可是讀書少不知道如何開口,經過岫煙指點之後,猶如醍醐灌頂,這是用來形容一個人豁然開朗的狀態。《水滸傳》裡面宋江聞到酒味,也感覺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但是,灌頂真的不能用醍醐,價錢貴不說,一點不清涼啊,一腦袋奶油,這個滋味你們想過嗎?總結一下:醍醐是外來傳入的東西,是一種精煉的乳製品,後來被佛經隱喻為無上佛法。另外不要誤解醍醐灌頂這個成語,沒有人真的用醍醐去灌頂,灌頂的一定是清水,或者是令人開慧的無上法味。

我是鐵錘文史,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益,歡迎關注,轉發、點贊,我們以文會友。


鐵錘文史


這個問題,有書君來回答: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人類用他們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典故。


有人問,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


現在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醍醐灌頂",是一個成語,想要了解“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首先看看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成語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譯成現代文就是:“令其探問維摩大居士,聞到大名已經如甘露入心,和他共語,就好像如醍醐灌頂一般,能獲得大智慧。”


維摩詰,他是一位有著超然無礙智慧的佛家著名的居士,在家菩薩,有一次,他生病,佛派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去探病。


文殊見到維摩詰後,兩位菩薩互鬥機鋒,他反覆論說佛法,義理深奧,妙語連珠,使得一起同去探訪的菩薩、羅漢們都聽呆了。


一場論戰後,文殊菩薩對維摩詰倍加推崇,人們對維摩詰菩薩也更加崇敬了。


因此,我們知道了“醍醐灌頂”這個成語,原本是佛教用語,後來就廣泛地被人們用來比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悟。


而“醍醐”就是從乳製品酥酪中提製出的油。在《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解釋了醍醐的來源: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也就是說醍醐是乳製品酥酪最精華的部分,非常珍貴。


它是個褒義詞,它的近義詞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大徹大悟。


“醍醐”,是個漢語詞彙,在現代成語詞典中,它就是個多義詞。


就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有著不同的解釋,一般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我們己經知道它的本義:是從牛乳中,經過反覆提製出來的油,指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


從《大涅槃》《聖行品》佛經中,知道比喻義是佛教,喻指佛性,比喻最高的佛法,是佛法修煉成最頂級的方法論。


而它的引申義居然為:美酒,它出自《周禮》,而且在大約公元前400年,作為"第二等級清酒"的"醍",就己經出現了。


實際上,醍”和“醐”在古漢語裡,本來是兩個字,而且並不是在同一時間產生的;


“醍醐”,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它還是中藥名,具有滋陰清熱,益肺止血,止渴潤燥之功效。


知道了“醍醐”有這麼多的詞義,那麼,我們隨便也理解一下“灌頂”是什麼意思。


“灌頂”一詞,它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一種儀式:取來四大海的水,裝在寶瓶中,從新王的頭頂上流灌下去,象徵著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佛教密宗,經常在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用甘露作為法水,從佛子們的頭頂上灌下來,表示讓佛種生生不息,永遠不斷。


綜上所述,有書君認為,"醍醐",它已經不僅僅是食物、藥物,它的非常複雜的製作過程,已達到最高境界,它就是引申義,就是指精華,最高級感。


而佛經,之所以用到“醍醐”兩個字,完全就是因為佛經的宣講過程,也是在不斷的漸變,不斷的提升和昇華的過程,就如同“牛乳到醍醐”的制酪、制酥、出醍醐的繁瑣複雜、不斷昇華的提煉過程,它們的基本原理是一樣。


在大唐時期,高僧三藏法師在翻譯佛經時,就把“醍醐”翻譯成為“本質”、“精髓”,用來顯示佛教教義的精華地位,比喻成最高的佛法。


因此,通俗地講,就是將最精華那一部分,從你頭頂上灌下去,輸入你腦子裡面,使你有智能,給你營養,讓你變得聰明。


後來,很多古詩文中,也經常使用“醍醐灌頂”。


比如唐代·顧況《行路難》的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當然,成語“醍醐灌頂”的內涵,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在不斷演變。


比如,現在許多專家,在討論中華先祖,是不是也用乳類作為的日常飲食時,也引用成語“醍醐灌頂”,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但通過導師,或者其他有智慧的人一指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立即茅塞頓開,有"醍醐灌頂"之感。


比如常見的現象,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賣呢?



經濟學家是這樣為您解釋的:


因為飲料,大多直接就著容器可以喝的,圓柱形的更合手,不佔用地方,就可以降低“存儲成本”。


超市裡,飲料都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


而牛奶,人們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而且,牛奶還需要專門裝在冰櫃裡,“存儲空間”相當寶貴,而且冰櫃很貴,那麼“運營成本”就高了。


而用方盒字可以節約“貨架空間”,從“成本”上來講,就提高了經濟效益。


當您聽了用經濟學的“成本”原理,為你解釋了這個平時常見,但不得其解的現象時,你的感覺是不是如“醍醐灌頂”,頓時恍然大悟了!


