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問答丨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網約車監管、跨省大件運輸……

問答丨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網約車監管、跨省大件運輸……

8月2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召開2018年8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春耕主持,部公路局副局長孫永紅出席,通報了2017年收費公路統計公報的相關情況,並就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问答丨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网约车监管、跨省大件运输……

央廣記者

這兩年公路的發展成就很大,我想問一個關於資金問題,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是哪些,老百姓的通行費賬是怎麼算的?

孫永紅:謝謝您的提問,我國的公路建設資金中,應該說超過八成都是依靠舉借債務和社會資本的投資,2017年末全國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8.23萬億元,其中財政性資本金投入1.45萬億元,非財政性資本金投入1.11萬億元,舉借銀行貸款和其它債務本金5.67萬億元,以上這些資金中只有財政性資本金投入是不需要償還的,其餘的都是需要依靠通行費回收、償還,並且支付利息。目前車輛通行費收入的用途,主要是償還收費公路債務和社會資本收回投資並獲得合理回報。此外還需要用收費維持收費公路的正常養護管理,並繳納相關的稅費。2017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5130.2億元,支出了9156.7億元,其中償還債務本金4952.8億元,償還債務利息2495.7億元。

大家可以看前面償還債務本金和利息的額度,超過了總支出的80%。養護及改擴建工程支出687.7億元,運營管理支出687.6億元,稅費及其它支出392.9億元。把這些數字算起來之後,償還債務本金和償還利息金額佔總支出的具體數字是81.4%。這些是整個收費公路所收的費用和用途。

南方都市報記者:

7月31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引起廣泛關注。有觀點認為,這也意味著網約車正式進入多部門聯合監管模式。請問對此如何評價?協同機制建立起來後,對交通運輸新業態的監管將有哪些具體變化?

吳春耕: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傳統交通運輸與互聯網融合的行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先後誕生了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共享汽車)、定製客運、車貨匹配等多種交通運輸新業態新模式,這些新業態都呈現跨領域、跨部門特點,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單靠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難以推動問題的解決並實現有效監管。為促進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發展,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加強協作,創新監管方式,先後在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共享汽車)等行業領域制定出臺了多個規章政策,已經初步形成了多部門聯合監管、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為更好地指導和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規範穩定發展,日前,經國務院同意,由交通運輸部牽頭,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信訪局等部門和單位,建立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其目的就是要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涉及交通運輸領域新業態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加強輿論引導和形勢研判,提高行業新業態的治理和行業應急處置能力,促進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規範發展,更好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

下一步,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將積極配合,加強協調,匯聚合力,加快形成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工作合力。我們將直面矛盾,加快解決交通運輸新業態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我們還將強化落實,加快採取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光明日報記者:

今年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目前這項任務的狀況怎麼樣?

孫永紅:謝謝您的提問,收費公路政策是促進我們國家公路交通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2004年頒佈了《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對規範收費公路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維護廣大公路使用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我們國家改革事業,特別是財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收費公路政策亟待改革完善。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近些年來交通運輸部組織相關地區和單位,深入研究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和完善工作。在繼續利用收費公路政策,加快推進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同時,指導各地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集中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全面實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因地制宜探索和落實貨車通行費優惠,大力推廣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積極探索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等,不斷的優化收費公路的管理,提升收費公路服務水平。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橋費用”任務之後,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以李小鵬部長為組長的專項工作組,組織相關單位以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為切入點,以深化收費公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立降低公路收費長效機制為目標,統籌謀劃,深入研究,積極推動各項相關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新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方案,正在徵求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見,下一步結合相關地區和部門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公開徵求社會意見,並配合相關部門加快推進修訂進程,力爭儘快出臺實施。

此外專項工作組還成立了若干個工作小組,就其他降低過路過橋費用的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細化這些方案,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

问答丨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网约车监管、跨省大件运输……问答丨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网约车监管、跨省大件运输……

中國交通報記者:

2016年7月底,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發佈了網約車新政,至今已有兩年,請問兩年來各地政策落地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發揮網約車對城市交通發展的積極作用?

