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社保現在由稅務局徵收了,那麼你認為企業的裁員潮要來了嗎?為什麼?

何興才


樓主你好,我們國家的社保從2019年1月1日起,確實是由稅務部門進行徵收了。但這隻會影響到員工繳納社保的一個基數而已,以前按著最低基數為,員工購買社保的企業!將不能再按著最低基數購買,要按著員工的實際工資去購買,所以說這無形中是增大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會形成一定的裁員潮。因為工作崗位本身它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說造成裁員的話,那麼無形中對於這種在職崗位的員工來說是增大了工作力,所以這樣的話,企業將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

因為工資沒有增長,反倒增加勞動量的話,那麼在職員工也不一定能繼續在這樣的單位工作下去。所以可能會。造成大批員工的流逝,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企業就沒有辦法經營下去,所以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

所以說我個人認為,不會形成大批裁員的這樣一個結果。社保制度的改革,實際上也促成一些公司行為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制度去執行,我想未來相應的企業單位也會進行一定的改革,提高這個企業的經營模式,提高自己的利潤是最好的辦法。


社保小達人


裁員是一定的 基本的比例就是現有員工人數的20-35% 左右,,崗位合併或是兼任。。。這樣的方式可以縮減2019年依照實發工資繳納的五金一險,依實發工資變更繳納的費用與現在最低一級的繳納,大約每一個現場操作員工一年差不多是13500-/ 人,,,50個人的企業就需要備齊這多出來的50萬現金,,不可以用未到期的承兌匯票來繳納,,,就算企業有本事多接500萬的訂單也不見得可以完整收入50萬純利的,,所以裁員是一定的。。。公司越大壓力越大,,所以為什麼很多大企業已經開始實行裁員了(依最低基數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很多的),,這樣一算就知道裁員(減員與合併崗位)才是最快的方式,,畢竟實體企業投入的成本太高了,,不是說關廠就可以關廠的,,,解散的賠償款也是不少的,,,勒緊褲腰帶撐一下也必須裁掉一部分的工作人員。。。非我所願 迫不得已 事出無奈 逼不得已。。。一個實體企業的小小主事者的心聲啊。。。


楷楷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肯定不會出現裁員潮,提出這個擔憂的人自然有一定道理,那就是現在企業社保繳費過高,單位30%加上個人10%共計40%,如果統一由稅務部門徵收,則所有中小微企業員工都會一個不拉的交上社保,企業的社保繳費勢必佔去了一大截利潤,更會加大企業的負擔。而中小企業要生存下去必然會減少員工。顯然,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基於這個考慮的,這一點也沒有錯。

對於這個問題,中央政府也是非常清楚,也有所考慮的。如果因為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而使小微企業出現關門潮、裁員潮,那就真的有點得不償失了。因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我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就業崗位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稅收,如果真的出現了中小微企業關門潮和減員潮,則不僅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更會影響社會穩定。這使中央政府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對此,中央政府一定會在社保減費、減輕企業負擔上有所考慮,雖然統一徵收了,有可能將費率由來的40%除到2019年1月1日統一徵收後的20%,因為我國是全世界社保費率比較高的國家,有大幅降費的空間。由此,中小微企業雖然都為員工交上社保,但實際總負擔不會有多大的加重,中小微企業一定能承受得了。

這不是主觀臆測,在最近9月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了社保費要降的基調,會議主要內容為:目前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預期向好。這給中小微企業傳來了利好信號,也給中小微企業在社保問題上吃了一顆“定心丸”,至於具體效果,我們試目以待,千萬不可聽信謠傳而讓更多的企業喪失信心!


開偉觀察


社保即將由稅務局徵收這件事,確定會對很多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但是企業的裁員潮要到來,我覺得這個有點兒危言聳聽。

首先,多數大型企業或者說是正規企業都是按國家標準要求為企業員工足額定時繳納社保,因此社保由稅務局徵收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衝擊,同時國家為減輕企業負擔,會相應下調社保繳費比例,做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公司反而能夠受益。

其次,大規模的工資低的人受影響比計較小,若當地社保繳費基數是3500,則工資在3500以下員工都不會受到影響,接近3500的也只是會小幅增長繳費費用,而我國員工大部分還是在社保繳費基數附近徘徊的,所以大部分已經繳納社保的中等工資人群不會受太大影響。

最後,雖然說以後社保要按實際工資交,社保費用是上升的,但是國家肯定會採取相關措施,包括社保繳費比例下調、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等等,來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讓企業能平穩過渡。

當然上述三條並不是說這次調整不會對企業產生衝擊。眾所周知,很多私企,特別是創業公司,為節省高額社保成本,前期會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或者按最低基數繳納社保,政策一實行,這批企業勢必會考慮砍掉部分人員或者降低人員工資來平衡人工成本,因此,在國家相關緩衝政策出臺之前,部分企業的裁員潮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從HR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首先企業操作更加規範了,勞動糾紛的可能性會降低,其次,精簡人員,對管理和員工激勵也是一件好事;最後,失業或者即將失業人員必定會提高自身技能,會有利於整體人員素質的提高。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官方賬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App


1.企業的社保負擔肯定會加大。企業為了生存,裁員有時候也是不得已的。

2.不依法交社保違法,當前的社保負擔又過大,兩難境地。

3.國家正在考慮對策,降低社保費率是大方向,但還沒有十分明確的措施,也不會特別快。

4.救急措施:對欠費不能開展集中清繳(對職工投訴要求追繳的,似乎不在此列);對堅持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返還上年度失業保險費50%等等。

關注答主《職場法律問答專欄》,獲取更多專業解答!


