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數字經濟成引才“河口” 浙江人才集聚“半年報”出爐

近日,省委人才辦發佈了今年上半年《全省人才集聚情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日趨激烈的引才競爭中,浙江堅持建設優良人才生態不動搖,在人才“引育用”上不斷“加碼”,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人才淨流入率是一個地區人才生態的重要風向標。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引進大學畢業生25.8萬餘人,同比增長18.9%。其中,杭州新引進6.2萬餘人,佔引進總數的24.2%。國內知名招聘機構發佈的二季度全國人才競爭熱度指數顯示,杭州人才淨流入率再次遙遙領先,達到9.88%,連續6個季度保持全國第一。

作為流動的寶貴資源,人才選擇浙江,很大一方面得益於浙江的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和濃厚的互聯網創業創新氛圍。

放眼全省,數字經濟正成為浙江引才的寬闊“河口”。今年上半年全省引進數字經濟領域的院士專家126人,佔引進總數的近30%,“磁吸效應”明顯。

全省各地也紛紛出臺“升級版”人才新政,吸引了大量各領域人才。今年2月,杭州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杭州人才國際化的實施意見》,重點圍繞外國人才引進和本土人才國際化培養,創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條”“開放育才六條”等政策。今年3月1日,寧波實施《寧波市區戶口遷移實施細則(試行)》,大幅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明確大專以上應屆畢業生可先落戶後就業。溫州出臺的《關於高水平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市的40條意見》,對人才的個人獎勵、配套資助等支持力度都比以往有大幅提升。

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大做強人才“基本盤”的同時,《報告》還透露出一個喜人訊息——浙江的人才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人才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主要表現為:高端尖子人才隊伍日益壯大。今年上半年全省全職或柔性引進海內外院士157名(其中全職6人),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國內領軍人才310名(其中全職235人)。從國家“千人計劃”、省“千人計劃”申報情況看,共有723人申報國家“千人計劃”,同比增長24.7%,1856人申報省“千人計劃”,同比增長37.4%。人才國際化水平也不斷提高,海外人才來源國不斷增多,尤其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數量顯著上升,申報“千人計劃”的人數同比增長154.5%。

引得來還要用得好,我省為海內外人才搭建的舞臺更加廣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共簽約引進中科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研究生院等7家高校院所,新增了58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人才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等平臺為高層次人才盡情發揮才智,創造了巨大空間。

(浙江在線 記者 李攀 通訊員 章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