以上是有書君的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有書知道


醍醐灌頂中“醍醐”的意思:是佛教中指給人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的意思。常用以比喻聽了高人的意見後使人受到很大啟發。

醍醐,本義有三層,一是指從酥酪中提製出的油。二是佛教用語,比喻佛性。三是用來比喻美酒。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對醍醐的解釋:“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醍醐灌頂”最早的用法是佛教中比喻通過給人灌輸佛性智慧使人產生靈感,達到大徹大悟。來除卻煩惱、使身心清爽。

那麼佛教又是怎麼跟“奶油”聯繫上的呢?下面簡單講一下“醍醐”二字。

醍醐原是指酥酪上凝聚的油。把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上指給人灌輸智慧,使人大徹大悟。

“醍”的原意是指按照古老方法和許多複雜工序才得到的一種質地粘粘的發酵乳脂。從春秋始,“醍”字的意思就成為了好酒,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周禮·天官·酒正》記載古時釀酒業,其中酒澄清分為五個等級:“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沈齊。”

孔子門徒留下的言論《禮記·禮運》裡對醍也有這樣記載:“玄酒在室,醴盞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粢醍”就是紅色的酒。

古代著名醫生李時珍也寫下這樣的詩句:“仙家酒,仙家酒,兩個葫蘆盛一斗。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丹田若是乾枯時,嚥下重樓潤枯朽。清晨能飲一升餘,返老還童天地久。”

“醍醐”二字在我國南北朝時,佛教興起時,就在經書裡偶爾出現“醍醐”一詞了,到唐朝“醍醐”就在漢譯本佛經中的詞義確定為“本質”、“精髓”。

“醍醐”不只是奶油,在古代印度是牛乳中的美味佳品,“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黃白作餅,甚甘肥,是也”。醍醐製作的難度在“精煉”上,它需要非常複雜工序才能製作出來。《大般涅盤經·聖行品》說:“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穌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佛教中使用醍醐灌頂,就是將人們食用醍醐後那種的清涼通感,提升為一種精神上的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D東哥


想知道醍醐灌頂中的“醍醐”是什麼意思,有書君想先帶大家給這兩個字排排輩分。

01 醍醐中祖宗輩——醍

按最保守的估計,“醍”字的出現,約在公元前400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意為“第二等級清酒”,引申為好酒,且一直沿用至今。

《周禮·天官·酒正》篇記載了古時釀酒業,對酒澄清的程度分為五個等級的細節:“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沈齊。”

唐代白居易 《將歸一絕》中“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的醍醐二字,就代指美酒。

02 醍醐中的祖父輩——醍醐一詞的誕生

大概過了800年,在公元540年,醍醐一詞出現。其代表的含義是發酵乳脂,最早出現在《魏書》的記載中,很可能是一個音譯的外來詞語。

有書君認為其含義的本質可能更接近於現代的頂級奶酪。

03 醍醐中的父叔輩——醍醐佛性含義的確立

唐代高僧唐三藏,西去取經17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後奉旨譯經19年,於公元664年圓寂。

譯文中醍醐含有本質、精髓之意,是梵文mandad的譯名,正式出現時間約為公元650年。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醍醐”一詞不僅用來形象地說明所謂佛教信徒成佛的漸進修煉過程;還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義,在相互辯駁、詰難中,不斷提升的經歷,

04 醍醐中的孫子輩——醍醐灌頂的逐漸被人熟知

自唐以後,醍醐灌頂,即用酥酪上凝聚的油澆到人頭上。佛教中意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

到了現在,可以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有人用這個詞來形容清涼舒適。

如《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還有,明朝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現在,有書君來總結一下,醍醐本身的含義有美酒、乳酪、精髓之意,而在醍醐灌頂中,更側重於其佛教中引申開悟的含義。

你喜歡有書君這樣的科普方式嗎?如果喜歡,請記得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知道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醍醐灌頂,出於《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釋 義】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來源探究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興的早期,作為梵文manda的譯名,就在部分經書裡偶爾出現“醍醐”一詞了;但開始得以在漢語社會廣為流傳,則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師為代表的譯經成熟期之後.“醍醐”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可以作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有多種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一個意思,作為一種藥物[3],則更早地出現在南北朝時的許多古籍裡.例如北齊中書令魏收[4]編的《魏書》列傳第九十《西域》裡面說到“悅般國”的人:“俗剪髮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悅般國”人特別在意毛髮的清潔,用醍醐美髮.   《北史》卷五十五列傳四十一《慕容紹宗傳》記紹宗的兒子慕容三藏:“又畜產繁滋,獲醍醐奉獻,賚物百段.”中國第一本以製藥為主要內容的書籍《雷公炮炙論》載有:“醍醐,是酪之漿,凡用以重綿濾過,於銅器煮三、兩沸.”估計此書雖由後人編於唐末或宋初[6],但記錄的內容顯然也屬“三國兩晉”之時.意為發酵乳脂“醍醐”的出現,不應遲於“兩晉南北朝”;作為口頭語言可能更早些,並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音譯外來語;較“醍齊”意為清酒的出現,至少晚了數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於唐朝時胡風尤為盛行,包括胡舞、胡帳、胡女、胡食等,有點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薩餅”進入了我國.因此“醍醐”意指發酵乳脂,不僅是一個譯名而且可能是一個譯音名詞,始在崇尚時髦的唐代上流社會得以流行.唐以後可以佐證的資料還有:《舊唐書》說玄宗朝“貴人御饌,盡供胡食”. 由此可見,在唐朝僧人們集中大量翻譯經文時,意指發酵乳脂含義的“醍醐”一詞被翻譯經文者確定為manda意譯詞的必要條件,均已具備了,幾乎無須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