吳春耕:2016年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兩個文件發佈後,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按照兩個文件的總體思路和制度框架,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規模、資源稟賦、城市交通狀況等實際,通過充分論證,吸納社會各方意見,並經過法定程序,因城施策,制定落地實施細則,積極推進改革政策落地實施,改革總體上有序推進、進展順利,目前已經步入規範化的軌道。

截至目前,在省級層面,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佈了指導意見;在城市層面,有214個城市已經發布實施細則,53個城市已完成公開徵求意見工作。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36個重點城市中,34個已正式發佈實施細則。已有8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經營許可,各地累計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4萬多本、車輛運輸證20萬多本。

近期,交通運輸部組織召開了全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推進會,總結當前改革工作推進情況,交流各地工作經驗,系統梳理了存在問題,並就下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也委託第三方機構對改革政策落地實施情況、推進巡遊車轉型升級、提升行業治理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評估報告預計於近期向社會公佈,這也將是兩年來對改革整體情況和效果的權威評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對地方的調研和指導,紮實推進深化出租汽車改革工作,堅守安全和服務的底線,強化部門間協同聯動,加強政府監管,統籌推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規範治理,加快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推動網約車創新發展、規範發展,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讓人民群眾通過改革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近期,許多城市對網約車執法力度逐漸加大。我們關注到有司機質疑執法部門僅對運營司機和車輛進行處罰,平臺如果不給這些不符合資質的車輛派單,也不會產生非法營運,為什麼不從根本上對平臺進行處罰?請問交通運輸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吳春耕:我們關注到最近多地對網約車加大執法力度的報道,按照國家層面關於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各地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網約車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都要嚴格落實有關規定,申請企業、車輛、駕駛員有關許可,確保提供服務的車輛和人員取得合法資質,確保線上註冊車輛、人員和實際提供服務的車輛、人員一致。在網約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部分網約車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未獲得經營許可從事非法營運,擾亂運輸市場秩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也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弊端。目前,網約車市場規模數量相對穩定,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保證安全、提高服務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各地也都在加速合規化的進程,進一步強化監管。政府監管的主要依據是兩個文件,都是交通運輸部牽頭,幾個部門聯合印發。

按照《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對於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的企業、車輛和駕駛員,各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此外,根據交通運輸部等7部門《關於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後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對網約車平臺公司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交通運輸、網信、通信、公安、人民銀行、稅務、工商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多部門的,相關部門可開展聯合約談,拒不改正的,可視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程度,提請有關部門採取暫停發佈、下架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停止互聯網服務、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處置措施。目前,各地按照兩個文件的要求,通過線上抽檢、線下執法等方式,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活動,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企業的執法監管力度,對違規經營的車輛和提供服務的平臺公司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市場秩序正逐步規範。

此外,我部也正會同發改等部門,研究建立出租汽車行業信用體系,此前已就《關於加強和規範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有關內容,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協調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健全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運用信用約束手段規範出租汽車行業經營行為,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日前召開的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明確了任務分工,請問交通運輸領域將如何進一步持續深化這項工作,有哪些具體措施?

吳春耕:交通運輸部始終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直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每一個年度的重點工作認真部署、貫徹落實,特別是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之後,我們對照國務院《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深化交通運輸“放管服”改革任務工作方案》,現在正在全面抓好落實,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面我就四個方面工作做簡要介紹:

在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方面,繼續跟進、落實交通運輸部本級和部直屬系統行政審批事項的取消下放工作,推進已報送國審辦擬取消5大項2小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工作。

在實施“證照分離”改革方面,配合市場監管總局做好相關工作,目前全國第一批實施“證照分離”的113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中,涉及我部14項內容,擬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准入服務等改革方式減少許可發證,著力破解准入不準營難題。

在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方面,交通運輸部堅決落實“放管服”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自我加壓,主動作為,在公路投資項目立項審查或審批、水運投資項目立項審批等六個方面試行交通建設項目部內審批時間壓縮一半,確保相關審批工作科學有序、優質高效。

在注重加強信用監管方面,充分發揮全國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總樞紐”作用,有效整合行業內信用信息資源,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加快推進行業信用信息互聯互通。進一步加強“信用交通”網站建設,推動行業信用信息公開和應用。加強行業信用評價和聯合獎懲工作,發佈一批行業紅黑名單。全面推進“信用交通省”創建。

此外,我們還將在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建立完善負面清單制度、清理整頓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服務收費、積極降低物流企業成本等方面開展各項工作,積極推進一批改革成果落地生根。

问答丨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网约车监管、跨省大件运输……问答丨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网约车监管、跨省大件运输……

央視記者:

今年5月份國務院常務會提出進一步加強實體經濟的物流成本措施,其中提到高速公路跨省收費的措施,想問一下目前的進展,謝謝。

孫永紅:非常感謝您的提問,國務院常務會做出了“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決策部署之後,交通運輸部堅決貫徹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深化收費公路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的工作範疇,統籌聯合推進。應該說我們國家的收費管理體制和我們整個建設體制一樣,一直是實行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就會打破原來以省為單位的收費體制。看似簡單,實際上涉及到技術攻關、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和制度的修訂和重構,工作量非常大。交通運輸部組織有關單位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積極的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經過三個多月的集中調研和論證,目前部級層面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總體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正在組織開展技術測試和驗證,並且同步研究取消省界收費站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

下一步我們將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適時開展試點工作,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相關方案,逐步在全國推廣。

道路運輸雜誌記者:

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系統去年實現全國聯網,目前的情況還存在什麼問題?