勞動維權一本通


2019年1月1日,社會保險費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隨著稅務部門的嚴格監管和處罰力度的強硬,很多企業都要在社會保險這方面增加成本,因此,很多人都說,社保由稅務局徵收之後,企業的裁員潮就要來了。這個裁員潮,真的會來嗎?個人認為,會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裁員,但說是裁員潮,有點嚴重了。原因如下:

第一、很多單位都是足額交納社保費的。

央企、國企、大型的民企、正規的私企等很多類型的企業,都是按國家規定的比例交納五險一金的。我一個在奔馳銷售公司做財務的朋友,他們店裡的員工,都是按照國家標準交納的社保,他們老總說,雖然企業負擔重了點,但對職工有好處。其實他們原來並沒有按規定交納,後來被離職的員工告發了,賠了不少錢,他們一算帳,與其鑽這個空子被別人告發,還不如自己遵紀守法,於是就把所有員工的社保都做實了。對這樣把五險一金都做實了的單位來說,不管由哪個部門徵收,對他們幾乎沒有影響,只是徵求主體發生了變化。

第二、國家明確規定,不翻舊賬。

據說杭州某單位被罰了二百萬,此事一出,國家非常重視,明確規定,社保交納問題暫時不再補繳,不翻以前的舊帳。對於一些小微企業來說,如果以前真的是沒有交,或者長時間的不足額交納,這個錢累計下來,也是很驚人的數目。效益的企業也還罷了,效益不好的,就等著關門大吉吧。因此國家不會要求補交的。但是,如果員工有這方面的意識,要求單位補交的話,單位還是要賠償職工的損失的。

第三、很多單位不是不交,而是少交,差別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大部分的單位,都是按照最低基數交納的,如果真的按實際交納,會增加企業負擔,但也不至於真的是寸步難行,中間的差額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

第四、國家會盡可能的降低費率,減輕企業負擔。

企業發展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發展,會帶來經濟的繁榮穩定,國家不會看著企業被社保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細則還沒有出臺,但企業所想到的,國家一定會想到,到時候可能會出臺措施,減輕企業負擔。前一段時間,工傷保險的費率就降低了,失業保險也以一定的比例返給企業,這說明,國家已經在著手降低社保比例,幫助企業減負。


錦瑟談職場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由於經常研究政策,下面為大家簡單分析下。

首先對於提問的答案是肯定的態度,裁員潮真的要來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社保為什麼要由稅務徵收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2019年開始社保由稅務徵收並不是首次提出,此前提出時社保應該由當地地稅部門徵收,只是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沒了影蹤,社保部門依然承擔著兩個角色,社保服務和社保費徵繳工作,而2019年社保由稅務徵收只是將此前的政策落地實施。


二,為什麼說裁員潮真的到來了

社保由稅務徵收和個稅改革政策一出,很多企業紛紛開始裁員已成常態。

1.用工成本大幅增加

雖然個稅起徵點增加,但是申報個稅的工資必須與申報社保的基數保持一致,強行抬高了企業的社保支出,而社保中最重頭的養老保險便佔去了工資的20%,五險總共企業的部分佔到了工資的31%,企業用人的成本呈幾何倍增狀態,所以企業要存活,必須裁員降成本。

而且裁員刻不容緩,一定雷厲風行。

萬科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領頭羊,再成本劇增的浪潮下都無能為力,高喊”活下去”!



2.企業更想僱傭寬文化背景人才

接合上一條的分析,企業僱傭一名員工的成本非常之高昂,那麼企業則會在已有人才中篩選中具有”寬文化背景”的人,或者在招聘時會著重錄用這種人才,原因是花同樣的價格,這種人為公司做的貢獻更大。所以能力一般的,混日子的員工則面臨裁員的危機。

寬文化背景: 是指綜合能力較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比較擅長,其他職位的工作也能瞭解一些並勝任得一類員工,華為企業中常常培養這種員工。

所以,裁員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的社會普遍現象,也是企業的無奈之舉,這種裁員還有可能導致現在的勞動關係不復存在,不再存在老闆與員工的關係,而是合夥人的關係!


