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因為職業關係,經常去花鳥魚市轉悠,慢慢也就和魚店老闆熟悉了,其中一位年輕小老闆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店面很普通,跟其他幾家差不多,但買賣好像比別家好許多,而且主要是回頭客。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幾次攀談後,漸漸瞭解了他的經營之道,的確與別人不同。市場上有賣魚缸的,也有賣魚的,但很少同時經營兩樣。這位小老闆主要是賣魚,但同時還兼做魚缸生意。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經過他的同意,今天把他這幾年的經營之道簡單介紹一下,供給位魚店老闆參考。

1、緣起。

小老闆姓劉,生於普通人家,小時候家裡爺爺養魚,他跑前跑後幫忙,長大後也成了一個小魚蟲。大學畢業後成為打工一族,家裡幫忙首付買了一套房,交給他自己賺錢還貸。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以前養魚只是小愛好,小打小鬧,可自打擁有了自己的房子,這個愛好便無限放大了。搬進去一年就開了三隻缸子,鸚鵡、錦鯉、銀龍,每月還完房貸剩下的錢全養了魚。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第二年更是一發而不可收,先開了金魚缸和慈鯛缸,又開了草缸和水陸缸,客廳和書房滿滿當當。家裡人知道他喜歡養魚,覺得這樣總比在外邊胡混強多了,也就沒反對。但後來看他越養越多,便沉不住氣了,勸過小劉幾次,一次說急了,老媽指著滿屋魚缸說你還不如自己開店賣魚呢,好歹也有回頭錢啊!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2、轉行。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劉還就真動了心思,開始琢磨開店的可能性。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他決定了開店,不過在這之前,他先換了一份工作,為開店做準備。原來他為了節省開支,後開的缸子都是自己粘的,但技術有點差事,粘接處有滲水,修修補補是常有的事。小劉覺得開魚店需要技術全面一點,就轉行來到附近一家魚缸加工廠,雖然離家有點遠,但可以一邊打工還貸,一邊學習技術。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大約半年時間,有關魚缸的模具設計、製作加工、後期維護等各個環節都過了一遍,小劉便提出了離職。幾個師傅都覺得可惜,說小夥子聰明機靈,學東西快,將來完全可以獨當一面,紛紛勸他留下來。小劉婉拒了師傅們的好意,揮一揮手,微笑而去。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3、開店。

小劉盤下了一個魚店,簡單歸置了一番,又陸續把家裡大半的魚缸搬到店裡,開始了賣魚生意。開始買賣一般,後來小劉在閒暇之餘粘了幾隻創意小缸,被買魚的相中了,賣了個好價錢。於是他便開始琢磨製作有新意的魚缸,或者畫好設計圖供顧客挑選,或者讓客戶自己創意設計,他再完善。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漸漸的就有了口碑,回頭客也多起來,觀賞魚的銷量自然也就上去了。其實小劉的魚缸賣的不貴,只是當自己的創意得到客戶認可後,心裡滿滿的成就感,就有了後勁。加之他願意和客戶交流,靈感來得也快,魚缸加工手藝也愈發成熟,買賣越做越好。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小劉生意好了,周圍幾家便不舒服了。隔壁老張的買賣比以前差了許多,張家女兒不時到小劉這裡找茬,幾次三番打交道後,兩人不知不覺成了好朋友。後來聽說兩家店好像合成一家了,小劉是掌櫃的,老張是半個東家,再後來,東家直接退休了,成了小劉的老丈人。

一年新開三隻魚缸,幾年後只好開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