孫永紅:非常感謝您的提問,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系統,去年9月30日上線聯網運行以來,應該說系統運行正常,成效十分明顯,這有一組數據我給大家通報一下。截止到8月8日,已經註冊在系統上的大件運輸企業3854家,辦結許可5230件,正在處理363件。今年第二季度全國Ⅱ類和Ⅲ類大件起運省平均辦結時間分別為2.4個工作日和3個工作日,沿線省平均時間為1.4個工作日和1.6個工作日。這些時間比大件運輸許可的法定時間20個工作日平均節省了80-90%的時間。聯網運行以來,為規範各省大件運輸許可工作,交通運輸部採取了很多措施,並且下發了系列文件,一是全面清理規範大件運輸涉企收費,全面停止收取驗算費、檢測費和未發生實際路損的賠補償費,按照基本費率標準收取合法大件運輸車輛的通行費。二是不斷提升用戶的體驗。2018年1月底實現了系統和交通運輸部官網連接,便於公眾搜索查詢;4月初在系統上增加了手機微信的註冊功能,方便企業快速註冊;5月份組織開發了微信版的系統,對申請人提供移動式不見面的許可服務。三是進一步完善《大件運輸許可服務與管理辦法》,目前這個辦法正在第三次徵求各地的意見,修改完善之後將按照規定程序儘快印發實施。四是加強明察暗訪,先後組織開展了五次暗訪活動,將“黃牛”、“車託”等問題及時通報給相關省份,要求限行。通過共同努力網上並聯許可實現了“四個省”。

一是省力。大件運輸企業可以全程網上註冊申報,不用再到窗口面對面辦理,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百姓不跑腿。 二是省時。由聯網前線下逐省分別申報,轉變為聯網後線上一次集中申報,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三是省錢。節約了人力和時間,直接降低了大件運輸企業人員和車輛等費用,同時由於不再支付驗算費、檢測費和未發生實際路損的賠補償費,高速公路按照基本費率收費,大件運輸企業只用支付原先1/2到1/5的通行費用。四是省心。通過快捷方式取得了合法證件,不再擔心路上被查,大件運輸企業安全感和獲得感大大增強。

但是這項工作和國務院的要求以及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說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企業註冊率不高,各地許可所用的時間長短也不一致,部分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等。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放管服”改革的相關要求,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指導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進一步實化、細化有關措施,加強有關培訓,深入清理涉企收費,規範許可流程,提高許可效率,進一步提升大件運輸許可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瞭解到,8月初,在李小鵬部長率團訪問巴拿馬期間,中巴雙方草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與巴拿馬共和國海事局海事合作諒解備忘錄》,能否介紹一下備忘錄的有關內容?

吳春耕:巴拿馬是傳統海運大國,其旗下注冊擁有的商船船隊(總噸位)規模居世界首位。中巴兩國也同為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2017年11月,中巴雙方在北京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海運協定》(簡稱《中巴海運協定》),同意進一步加強在海運和海事領域的深度合作,並達成了簽署海事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意向。此後,經過幾個月的密切溝通與磋商,雙方就備忘錄文本達成一致。

8月初,李小鵬部長率團訪問巴拿馬,巴雷拉總統與李小鵬部長一行舉行了會談。中巴雙方草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與巴拿馬共和國海事局海事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本備忘錄是落實《中巴海運協定》的具體行動,旨在推動雙方在海上事務的互利務實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共同著手構建海事合作框架,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在港口國監督領域,互通港口國監督的信息,加強港口國事務的溝通和協調,建立港口國監督檢查人員經驗交流機制;在海上環境保護領域,深化防止船舶油類、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及防備與應急和船舶壓載水管理方面的合作;共同促進和便利雙方之間的海上運輸;在航海保障領域,促進航海保障能力建設,促進電子海圖、電子海圖顯示和信息系統的使用;在海員培訓和發證領域,加強海員管理政策的交流,建立海員證書核驗的合作機制,促進海事教育和培訓機構之間的合作,提高雙方海員素質;在海上事故調查領域,互通船舶事故信息並提供幫助,與事故調查部門開展合作,共享海上安全管理信息及海上事故調查知識,開展海上事故調查能力建設;在通航管理領域,開展船舶交通服務、通信、搜救等方面的合作;在船舶證書互認領域,推動互認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文書,同時還將開展其他領域合作。

根據《中巴海運協定》,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全面拓展在海運、海事、港口及其他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巴互聯互通合作,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專題新聞發佈會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