筆記簿杏豆


特意問了一下開工廠的朋友,如果明年社保開支要增加,怎麼辦?,

回答很簡單,要麼降薪,要麼裁員。

我想,這種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可以預料。在考慮下一年經營的時候,每個老闆都必須從謹慎的角度出發,不可能說我明年生意會更好,一定可以消化這些上升的成本,而是必然要基於今年的數據,甚至要更悲觀一些保守一些來 測算,那就只有降薪裁員兩條路可以走。因為現在大環境不好是顯而易見的,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官媒口徑)。

有的人說,可以提價,提價可以增加利潤。但是,提價的話下游會接受嗎?消費者會接受嗎?你的競爭對手會跟進嗎?如果這三條只要有一條不滿足,那你就是死路一條。

有的人說,可以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用擴大規模來對沖。但是,開發新產品、新市場都需要投入,需要人才,需要時間,那你有沒有資金?有沒有人才?有沒有時間?如果這三點有一點不滿足,你還是死路一條。

現在形勢是非常嚴峻的,下一步預期也很悲觀。我觀察,國家實際上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儘管臨近年末,各方依然在密集釋放減稅減費,減少社保繳費比例等信號,包括央行對可能降息降準的相關表態,等等,說明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有密集的利好政策出臺,這或許可以緩解企業的一些困難。

久旱待甘霖,利好政策希望再來得更快一些!


沉默的磚家


社保改由稅務徵收,影響的主要是眾多沒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企業,這類企業以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中的小微企業為主,對一直照章納稅按實際工資交社保的企業不會有任何影響,而且由於個稅扣除標準的上升,整體的負擔反而是下降的。

企業的裁員潮會不會到來?這個很難講。短期上對一眾小微企業來說,本來抗風險能力就低,過去就沒按實際工資給員工交社保,現在這條路走不通了,突然增加的人工成本很可能就會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䓍。企業都搞不下去了,裁不裁員也就是一個形式。政府部門也看到了這種風險,所以才會有“不算舊賬”等等儘量延緩新政影響的措施。

但長期來看,按規定繳納社保,肯定會成為潮流,因為這本來就是員工的權利。在正常的競爭環境下,在給員工繳納社保問題上偷工減料的企業,會在人才市場上失去競爭力,慢慢地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間。這跟環保標準提升對企業的影響是一樣的。

對我們這些小微企業來說,與其關注社保成本增加的影響,不如儘早去想辦法適應,適應不了就只能等著被淘汰。想想也是非常揪心!人工成本的增加,必然會讓很多小微企業減少人員聘用,你去歐美髮達國家,就會發現眾多的夫妻店,因為他們已經僱不起員工了,小飯館小超市小公司基本是沒什麼服務人員的。


職場簡史


為什麼社保由稅務局徵收會引起大家強烈關注?主要是一些違法違規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要求給職工繳納社保,侵害了職工權益,國家要保障職工權益,因此採取了更強力的措施。

通過稅務部門掌握用人單位的收支情況,尤其是個人所得稅申報情況,通過個人收入比對按真實收入徵收社保費。

現在網上很多言論稱,社保費交稅務徵收之後,一大批企業就要倒閉、很多職工就要裁員、在職職工工資也會下降,這些純粹是以訛傳訛。

9月7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已經明確在不增加企業負擔的情況下,實施稅務徵繳。由此可見,在實施稅務徵繳之後,也會大幅降低徵收比例。所以,很多企業大可放心。

首先,合法合規企業應該沒有影響。原先就按真正的基數繳,現還按真正的基數繳。而且國家降低繳費比例之後,會減輕企業負擔,管理好的企業由於用工成本降低了,甚至會給職工加工資呢。

第二,職工工資低的企業沒有影響。我們的應發工資如果低於60%的社會平均工資,只要單位以前繳納社保,對我們是沒有影響的。因為本來最低就要60%基數交費,無論國家改變什麼徵收機關都是要按照這個基數交費的。

第三,提高繳費基數,降低繳費比例,也有一批人員綜合交費不變。原先我們交費基數是每月3000元,社保繳費費率是40%,這樣企業需要1月承擔1200元的費用。而我們的真實交費基數應該是每月4000元,如果通過社保繳費費率降低,將社保繳費費率降低為30%,這樣我們每月承擔的費用仍然是1200元,所以是沒有變化的。

第四,靈活就業人員要鬆一口氣了。社保交費基數年年增加,很多靈活就業人員都快交不起了。國家為了維持老年人的供養,必須要保證社保費徵收達到一定規模。而很多企業沒有按照真正的基數交費,導致國家想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都不可以。未來國家統一降低繳費比例後,靈活就業人員的負擔會大大減輕,這也是不錯的。

社保費改由稅務部門徵收後,該用工的它們還要用工,除非企業想倒閉。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前些日子指出,做生意是需要本錢的。辦企業不是通過做違法的事情來降低負擔,這樣反而把合法的企業給逼死了。

所以,即使會出現一批裁員潮,也是一批不合格企業出現的,大浪淘沙。這是劫難,也是機遇。能夠堅持下去的合格企業,會有更大發展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