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北京为什么又开始遭遇“打车难”

北京为什么又开始遭遇“打车难”

谁能想到,上周末这样的普通日子,非高峰时段也会有打车难的问题。

我从家里出发,到10公里外的上地科技园。叫车时就不对劲,大周末,居然显示排队等侯。排队就排队吧,谁会留意?中午从上地出来,到10公里外的回龙观见牙医,居然也排队。前面6人排队,要排15分钟。除了过年时候,非高峰时段,哪见过这样。

后来还是派了单,三公里外派来一辆车,在北京这样车辆密集的地区,这距离可是够远。

第二天和家人朋友出门玩,照例还是叫车,几个手机轮流使,全都要排队十几分钟。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事情不对。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原因——这是我比较确信的原因。

今年5月3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将严格执行“京户、京牌、许可证”制度。这项制度2016年就通过,争议很大。

这次规定提出,非法营运将处3万元以上罚款,被抓到两次,暂扣驾驶证三个月,被抓三次则扣半年驾驶证。这处罚没有哪个司机能承受得起。7月1日起,这项规定正式执行,北京交管部门上街执法。

各种迹像显示,这一次严查网约车,真不是闹着玩。

网约车司机都有微信群,山雨欲来风满楼。6月30日(周六),零星执法行动就已出现,很多司机干脆不跑车,这可能是周六叫车难的原因。7月1日当天,大规模查车开始,很多司机中招。

北京为什么又开始遭遇“打车难”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阵风似的整顿。本次专项行动将持续半年,新闻里的表述也非常严厉。

据悉,特别是在交通枢纽、轨道车站、旅游景区、进出京主要道路沿线,将重点部署力量。对于机场、火车站将采取人防、技防结合的方式,持续保持对重点点位的高压态势;其他地区将根据客流车流情况,延长勤务时间,加密巡查频率。

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地区将挂账督办,安排人员固定值守,分区、划片、包点,逐个落实执法监管责任。对各类非法客运车辆将坚决依法予以扣押,并严厉处罚,对克隆出租车一律予以没收,对两次及以上从事非法运营的驾驶员坚决移送公安交管部门处理。

说真的,不是文中写着“打击非法客运”这几字,真让人以为他们在抓逃犯。大规模行动显然不只为查车抓人,最大的效果是震慑。谁也不愿为一天赚三五百块钱,被搞到一罚好几万块钱,车子被扣。

提醒一些网约车司机,出门不仅要看黄历,更要关注政策变动。安全第一,火车站、机场这样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前往。未来半年,北京出行打车可能会更难。

北京为什么又开始遭遇“打车难”

一直以来,北京某些办公区一到夜间,网约车就会聚集接单,高峰时期,往往要排队等侯。最近“抓车”恐慌蔓延,网约车聚集区显然更容易被抓,有些司机不愿前往。这加剧了晚间叫车难的现象。

过去几年我经常说,网约车注定是艰难的生意。很多人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习以为常,会把这种便利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有所不满,比如涨价、短缺、遇到坏司机,人们会把所有的账都算在它身上。控讨网约车的种种问题,变得政治正确;呼吁管制网约车,保护乘客利益,这些廉价的话语大行其道。这些所谓的“管制”,反而使情况越变越糟。

这正是我披露某些事实的价值。希望更多人明白,商业总是让生活美好,阻碍美好的,往往是不必要的,过度的管制。

道理很简单。这些简单的道理,恰恰非常重要,值得反复说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